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化AMOLED顯示器技術發展變革研究

作者:
定價:
出版單位:
出版日期:
出版類型:
所屬領域:
瀏覽次數:
評價分數: 2人評價/3.0分

加入最愛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OLED Display),是指半導體材料和有機發光材料以電流進行驅動的原理而發光作為顯示面板的技術。以驅動方式做區分,可分成「主動矩陣式(Active Matrix)」與「被動矩陣式(Passive Matrix)」兩種。在2007年底Sony推出採用11吋AMOLED TV後,備受市場關注,然而,AMOLED display近1~2年內真的能與LCD TV競爭嗎?

在OLED產業裡,構造較單純的PMOLED發展較早,2005年供應手機子螢幕與可攜式音樂播放機等的出貨量大增,帶動OLED市場成長。而AMOLED因電路較 PMOLED複雜,製造成本高,尚未正式普及,但在供手機等使用的小尺寸面板市場中,因價格漸趨近同尺寸LTPS TFT-LCD,可望加速成長滲透高階市場。相較於在小尺寸面板市場中前景較為明朗,AMOLED在大尺寸TV市場仍難以發展,2007年底Sony雖已採用測試生產線量產,推出採用AMOLED面板的11吋OLED TV,但價格高達20萬日圓(約1,848美元)。過高價差使得OLED TV尚無法與LCD TV直接競爭。

隨著潮流演進,OLED顯示器亦邁向大型化發展,其中以主動矩陣式為主,因為被動矩陣式在「反應時間」與「色彩表現」表現略遜一籌。Active Matrix OLED相比TFT-LCD有許多優勢:超輕、超薄、亮度高、可視角度大、不需要背光源、耗電低、反應時間快、對比度高、發熱量低。

為了打開OLED TV市場,大型化AMOLED勢必需要新式量產技術,然而現有量產技術只適合發展到4代線,至於4代線以後要採用何種技術,全球尚無任何1家廠商敢斷言。換言之,確立AMOLED 5代線以上的量產技術的重要性迫在眉睫。

因此本報告將著重於討論Active Matrix OLED的大型化技術發展,並以「電視」為主要討論應用產品,兼以TFT-LCD作為比較對象,以了解Active Matrix OLED往大尺寸產品邁進的趨勢。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5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範圍 2-4
 第二節 研究架構 2-5
第三章 電視產品之發展趨勢 3-1
 第一節 電視機發展趨勢與市場資訊 3-1
 第二節 電視機規格趨勢與先進技術的追趕 3-6
 第三節 數位內容與數位廣播帶來之影響 3-12
 第四節 電視機廠商之發展策略 3-14
 第五節 OLED TV產品趨勢 3-24
 第六節 OLED TV將成為下一個亮點 3-31
第四章 2009~2012年TFT-LCD於電視應用之趨勢 4-1
 第一節 TFT-LCD市場資訊與趨勢 4-1
 第二節 TFT-LCD價格與成本變化趨勢 4-6
 第三節 台中日韓TFT-LCD業者競合及發展策略 4-9
 第四節 TFT-LCD前瞻技術演進 4-16
 第五節 TFT-LCD與電視業者之合作關係 4-19
第五章 AMOLED大型化之技術展望暨策略 5-1
 第一節 OLED發展歷程與市場展望 5-1
 第二節 OLED領導廠商動向與產品道路圖 5-15
 第三節 AMOLED大型化技術展望與關鍵課題 5-25
第六章 結 論 6-1
 第一節 AMOLED大型化之技術關鍵 6-3
 第二節 技術發展策略建議 6-8


====圖目錄====

圖2-1 OLED結構示意圖 2-4
圖2-2 研究架構 2-6
圖3-1 電視機的世代轉變 3-2
圖3-2 全球TV出貨量及成長率情形 3-3
圖3-3 全球TV出貨地區別情況 3-4
圖3-4 電視面板的規格發展 3-7
圖3-5 OLED TV與LCD TV耗電量的比較 3-11
圖3-6 全球主要國家類比訊號的終止時程 3-13
圖3-7 Sony 2009春季主打產品特色 3-16
圖3-8 Samsung於2009年力推TV產品 3-18
圖3-9 Sharp推出內建藍光DVD之TV(例:52吋) 3-20
圖3-10 Panasonic-2009春季TV新產品 3-22
圖3-11 Sony於CES展OLED TV展示 3-26
圖3-12 Samsung於CES展OLED TV展示 3-27
圖3-13 LG於CES展OLED TV展示 3-28
圖3-14 Sony於FineTech展OLED TV展示 3-29
圖4-1 2007~2012年全球大型TFT-LCD產值規模預測 4-1
圖4-2 2007~2012年全球大尺寸TFT-LCD需求預估及比重 4-4
圖4-3 全球平面顯示技術出貨量預估 4-4
圖4-4 全球平面顯示技術出貨量預估(以區域區分) 4-5
圖4-5 電視面板ASP走勢圖 4-6
圖4-6 32吋面板材料成本比例 4-7
圖4-7 32吋面板生產成本比例 4-8
圖4-8 松下聯盟合作現況 4-19
圖4-9 Sharp G10聯盟成員關係圖 4-21
圖5-1 OLED歷年專利核准趨勢與技術發展階段 5-4
圖5-2 OLED核心專利US4,769,292之引證關連圖 5-7
圖5-3 OLED技術主要專利權人國家別之歷年趨勢 5-8
圖5-4 OLED面板全球出貨量預估 5-12
圖5-5 OLED面板全球營收預估 5-12
圖5-6 三星集團眼中OLED之發展機會 5-14
圖5-7 三星集團眼中OLED之產值預估 5-14
圖5-8 Samsung Mobile Display之OLED產品道路圖 5-17
圖5-9 LG Display之OLED產品道路圖 5-19
圖5-10 奇晶光電之OLED產品道路圖 5-22
圖5-11 友達光電之OLED產品道路圖 5-24
圖5-12 技術生命週期各階段專利與創新策略 5-26
圖5-13 OLED技術生命週期階段預估 5-27
圖5-14 AMOLED關鍵技術展開 5-28
圖5-15 韓國LG Display之OLED關鍵技術佈局 5-29
圖5-16 日本Sony之OLED關鍵技術佈局 5-30
圖5-17 台灣奇晶光電之OLED關鍵技術佈局 5-31
圖5-18 OLED領導廠商主要大型化技術選擇 5-32
圖5-19 OLED技術發展簡略道路圖 5-33
圖5-20 非雷射LTPS技術是短期大型化背板技術主要挑戰 5-34
圖5-21 TFT-LCD需要高電子移動率的理由 5-36
圖5-22 OLED彩色化方法與製程 5-37
圖5-23 OLED封裝技術演進與挑戰 5-39
圖5-24 日本AMOLED技術發展地圖 5-41
圖6-1 各業者於2008~2011年的AMOLED產品發展藍圖 6-6


====表目錄====

表3-1 全球TV出貨地區分佈情況 3-5
表3-2 AMOLED TV與LCD TV規格競爭 3-10
表3-3 Sony2009春季推出TV產品價格與特點 3-17
表3-4 Samsung主推LED TV系列與價格特色 3-19
表3-5 Sharp 2009春季推出TV產品價格 3-21
表3-6 TFT-LCD、AMOLED顯示器特性比較 3-25
表4-1 IPS-Alpha LCD面板生產線現況 4-10
表4-2 SEC面板生產線現況 4-11
表4-3 LGD面板生產線現況 4-14
表4-4 全球TFT-LCD產品技術發展趨勢 4-16
表5-1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發展歷程 5-2
表5-2 US4,769,292專利摘要表 5-6
表5-3 各國OLED技術發展集中度 5-9
表5-4 OLED技術主要專利權人專利件數統計 5-9
表5-5 OLED技術主要國際專利分類號統計 5-10
表5-6 韓國Samsung 集團OLED發展歷程 5-15
表5-7 韓國Samsung Mobile Display大尺寸產品規格 5-16
表5-8 韓國LG集團OLED發展歷程 5-18
表5-9 韓國LG Display大尺寸產品規格 5-18
表5-10 日本Sony之OLED發展歷程 5-20
表5-11 日本Sony大尺寸產品規格 5-21
表5-12 台灣奇晶光電之OLED發展歷程 5-21
表5-13 台灣友達光電之OLED發展歷程 5-23
表5-14 韓國Samsung Mobile Display之OLED關鍵技術佈局 5-29
表5-15 OLED領導廠商主要大型化技術列表 5-32
表5-16 OLED不同背板技術比較 5-36
表5-17 OLED封裝之關鍵專利 5-40
表5-18 日韓分別在OLED技術進行產學研合作型研究 5-42
表6-1 由廠商的Prototype看AMOLED Display的重要里程碑 6-4
表6-2 2008年全球AMOLED產業主要廠商發展動向與策略分析 6-8
  • 第一章 緒 論
    5 頁 / 0 元/點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5 頁 / 0 元/點
  • 第三章 電視產品之發展趨勢
    28 頁 / 0 元/點
  • 第四章 2009~2012年TFT-LCD於電視應用之趨勢
    25 頁 / 0 元/點
  • 第五章 AMOLED大型化之技術展望暨策略
    40 頁 / 0 元/點
  • 第六章 結 論
    10 頁 / 0 元/點
分享至 : 用LINE傳送
上一則
2009/10/2
由專利地圖看3D IC技術佈局...
下一則
2009/10/2
Energy Harve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