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政策衍生產業效益評估與技術發展機會分析

作者:
定價:
出版單位:
出版日期:
出版類型:
所屬領域:
瀏覽次數:

加入最愛
為了提昇大眾運輸系統之乘客滿意度及大眾運輸系統營運效率,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國陸續以電子票證系統取代人工收費,以節省人工、簡化收費流程與減少交通時間遲滯。其中以「非接觸智慧卡」技術為主要應用產品。隨著技術日趨成熟、消費者逐漸熟悉預付模式,電子票證應用逐漸跳出交通領域,進展至小額付款等衍生應用,並在部份國家獲得成功。

2008年4月交通部宣佈「一卡通」政策,以整合全台市區公車、客運、捷運、鐵路等電子票證系統為主要推動措施。本研究旨在探討:在此「一卡通」政策發展下,可為台灣產業創造之衍生經濟效益與技術發展機會。本研究方法主要採用文獻探討、專家意見訪談與產官學專家座談會,蒐集大量市場數據與產業特性資料後,再進行產業效益推估與技術發展機會分析。

由於一卡通政策推行仍有其不確定性,因此分為四個應用情境(大台北地區交通載具通用、全台交通載具通用、結合小額付款、結合身份辨識)、兩項整合方案(悠遊卡一卡通/兩卡通、交三版一卡通)進行分析。根據研究推估結果,在方案一之下,情境一創造產值約新台幣9,534萬元,情境二創造產值約新台幣12.81億元,情境三創造產值約新台幣44.32億元,情境四創造產值約新台幣64.10億元;在方案二下,情境一為新台幣6.84億元,情境二18.68億元,情境三50.19億元,情境四69.97億元。但政府必須花費更高的建置成本。

一卡通政策創造的產值主要來自新增場站之設備需求,新增場站越多,產值增幅越大。但設備需求僅發生於設備建置時期與建置完成後每5~7年發生一次的汰換期,相較而言,電子票證服務收入每年都會發生、並且會持續成長,對電子票證產業的產值創造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此外產業面可產生兩項效益:建立創新營運模式與累積專屬經驗。在前者,可能合作對象包括金融業者、零售業者與觀光業者。就後者而言,可利用先進者優勢,擴散技術能量與管理經驗至海外市場。

目前台灣電子票證服務業者在不同區域各自為政。相較於過去各縣市電子票證各自為政的情況下,將多卡整合成一卡,雖不太可能產生巨大的產業效益,但由於內需市場狹小,若將多系統整合為單一拆帳平台,較有可能產生盈餘。目前交通部雖以一卡通為重點發展政策目標,但以誰作為整合者,仍沒有定論。但純粹以經濟效益而言,若必須完全實現一卡通用的目標,由通行於大台北地區、發卡量已突破1,460萬張的台北悠遊卡公司進行全台一卡通整合,政府所需花費建置成本較低。

目前台灣現住人口中每1.6個人就持有一張悠遊卡,且卡片發行量仍在成長中,顯見台灣市場使用非接觸式智慧卡之接受度極高。在此市場特性下,業者可思考以國內為練兵場,設計創新商業模式。目前電子票證或電子錢包的應用面仍受到限制,預計未來法規鬆綁後,非接觸式智慧卡可望成為媒合各種產業之交易平台。為了鼓勵異業結盟,政府可透過法人建立策略聯盟平台,媒合不同產業進行對話,進而促進彼此合作之可能性。

台灣電子票證技術發展已相當成熟,台灣前台設備商不僅可以自製,並已有外銷實績,目前主要市場在東南亞,但尚未建立自有品牌。為了進一步提昇產值,廠商必須積極尋求外銷機會。為了進行外銷,交通部與台灣廠商不應採取台灣獨有的封閉系統,應與國際接軌,跟隨國際標準制定產品規格。目前應跟隨的國際標準包括:非接觸智慧卡的共通標準ISO14443與應用於手機電子錢包NFC技術的ISO/IEC18092標準。

日本Sony集團憑藉本身卓越技術能量與龐大集團資源,自行開發封閉式Felica系統,並引進至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大規模使用。

台灣廠商雖缺乏此技術能量與集團資源,無力自訂標準,但仍有機會切入。對日系大型設備廠而言,交通電子票證、非接觸式信用卡等RFID產品turn-over rate太低,受到人口總數限制,與物流市場相較,市場規模實在很有限,因此不是日系大型設備廠未來發展的重點。台灣廠商雖然規模偏小、但技術成熟穩定,應積極尋求與Philips、ST Microelectronics、Infineon等晶片廠合作,切入國際供應鏈。
政府應設立RFID技術專業能力認證制度,以養成國內研發能量,並在財務與技術發展上,協助設備廠加入國際標準聯盟,鼓勵廠商參與國際認證。此外由於各國電波法規範不同,造成各國製造之RFID產品外銷之障礙,政府應視產業需要評估是否應參照主要市場修訂電波法,或給予相關獎勵措施,降低此法令規範所帶來之限制。並透過法人引薦國內業者參與各國技術協會(如日本JAISA、中國RFID協會、韓國CRS協會)交流,或參加國際大型展覽(如日本東京每年九月舉辦之國際RFID大展),促進與各國設備廠技術、商業模式互相觀摩之機會。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一、國際趨勢 1-1
  二、國內政策支持 1-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4
  一、研究範圍 1-4
  二、研究方法 1-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1-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8
  一、標竿個案內部營運資料無法取得 1-8
  二、一卡通政策推行時程與方法仍不確定 1-8
  三、一卡通政策推行下,市場滲透率成長不易預估 1-9
第二章 標竿國家個案分析 2-1
 第一節 發展背景與基本介紹 2-1
 第二節 應用範圍 2-5
 第三節 衍生效益 2-8
 第四節 關鍵成功因素分析 2-10
 第五節 小結 2-14
  一、必須建立規模經濟的外部環境優勢,以發揮資源整合及降低成本的綜效2-14
  二、優惠配套措施是鼓勵民眾使用的強烈誘因 2-15
  三、促進跨領域的整合應用,拓展應用範圍 2-15
第三章 台灣電子票證發展現況與產業分析 3-1
 第一節 發展歷程 3-1
  一、緣起 3-1
  二、各主要系統發展 3-1
 第二節 產業鏈結構 3-8
  一、電子票證業者 3-8
  二、系統整合廠 3-9
  三、設備廠 3-10
  四、卡片廠與晶片廠 3-11
 第三節 鑽石模型分析 3-12
  一、生產因素(Factor Conditions) 3-12
  二、需求狀況(Demand Conditions) 3-13
  三、相關與支援產業(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3-14
  四、企業策略、結構、同業競爭(Firm Strategy,Structure & Rivalry)
第四章 一卡通政策產業效益推估 4-1
 第一節 「一卡通」定義與政策內容 4-1
 第二節 評估一卡通政策衍生產業效益之限制 4-3
 第三節 市場規模推估 4-5
  一、未來應用情境假設 4-6
  二、未來電子票證業者服務收入模擬 4-9
  三、未來設備需求模擬 4-17
  四、未來卡片需求模擬 4-22
 第四節 衍生產業效益 4-26
  一、建立創新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 4-26
  二、累積專屬經驗 4-31
第五章 台灣廠商技術發展機會分析 5-1
 第一節 篩選指標 5-1
 第二節 進入障礙分析 5-3
  一、晶片製造 5-3
  二、卡片製造 5-3
  三、設備 5-4
  四、系統整合 5-5
  五、電子票證服務 5-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結論 6-1
  一、衍生產業效益彙總 6-1
  二、電子化票證是推廣無縫隙大眾運輸的必要條件 6-4
  三、電子化票證業者應積極尋求衍生應用 6-4
  四、以悠遊卡進行全台一卡通較符合經濟層面的成本效益 6-5
  五、技術幾乎可百分之百自製,部份產品可外銷 6-5
 第二節 產業建議 6-6
  一、加入國際標準聯盟,不走封閉系統 6-6
  二、以利基產品積極切入國際供應鏈,提供Total Solution之顧問服務6-6
  三、應用卡片高滲透率,以國內為練兵場推動創新商業模式 6-7
 第三節 政策建議 6-9
  一、建立專業技術人員認證制度 6-9
  二、協助業者通過國際認證 6-9
  三、法令鬆綁,擴大應用層面 6-10
  四、鼓勵異業結盟 6-10
參考資料 7-1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 1-7
圖2-1 八達通控股公司公司架構圖 2-3
圖3-1 台灣電子票證產業鏈結構 3-8
圖4-1 一卡通政策產業效益示意圖 4-5
圖4-2 2007/01~2008/09悠遊卡累積交易量與累積發卡量散佈圖 4-23
圖5-1 晶片製造價值活動進入障礙雷達圖 5-3
圖5-2 卡片製造價值活動進入障礙雷達圖 5-4
圖5-3 設備製造價值活動進入障礙雷達圖 5-5
圖5-4 系統整合價值活動進入障礙雷達圖 5-6
圖5-5 電子票證服務價值活動進入障礙雷達圖 5-7
圖6-1 採行悠遊卡一卡通或悠遊卡/交三版兩卡通方案之各情境
企業層級效益 6-2
圖6-2 採行交三版一卡通方案之各情境企業層級效益 6-3


====表目錄====

表1-1 研究資料來源 1-6
表2-1 八達通卡歷史發展延革 2-4
表2-2 八達通卡應用範圍 2-7
表3-1 電子票證發展大事紀 3-7
表3-2 台灣電子票證產業鑽石模型評估結果 3-15
表4-1 評估衍生產業效益限制與對應策略 4-4
表4-2 各地戶政機關分佈家數 4-7
表4-3 現況與四大應用情境比較 4-8
表4-4 IC票證業者系統服務佣金上限 4-10
表4-5 各運輸系統每日交易筆數資料 4-11
表4-6 各運輸系統滲透率假設 4-13
表4-7 情境一新增電子票證業者服務收入 4-15
表4-8 情境二新增電子票證業者服務收入 4-16
表4-9 情境三新增電子票證業者服務收入 4-16
表4-10 前台設備成本(含裝設成本) 4-18
表4-11 各運輸系統新增通路與設備需求 4-19
表4-12 非運輸系統新增通路與設備需求 4-20
表4-13 「以悠遊卡完成一卡通方案」各情境新增設備需求規模 4-21
表4-14 「以交三版完成一卡通方案」各情境新增設備需求規模 4-22
表4-15 DW值計算結果 4-23
表4-16 季節因子的分析及季節性調整過後的資料 4-24
表4-17 一卡通政策對卡片產值影響 4-25
表4-18 零售業衍生收益 4-29
表4-19 各RFID技術比較 4-33
表5-1 進入障礙評估指標 5-2
表5-2 各價值活動可進入/發展機會 5-7
表6-1 產業層級效益彙總結果 6-3


  • 第一章 緒 論
    10 頁 / 0 元/點
  • 第二章 標竿國家個案分析
    17 頁 / 0 元/點
  • 第三章 台灣電子票證發展現況與產業分析
    16 頁 / 0 元/點
  • 第四章 一卡通政策產業效益推估
    34 頁 / 0 元/點
  • 第五章 台灣廠商技術發展機會分析
    7 頁 / 0 元/點
  •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 頁 / 0 元/點
  • 第七章 參考資料
    1 頁 / 0 元/點
分享至 : 用LINE傳送
上一則
2008/12/31
2015年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
下一則
2008/12/31
由台灣高科技產業需求,探討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