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

為推廣與落實計畫研究成果,並吸引更多的社會精英與大眾關注本計畫內容,自2011年8月起,至2014年12月止,發行《思潮ThinkWave》共15期,以專欄、邀稿、演講座談之記錄與既有成果之刊載等,聚焦「產業前瞻」之核心議題,持續進行計畫內容之深耕與加值。希望藉此串聯產、政、學、研菁英以及青年學子,乃至於社會大眾們的群眾智慧;並傳遞產業與科技知識,以及散播各方意見領袖對未來發展之建言。

第十五期 科技改變互動模式 創造新商機(2014/12)


九合一選舉後,各界對於青年世代議題的關心與討論度,達到更高的層次。早在2006年時,時任經濟次長的施顏祥先生即高瞻遠矚地指示:「前瞻研究,除了當前的產學政策之外,亦必須走入校園,將研究成果與未來(產業界的)的主人翁進行充分的交流與溝通,以提昇日後施政的穩健性與順暢度」。 鑑此,台灣產業科技前瞻研究團隊在這一期的思潮中,依舊提出我們對青年朋友的關懷,在大社會專欄中以「台灣青年的惆悵旅程」為題,探討青年失業現象;亦在大活動專欄中,分享第五屆詠夢獎青年創意提案大賽之精神與活動成果。除了對青年朋友的關注之外,本期也以「科技改變互動模式,創造新商機」為主題,帶出「行動通訊多元化發展」、「前瞻技術群組推動與關鍵技術進程」以及「數據資料引導新型態服務」三個子題,向各位讀者呈現最新的科技與商業趨勢!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第十五期《思潮ThinkWave》,除紙本外,亦可於網站的「季刊」頁面下載,或是免費下載思潮APP閱讀精彩內容!
全文下載 瀏覽完整目錄

第十四期 競爭力,在於機會、傳承及典範(2014/10)


今日在氣候變遷與防災救災的場合中,雖然各界對暖化問題仍有爭議,但往往採取「無悔策略(No Regret Policy)」作為凝聚共識的最高共識。 面對充滿自由且多元價值觀的台灣,決策者如何透過無悔策略凝聚全體共識,共創台灣產業的新未來?藉由本期大哉問,ARUP集團陳嘉正主席探討「企業的品格」,並佐以中研院瞿宛文老師對「臺灣經濟新定位」的詮釋,期能延續前期魏啟林教授「加速自由化」之觀點,回應「已高度開發的臺灣,應如何思考產業的未來?」之設問。其中,無論是瞿教授的「經濟共同體的群體意識」,或是ARUP的「Employee-owned Company」,都不約而同地從不同層次來為臺灣在親中、恐中與重商、反商多種價值的抉擇中,提出了有助解套的「無悔策略」。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第十四期《思潮ThinkWave》,除紙本外,亦可於網站的「季刊」頁面下載,或是免費下載思潮APP閱讀精彩內容!
全文下載 瀏覽完整目錄

第十三期 創新轉型,從改變視野開始(2014/07)


多年來,臺灣的選舉文化一直停留在小選區的格局內,即便是一票制變兩票制,贏者全拿的設計,本質上還是沒有太大的改變。當Winner Takes All,就注定了Loser 只有再等四年的分。 經歷兩朝對峙,臺灣的未來是否持續處於各說各話的狀態,或能創造更多對話與合作。如同本期Cover story之主題「創新轉型,從改變視野開始」。祈願能透過改變視角、立場對話,或是如同「全球資源整合者」之特色內涵與價值,整合各種生產要素與資源的相互合作,串起價值鏈,進而思考永續發展與地方願景之平衡,如同本期大哉問魏啟林董事長所分享,「非內閣制國家須在反映選票比例的機制下,與在野黨共同思考和平共治的各種解答。」促進更多朝野的理性對話與合作。
全文下載 瀏覽完整目錄

第十二期 未來,智慧城市引領風騷(2014/05)


思潮季刊即將邁入第三年,期間深入探索氣候變遷、低碳生活、稀有資源、青年創意、單身經濟、國家創新系統、先進製造、產業空間布局、未來家庭、巨量資料與高齡社會等議題,本期「從全球動態探索智慧城市商機」出發,深入剖析「臺灣智慧城市產業挑戰與機會」,並提出「多元整合帶動臺灣智慧城市產業發展」之建議。 自本期起,思潮季刊著手進行以下改變: 更科技:宣導網路閱讀,並提供行動APP版本,以供應更大量的讀者需求 更包容:倍增大哉問版面與內容,多方取材各界意見;並新增「大社會」與「大環境」等專欄,此次力邀「徐超斌醫師」及「張長義董事長」撰文,廣邀各界有心人,與我們共同探索臺灣未來在經濟成長、環境永續與社會公益間,儘可能追求均衡發展的可能性。 更平實而不失專業:針對專業性議題,加強圖表的表達,避免艱深詞彙,輕鬆吸收未來新知。
全文下載 瀏覽完整目錄

第十一期 高齡化社會衝擊之經濟發展與趨勢變化(2013/11)


一個能實現「生活型態先驅者」的產業,本身必須具備「能回應全球性趨勢議題,率先實踐各種表現在食衣住行育樂等行為的生活方式,或推廣在地特有之自然條件、人文風俗、歷史傳統與風格意識等產生的獨特生活方式,吸引不同地區或國家的個人與團體,重複蒞臨體驗,甚至進行長短期的生活居留」的能耐,進而「以能長期改變個人或團體對時間、精力、金錢等資源支配使用方式之巨大影響力,建構難以被模仿與替代的複合競爭力」。
「願景」(Vision),就像佇立在孤島上的燈塔,恆定的光芒指引著汪洋中的船隻平安航行,感召著人們一同努力前進。本期特別收錄「萬人願景,萬人期許,關心你我的未來」願景路線大調查報導整理,透過逾兩萬多份的有效問卷中,社會各界對於未來發展願景的期許與建言。
無論是由朱邦復老師的「臺灣產業的主場優勢,就在繁體中文」,來思考次世代人工智慧的可能性,或是「願景大調查」中所反映出之臺灣社會的旺盛動能,來反思國內當前的悶經濟。我們都相信,「危機就是轉機」。臺灣坐擁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傳承,兼具著接軌美、日強權的科技實力與工業基礎。
全文下載 瀏覽完整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