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未來創新

作者:
定價:
出版單位:
出版日期:
出版類型:
所屬領域:
瀏覽次數:

加入最愛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 )對一國經濟發展階段的界定,臺灣已於2011年跨過效率推動階段,晉升為「創新驅動」階段。然而,若以WEF過去四年來公布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創新的細項指標進行分析,則可以發現,臺灣在創新相關指標的排名,幾乎連續四年皆呈現衰退現象,尤其在科學與研究機構的品質、政府對先進產品的採購、科學家與工程師人才等方面,更為明顯。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發現當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的比重改變時,以往分析創新績效的方法往往無法提出警示,因此若要改善臺灣創新績效,必須具備新思維,繼而綜整出不同階段別提升產業競爭力之創新關鍵要素;同時根據創新供給條件的基礎強弱,以及創新的起始資源需求多寡,將創新類型區分「具基礎之厚創新」,「不具基礎之厚創新」,以及「薄創新」等三大類,且運用案例研究,分析未來創新環境與現況之差異,並據以提出針對不同創新類型的養成策略,以及提升產業創新效率之策略建議。

  在不同階段別提升產業競爭力之創新關鍵要素方面,第一階段係指整體環境自行培育人才或吸引外來人才的能力,人才的基礎條件越好,創新效益也越高;第二階段係指企業、創投或政府挑選人才及創新標的能力,以及可挑選之人才及創新標的之多寡,創新效率的高低,取決於是否有得挑,而且挑得準;第三階段係指將挑選好的創新標的,進一步養成或擴大創新的能力,關鍵在於整體創新環境或機制的資源取得難易度,以及組織內外的互動順暢與否;至於整體創新績效的高低則來自於這三大階段的創新結果相乘。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範疇

第二章 文獻研究
 第一節 創新的定義與類型
 第二節 創新能力與創新績效
 第三節 改善創新效率需要新思維

第三章 創新的供需條件分類及養成策略
 第一節 創新的需求及供給條件
 第二節 不同創新類型的養成策略
 第三節 厚創新之代表性案例分析
 第四節 薄創新之代表性案例分析:以共享經濟為例

第四章 未來創新與現況之差異分析
 第一節 產品供給及需求方式改變
 第二節 人才跨國移動與跨領域合作創新趨勢
 第三節 創新之資料源與工具變化
 第四節 創新門檻的兩極化
 第五節 創新之場域與組織變化

第五章 提升臺灣產業創新效率之策略建議
 第一節 調整投資組合
 第二節 採取差異策略

參考文獻
  • 第一章 緒論
    4 頁 / 0 元/點
  • 第二章 文獻研究
    24 頁 / 0 元/點
  • 第三章 創新的供需條件分類及養成策略
    31 頁 / 0 元/點
  • 第四章 未來創新與現況之差異分析
    16 頁 / 0 元/點
  • 第五章 提升臺灣產業創新效率之策略建議
    6 頁 / 0 元/點
分享至 : 用LINE傳送
上一則
2015/12/31
國際合作管道建立成果
下一則
2015/12/31
擴大創新研發國際化連結-提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