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岸三地科技網路之形成看台灣資通訊產業發展定位與策略

作者:
定價:
出版單位:
出版日期:
出版類型:
所屬領域:
瀏覽次數:

加入最愛
90年代以後,中國市場與產業規模之成長受到舉世注目,使得其成為世界製造工廠,特別是中國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產業之發展更為迅速。本篇研究透過與台灣、中國資通訊廠商之互動及重要相關研究資訊之蒐集,從中國資通訊產業聚落發展談起,分別以資通訊電子產品之關鍵零組件上游-IC產業,以及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手機產業為研究範圍。從政策面、市場面及資金面,剖析並歸納中國IC產業與手機產業之發展模式。本研究中以手機與IC產業中具代表性的廠商為例,闡析廠商在兩岸三地科技網路中技術、資金、人才等之脈絡,並探討其背後之策略與創新意涵及影響。

在競合分析分析中,藉由Brandenburger與Nalebuff(1996)競合理論中的價值網(Value Net)架構,分析外商、台商與中國廠商之在產業鏈中競合關係與定位,歸納台灣資通訊廠商在中國市場之競爭優勢。

最後,在剖析台灣廠商競爭優勢後,提出其在中國手機與IC市場上的發展策略,並提供政府單位與台灣資通訊廠商未來政策方向及策略建議。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第四節 研究架構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第二章 中國科技聚落發展分析
  第一節 中國產業聚落區域發展政策
  第二節 中國三大聚落發展模式分析
  第三節 中國產業聚落發展關鍵因素分析
第三章 兩岸三地科技網路發展模式分析—以手機 產業發展為例
  第一節 中國手機市場規模
  第二節 中國手機產業發展
  第三節 兩岸三地手機廠商中國佈局模式分析
第四章 兩岸三地科技網路發展模式分析—以IC產業發展為例
  第一節 中國IC產業發展歷程
  第二節 中國IC產業現況
  第三節 中國IC產業技術能力分析
  第四節 兩岸三地IC廠商中國佈局模式分析
第五章 台灣資通訊產業發展策略及定位分析-以手機產業與IC產業為例
  第一節 兩岸三地科技網路形成分析
  第二節 台灣手機廠商定位與發展策略分析
  第三節 台灣IC廠商定位與發展策略分析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政府政策建議
  第三節 台灣廠商發展策略建議


=====圖目錄=====
圖1-1 競合理論之價值網架構圖
圖1-2 研究流程圖
圖1-3 研究架構
圖2-1 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學研究生
圖2-2 珠江三角洲地區R&D經費支出
圖2-3 長江三角洲地區在學研究生
圖2-4 長江三角洲地區R&D經費支出
圖2-5 環渤海灣地區在學研究生
圖2-6 環渤海灣地區R&D經費支出
圖2-7 中國加入WTO前後政策發展演變
圖2-8 中國手機生產執照發放歷程與5號文件之發展
圖2-9 中國宏觀調控引導政策
圖2-10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聚落分佈
圖2-11 2001~2004年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產品類別比重
圖2-12 2001~2003年中國ICT產品市場值
圖2-13 2001~2003年中國7大區域市場規模
圖2-14 1985~2003年外資在中國投資金額與項目
圖2-15 1985~1991年外資在中國投資區域分佈
圖2-16 1992~1995年外資在中國投資區域分佈
圖2-17 1996~2002年外資在中國投資區域分佈
圖2-18 2003年外資投資領域分析—專案數比重
圖2-19 2003年外資投資領域分析—合同外資金額比重
圖2-20 1991~2003年台灣核准對中國投資之區域分佈與電子電器產品比重
圖2-21 1991~2003年台灣電子電器產品製造業核准對中國投資-珠江三角洲地區
圖2-22 1991~2003年台灣電子電器產品製造業核准對中國投資-長江三角洲地區
圖2-23 1991~2003年台灣電子電器產品製造業核准對中國投資-環渤海灣地區
圖3-1 2000~2004年中國行動電話用戶規模
圖3-2 2000~2004年中國手機銷量趨勢圖
圖3-3 2001~2004年中國手機市場銷售值及成長率
圖3-4 2003~2004年中國手機區域市場銷量比重變化
圖3-5 2002~2003年中國不同級別城市市場銷量比重
圖3-6 1999~2004年中國行動電話佔全球行動電話生產比重
圖3-7 2000~2004年中國手機產量趨勢圖
圖3-8 1999~2004年國外/中國本土品牌手機產量比重
圖3-9 2003年中國區域市場手機產量比重
圖3-10 手機廠商中國佈局分布
圖3-11 中國手機產業鏈
圖3-12 外資廠商中國佈局分析
圖3-13 2003年台灣手機出貨地區銷售比例圖
圖3-14 台灣手機廠商兩岸佈局分析圖
圖3-15 2002~2003年台灣手機產業總產值與海內外產值比重
圖3-16 台灣手機廠商中國佈局模式
圖3-17 中國手機廠商發展策略分析
圖3-18 中國手機設計公司產業上下游
圖3-19 中國手機零組件及配套廠商佈局模式(一)
圖3-20 中國手機零組件及配套廠商佈局模式(二)
圖3-21 中國手機零組件及配套廠商佈局模式(三)
圖4-1 1999~2003年全球IC產業資本支出地區比例
圖4-2 1998~2003年中國IC產業市場規模與全球比重
圖4-3 2000~2003年中國IC產業產量與銷售收入與成長率
圖4-4 2003Q1~2004Q2中國IC產業產量及銷售收入與成長率
圖4-5 2003Q1~2004Q2中國IC各產業銷售收入與成長率
圖4-6 2004Q2中國IC產業結構
圖4-7 2003年中國IC產品應用類型
圖4-8 2003Q1~2004Q2中國主要聚落IC產業銷售收入與成長率
圖4-9 2004Q2中國IC產業主要聚落分佈比重
圖4-10 2003年中國IC設計廠商設計線寬結構
圖4-11 2003年中國IC生產線數量
圖4-12 2003年中國IC製造業技術比重
圖4-13 2003~2007年中國IC封測技術發展
圖4-14 中國IC產業鏈
圖4-15 兩岸三地IC設計廠商在中國之區域佈局
圖4-16 兩岸三地IC製造廠商在中國之區域佈局
圖4-17 兩岸三地IC封測廠商在中國之區域佈局
圖4-18 IC設計外商在中國佈局模式
圖4-19 IC製造外商在中國佈局模式
圖4-20 IC封測外商在中國佈局模式
圖4-21 中國IC設計廠商佈局模式
圖4-22 中國IC製造廠商佈局模式
圖4-23 中國IC封測廠商佈局模式
圖4-24 IC設計台商在中國佈局模式
圖4-25 IC製造台商在中國佈局模式
圖4-26 IC封測台商在中國佈局模式
圖5-1 台灣金仁寶集團手機技術流動型態
圖5-2 明基手機技術流動型態
圖5-3 中國手機廠商TCL技術流動型態
圖5-4 中星微電子兩岸三地科技網路圖
圖5-5 中芯國際在兩岸三地科技網路圖
圖5-6 日月光集團兩岸三地科技網路圖
圖5-7 台灣OEM/ODM手機廠商產業價值網
圖5-8 台灣OEM/ODM/OBM手機廠商產業價值網
圖5-9 台灣手機系統廠商之競合關係分析
圖5-10 台灣IC設計廠商價值網
圖5-11 台灣晶圓代工廠商價值網
圖5-12 台灣IC封測代工廠商價值網
圖6-1 中國上下游手機廠商群聚效應
圖6-2 兩岸三地IC廠商在中國聚落分佈
圖6-3 IC產業間作用力


=====表目錄=====
表2-1 中國區域政策演進
表2-2 信息產業“十五計畫”發展重點
表2-3 中國加入WTO電子資訊產品貿易相關承諾表
表2-4 中國908/909工程比較
表2-5 “十五計畫”中IC產業相關發展重點
表2-6 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
表3-1 獨資及合資之國外手機廠商
表3-2 外資EMS廠商中國佈局
表3-3 台灣手機廠商中國佈局
表3-4 台灣EMS廠商
表3-5 鴻海精密(富士康)手機佈局
表3-6 中國本土手機廠商
表3-7 中國手機設計公司現況
表3-8 中國本土手機設計背景分析
表3-9 中國本土手機設計營運模式
表4-1 2003年中國IC產業前20大廠商
表4-2 外商佈局中國IC產業
表4-3 中國主要IC廠商佈局
表4-4 台商在中國IC產業的佈局
表5-1 台灣、中國本土、國外手機廠商競爭力比較
表5-2 台灣手機廠商不同定位之優劣勢比較
表6-1 台灣手機代工廠上游零組件廠商表
表6-2 中國手機設計公司上下游產業結構
表6-3 兩岸三地IC廠商佈局關鍵因素
表6-4 台灣廠商發展與進入策略
表6-5 台灣IC廠商競爭策略
  • 第一章 緒 論
    9 頁 / 0 元/點
  • 第二章 中國科技聚落發展分析
    47 頁 / 0 元/點
  • 第三章 兩岸三地科技網路發展模式分析—以手機 產業發展為例
    37 頁 / 0 元/點
  • 第四章 兩岸三地科技網路發展模式分析—以IC產業發展為例
    46 頁 / 0 元/點
  • 第五章 台灣資通訊產業發展策略及定位分析 -以手機產業與I
    28 頁 / 0 元/點
  •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6 頁 / 0 元/點
分享至 : 用LINE傳送
上一則
2004/12/30
由數位家庭概念看下世代IC產品...
下一則
2004/12/30
全球SoC產業藍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