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3C產品顯示技術發展藍圖

作者:
定價:
出版單位:
出版日期:
出版類型:
所屬領域:
瀏覽次數:
評價分數: 3人評價/5.0分

加入最愛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其輕、薄、可攜及省電等特性,被廣泛的應用在3C產品上,逐漸改變了人類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並成為人機溝通的重要界面,故顯示技術發展藍圖已扮演未來數位3C顯示產品發展趨勢之關鍵性角色。

本研究報告從數位3C顯示產品市場的發展現況出發,探討該產品未來可能發展趨勢,並依據發展趨勢推論各種數位3C顯示產品對顯示技術之需求,最後配合各種相關顯示技術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分析,綜合出未來數位3C產品顯示技術發展藍圖的推估。本研究除了透過初、次級資料蒐集與分析之外,也分別邀請學、產界對顯示技術嫻熟之專業人士,進行學者專家座談會,藉由各個不同領域之專家提供專業的意見及看法,藉以釐清顯示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及可能之發展瓶頸,並藉此發揮集思廣益之功效,以協助推導出數位3C產品的顯示技術發展藍圖,進而讓相關業者在規劃產品的同時,亦能做出最有利的規劃。

本報告之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資訊(Computer)產品
液晶監視器及筆記型電腦等產品因本身具有之低幅射、薄型、攜帶性等產品優點,逐漸侵蝕及取代映像管監視器、桌上型電腦的市場情況,預期未來這兩種資訊產品都將受惠於液晶面板價格滑落,加速其替代效應。另外,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提升,除了PC應用之外,多媒體應用、專業垂直應用市場的客製化、無線通訊應用以及安全性等需求的興起,亦帶給廠商更大的揮灑空間。

2.通訊(Communication)產品
在BRIC等新興市場新機需求與歐美市場換機需求的雙重驅動力下,2008年全球行動電話銷售規模,預計將由2004年的5.5億支成長至7億支,年複合成長率達6.1%。隨著通訊系統提昇至2.5G與3G標準,使得系統服務業者發展數據及多媒體應用服務,進而帶動手持式行動裝置產品規格的演進,刺激市場換機需求成長。由於手持式行動裝置產品整合了個人數據資訊處理、行動影音娛樂等應用,產品除了需具備輕重量及方便攜帶的特性之外,對高解析度、高亮度之a-Si/LTPS TFT、AM-OLED等顯示面板的需求提升,此外,為滿足消費者可隨時、隨地使用的需求,半反射半穿透的面板技術是未來通訊產品之顯示技術的發展重點。

3.消費性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產品
自2003年到2008年,液晶電視的年複合成長率超過六成,電漿電視預估可達到七成,而數位相機則邁入成熟期,未來除了持續提高解析度、對比、亮度及降低耗能等效能規格之外,整體產品發展趨勢將朝向:介面整合 (Interface)、多媒體播放與儲存 (Multimedia)及簡易操作 (User Friendly) 等方向發展,強化產品的整合與互動。

在建議部份,首先,政府應協助產業界排除新興市場貿易障礙問題,並於WTO架構之下推動貿易便捷協定、協助廠商引進關鍵材料與設備的生產技術,以進一步提高關鍵零組件與設備的自給率及降低生產成本,此外,為因應未來3C產品整合以及對OLED等新興顯示技術的需求提升,培育優秀的研發人才及獎勵廠商投入技術研發,將是不容刻緩。至於業者方面,除了持續深化現有TFT面板產業體系及技術基礎,應配合數位3C產品的發展需求,積極投入高效能的顯示技術研發,提升台灣的研發能量,確保台灣在顯示產業的發展地位。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範圍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架構
第二章 數位3C 顯示產品市場現況
  一、全球電腦產品市場發展現況
  二、全球行動通訊產品市場發展現況
  三、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發展現況
第三章 電腦產品顯示技術發展藍圖
  一、液晶監視器產品應用與顯示技術發展趨勢
  二、筆記型電腦產品應用與顯示技術發展趨勢
第四章 通訊產品顯示技術發展藍圖
  一、行動通訊產品應用發展趨勢
  二、行動通訊產品顯示技術發展趨勢
第五章 消費性產品顯示技術發展藍圖
  一、液晶電視產品應用與顯示技術發展趨勢
  二、電漿電視產品應用與顯示技術發展趨勢
  三、背投影電視產品應用與顯示技術發展趨勢
  四、數位相機產品應用與顯示技術發展趨勢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部份
  二、建議部份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
圖1-2 本研究之技術藍圖發展架構
圖1-3 本研究之章節架構
圖2-1 2003~2008 年全球液晶監視器市場規模
圖2-2 2003~2008 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規模
圖2-3 1991~2008 年全球行動電話用戶市場規模
圖2-4 2000~2008 年全球PDA 市場規模
圖2-5 2001~2008 年全球液晶電視市場規模
圖2-6 1999~2007 年全球電漿電視市場需求狀況
圖2-7 2004 年電漿電視面板供應商市場佔有率預估
圖2-8 2003~2008 年全球背投影電視市場規模預測
圖2-9 2003~2008 年全球數位相機市場規模與預測
圖3-1 液晶監視器在各區域市場之出貨比重分析--依出貨量
圖3-2 台灣液晶監視器出貨量分析---業務型態
圖3-3 台灣液晶監視器出貨量分析---尺寸別
圖3-4 台灣液晶監視器出貨量分析---出貨地區
圖3-5 2002~2005 年全球液晶監視器產品組合分佈
圖3-6 2002~2003 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區域規模
圖3-7 2003~2008 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規模
圖3-8 大中華地區筆記型電腦出貨型態分析
圖3-9 大中華地區筆記型電腦業務型態分析
圖3-10 大中華地區筆記型電腦出貨地區分析
圖3-11 大中華地區筆記型電腦產品規格分析
圖3-12 大中華地區筆記型電腦搭配面板寸分析
圖3-13 筆記型電腦產品應用預測
圖4-1 2003~2008 年全球行動電話市場需求規模
圖4-2 2003~2008 年全球各區域行動電話市場需求規模
圖4-3 2003~2008 年全球相機行動電話之市場規模
圖4-4 2003~2008 年全球行動電話依系統標準之市場規模
圖4-5 2003~2008 年全球行動電話之彩色/黑白比重
圖4-6 2003~2008 年全球行動電話依面板類型之比重
圖4-7 2003~2008 年全球行動電話依系統標準之市場規模
圖4-8 行動電話系統與應用服務發展趨勢
圖4-9 全球PDA 產品應用發展趨勢分析
圖4-10 2004~2008 年全球行動電話顯示面板技術別出貨量分析
圖4-11 2004~2008 年全球行動電話顯示面板技術別出貨比重分析
圖5-1 全球LCD TV 市場尺寸別分佈
圖5-2 LCD TV 產品應用趨勢
圖5-3 LCD TV 產品發展趨勢
圖5-4 電漿電視與LCD TV 供應業者致力改善之課題與方法
圖5-5 電漿電視技術發展藍圖
圖5-6 新興平面電視之尺寸與售價比較
圖5-7 1999~2004 燈泡亮度的發展
圖5-8 EPSON D 系列所使用的技術演進過程
圖5-9 EPSON D 系列的開口率演進過程
圖5-10 EPSON D 系列的開口率演進過程(續)
圖5-11 EPSON D4 世代:不同尺寸的面板與亮度對照表
圖5-12 EPSON D 系列使用時間演進圖
圖5-13 投影機亮度/對比之比較
圖5-14 投影機亮度/對比之比較(續)
圖5-15 動態調整光強度, 動態的增加對比度的方法
圖5-16 動態調整光強度, 動態的增加對比度的方法
圖5-17 背投影電視機用的螢幕
圖5-18 背投影螢幕的組成
圖5-19 Toppan FC screen 的結構
圖5-20 背凸透鏡的效果
圖5-21 Fresnel lens 等效
圖5-22 Lenticular Screen
圖5-23 Lenticular screen 讓可視角增大
圖5-24 DNP 水平、垂直視角與增益值的關係
圖5-25 數位相機市場區隔分析
圖5-26 2003 年全球數位相機市場產品組合分析
圖5-27 2000~2008 年全球數位相機市場產品解析度分佈比重與預測
圖5-28 2000~2008 年全球數位相機市場鏡頭規格分佈比重與預測
圖5-29 2000~2008 年全球數位相機影像感測器分佈比重與預測




=====表目錄=====

表3-1 台灣液晶監視器控制IC 採用比重
表3-2 2004 年台灣面板廠商之液晶監視器面板規格
表3-3 液晶監視器顯示技術發展藍圖
表3-4 筆記型電腦顯示技術發展藍圖
表4-1 2004 年3GSM/CeBIT 全球行動電話大廠行動電話一覽
表4-2 全球行動電話顯示面板技術別出貨比重現況分析
表4-3 不同解析度之面板顯示品質比較表
表4-4 反射半穿透式面板於太陽光下與暗室顯示品質比較
表4-5 結合LTPS TFT 基板的AM-OLED 面板之特性
表4-6 行動電話顯示技術發展藍圖
表5-1 LCD TV 規格分析
表5-2 液晶電視顯示技術發展藍圖
表5-3 2004-2008 年新興電視顯示技術全球各區域出貨佔比預估
表5-4 商用市場對投影機特性之需求
表5-5 家用市場對投影機特性之需求
表5-6 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對解析度的需求(4:3 Projector)
表5-7 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對解析度的需求(16:9 Projector)
表5-8 不同對比度提升方法的比較
表5-9 各廠商螢幕規格比較
表5-10 數位相機市場區隔分析
表5-11 2004 年數位相機面板規格比較表
表5-12 數位相機顯示技術發展藍圖
表6-1 電腦產品顯示面板技術發展藍圖
表6-2 數位顯示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發展
表6-3 數位顯示消費性電子產品顯示規格的發展
  • 第一章 緒 論
    6 頁 / 0 元/點
  • 第二章 數位3C顯示產品市場現況
    15 頁 / 0 元/點
  • 第三章 電腦產品顯示技術發展
    27 頁 / 0 元/點
  • 第四章 通訊產品顯示技術發展
    29 頁 / 0 元/點
  • 第五章 消費性產品顯示技術發展
    46 頁 / 0 元/點
  •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 頁 / 0 元/點
分享至 : 用LINE傳送
上一則
2004/10/5
行動運算平台技術發展藍圖
下一則
2004/10/4
先進廠商在奈米電子重要設備之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