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頻器市場趨勢與經營策略分析

作者:
定價:
出版單位:
出版日期:
出版類型:
所屬領域:
瀏覽次數:
評價分數: 2人評價/4.0分

加入最愛
i-11
經濟部ITIS專題報告
摘 要

一、 產業環境與機會
  21世紀變頻器以廣泛應用在各種產業機械的變速控制,其性能隨者電力電子元件價格滑落,及微處理器的技術精進,未來應用的層面將朝向高性能、高機能、低噪音的泛用變頻
器發展,此外對於單機能的泛用變頻器也逐漸擴大應用在民生產業中。由於產業結構造就生產設備、生產方式因應企業合理化、省力化、省能化、省空間、通信化等高度多樣化的需求
使然,未來產品開發將以省電、節能、自動化、省成本為導向。各國亦紛紛投入變頻器省能的研究當中。

  日本政府為鼓勵民間使用變頻器,特將其列入節約能源獎勵項目之中,凡設備投資中若採用變頻器的廠家,皆可獲得7%的稅額,顯示變頻器的發展方向已是必然趨勢,並為工業
國家認同。中國大陸自1983年開始研究變頻器,在1987年由國務院在各地大力推廣變頻技術,以『節約能源』為國家政策目標。我國經濟部已於1995年公告,將變頻器列
入『64項關鍵零組件及產品推動類別』中的第2項重點發展項目。因此世界各國無不是積極推動變頻器的獎勵措施,以期快速更新原有的紡織產業、冷凍空調產業、機械產業、化工
產業應用設備。

  我國變頻器起步於1980年代,廠家多為中小企業,限於經費、人力之故,發展有限。由於技術早期傳自日本,對關鍵技術的掌握無法獲得,因此一直無法趕上歐、美、日的標
準。但近幾年由於國內具規模的企業,諸如東元、台安、台達、士林電機在設計研發團隊及整體行銷上的投入,對於中小馬力的變頻器的市場,已自歐、美、日等國取得部分市場佔有
率。未來更可挾其企業的競爭優勢邁向國際行銷。

(二)產業機會
  預計我國未來變頻器產值將隨交流感應馬達、無刷馬達、線性馬達的產量增加和應用領域的擴大,預估西元2003來可衍生產值100億元,原有產業版圖佔市場佔80%,民
生家電產業應用將可擴充20%的市場。可以很確定的是未來2-3年,變頻器普遍應用在感應馬達、無刷馬達、磁阻馬達和線性馬達,市場規模會隨之拓展。

二、各國變頻器市場規模

(一)美國市場
  據1995年、1999年和2003年比較美國變頻器市場產值趨勢,1995年變頻器市場約佔62%,預計1999年,變頻器約佔70%,至2002年約佔市場
72%。

  在美國變頻器市場佔有率比較前五大廠商排名如下:Allen-Bradley/Reliance Company 保持穩定的市場佔有率20%,ABB
Control Inc.市場佔有率12%,Yaskawa Electric America Company 9%,Robincon Inc. 6%。
Bolders Inc. 維持穩定5%的成長。此五家廠商產業集中度在1996年占市場45%,1997年產業集中度占市場52%,總體晉升7%。可見產業並不為大廠把
持,所以我國廠商還是有機會選擇利基產品及市場。

(二)歐洲市場
  在歐洲市場方面:歐洲變頻器市場區隔銷售比例在1995-2005年間以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四個國家銷售金額,在40%至10%間(如圖),其中德國為主要應用
的國家。由於歐洲以省能和高度自動化為生產方式,所以歐洲可變速驅動器市場之產業應用比例中,以食品機械業所佔比例最大(12%),冷凍空調業占9%,機械工具業占
9%,紙/印刷業占9%,水供給/處理業占9%,一般產業和其他占25% 。

  1998年歐洲主要的市場版圖如下:Siemens, ABB, Telemecaniques, danfross, Mitsubishi, Lenze,
Cegelec合占市場佔有率69%。其中排名第一的Siemens 主要市場在德國,以生產大馬力、高品質、技術層次高,瞭解顧客需求為主。ABB 排名第二,主要在英
國市場以低馬力、先進的產品打入市場,產品提供良好品質和穩定可靠度給顧客,以專業形象和聲譽活躍於市場。Danfross 雖排名第五,但是主要成功的策略為鎖定在核心
技術應用領域上投資,並以價格、有效率的服務得到使用者認同,為其公司的主要競爭成功的策略

(三)中國大陸市場
  中國大陸是一個經濟急速發展的國家,『節能』已成為大陸國策。據中國大陸官方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大陸發電總量63%,是消耗在電動機上,風機、水泵則消耗中國大陸總電
量31%。用變頻技術技術代替原有風機、閥門調節流量中國大陸市場方面:電子式可變速驅動器占整體可變速市場70%以上,1995-2005年變頻器成長趨勢(如表
4),1998年的年成長率為14.3%,未來因應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強勁,並由政府在政策上強勢宣導自動化、省能源效率的因素下,在未來五年仍會呈一個成長的局面。預
估2003年銷售量達1百萬台,銷售金額達7.52億美元。

  中國大陸市場處於春秋戰國時代,群雄割據的局面。日本廠商、歐美國家廠商、台灣廠商和本土廠商。其中日商為群龍之首,市場佔有率為55-60%,以Fuji、
Yaskawa、Sanken、東芝等家為主。歐美廠商以Siemens,CT,ABB,Schneider為主要廠商。根據1997年與1998年的市場佔有率來看,富
士電機排名第一,約佔五分之一的市場,三菱電機排名第二,市場佔有率將近20%,ABB排名第三,佔有率約為12%,Siemens 市場佔有率與ABB不相上下,同為
12%左右,Sanken 以低價銷售,但產品功能不及其他前四家,排名為第五,市場僅取得十分之一,此六家的市場排名占80-90%。

三、各國市場競爭比較

(一)整體市場競爭構面剖析
  變頻器市場規模擴大主要是市場面和產品面的Driving Force,在市場面因為可變速驅動控制需求擴大,(2)高功能附加價值增加,(3)節約能源需求擴大,
(4)直流馬達和機械式變速裝置改用變頻器刺激市場之故,在產品面因為:(1)小型輕量、低噪音、低價位,(2)操作性能提升,(3)品質、信賴度提升,(4)製品系列
廣、機種增加,(5)產品具高性能化,因此世界各先進國如歐、美、日以及中國大陸皆把變頻器視為省能工具,以節省電力之浪費,並達到自動化控制之目的。

  依照前述幾個地理區域(美、歐、日、中)依一市場競爭構面剖析:

1.參與家數及產業集中度
  美、歐、日、中國大陸以日、中產業集中度最高,但原因不同,(1)日本是開發較早,具有全球性行銷,生產能力的國家,在供給面,不僅內銷,且可挾其技術、行銷優勢、蠶
食鯨吞各國,如Yaskawa、Fuji Mitsubishi、Toshiba都是國際性企業。(2)中國大陸是新興市場,有廣大的市場需求,因為產品發展期,國內技術
研發和生產能力尚無法達到水準,在商品化過程中品質並不穩定,所以此為主要國外大廠把持,如Fuji, Mitsubishi, ABB, Siemens
Sanken等家,歐洲在變頻器市場已邁向成熟期,以德、英、法三國為主要為三大市場,其中德國是變頻器發展先驅及技術指標代表,目前是Siemens, ABB,
CT等家具代表性,ABB的DTC(直接轉矩控制)技術,更是在技術上逆向思考的成功創作,目前ABB和DTC幾乎可劃上等號。美國是一個開放性市場,歐、美、日品牌相互
較勁,知名品牌有Allen-Bradley, ABB Control, Yaskawa, Robincon, Baldor等家,占產業集中度52%。(如表1 )


表1 參與家數及產業集中度
資料來源: 工研院能資所ITIS計畫整理

2.競爭者型態及經銷網路
  美、歐、日、中各有不同,在美國競爭者分為三類:(1)國際化企業佔市場多數,(2)部份為小區域廠商選擇利基市市場發展,(3)少部政國化公司單槍匹馬的銷售產品到
美國,經銷網路優先順序:(1)透過經銷商,(2)透過OEM廠商,(3)製造商直銷(表2)。

3.主要應用產業
  美、日主要使用者群相同,日本則以搬運機械業、冷凍空調業、紡織製造業為當前三大產業、歐洲以一般產業和其他、食品業和機械工具業,顯示歐洲產業將轉型與人類生活相關
的產業如Home Appliance EV,Food等民生產業(如表3)。



表2 競爭者型態及經銷網路
資料來源: 工研院能資所ITIS計畫整理

表3 主要應用產業
資料來源: 工研院能資所ITIS計畫整理

4.競爭要素分析
  美、歐、日、中市場的競爭要素條件各有不同,美國市場競爭要件順序為:(1)創新的設計,(2)價格,(3)經銷網路,(4)與OEM廠商關係;歐洲是:(1)創新設
計,(2)服務,在中國大陸為(1)產品品質,(2)產品設計能力,(3)價格價值,(4)經銷網路,在日本為(1)產品品質,(2)價格,(3)經銷網路,(4)服務為
主要競爭條件(如表4)。

表4 競爭要素分析
資料來源: 工研院能資所ITIS計畫整理


(二)台灣變頻器產業的SWOT分析
表5 台灣變頻器產業SWOT分析
1.產品設計能力強。
2.OEM接單能力強。
3.彈性製造能力。
4.低成本、品質佳。
5.電力電子技術進步。
6.國內教育普及,機電人力素質高。 1.國內市場狹小,內銷不易。
2.功率元件無法自製,不達量的規模經濟。
3.基礎研究人才欠缺
4.品牌知名度低,行銷能力不足
5.系統整合能力在創新能力上不足
6.多數中小企業規模過小,在研發不敢作太多投入。
1.半導體產業促進蓬勃發展,為
機電整合帶來極佳發展環境。
2.各國重視節省能源,重視資源
3.亞洲市場為待開發市場,我國可建立亞太變頻器製造中心
4.變頻器價格下降,未來直流驅動器轉用變頻器系統的業者增加,市場可進一步擴大。
5.國內業者因規模小,生產具彈性,可依顧客要求修改產品規格。
6.台灣機械以外銷為導向,由於售後服務成本高,因此降低維修需求提高,市場因而增加。
7.未來產品走向省能源、高效率變頻器符合此特性。 1.大陸人才濟濟,已吸引國外大廠在當地建立子公司生產間接培植技術量產能力養成。
2.產品價值壓力大。
3.產業外移大陸,可能面臨空洞化。
4.大陸與東南亞對手之競爭。
5.日本著名廠商生產已自動化且大量生產,故在成本上大為降低,國內業界難與以其競價。
6.國內變頻器市場大多為世界著名廠牌,已建立其通路和特色,國內業者難以切入市場。
7.業者規模小,研發技術與產品開發能力落後,歐、美、日甚多。

(三)技術升級與未來動向
  21世紀在市場需求下,以訴求「環保、省能」為重點,並符合國際規格(UL、CE、CUL),透過開放性網際網路架構,進行遠方遙控。在操作使用上以使用者簡易操作,
因此元件上使用1GBT、軟開關切換方式、單晶片IPM模組化、32BITS微電腦處理器,做為材料更新替代、在控制技術上,發展無感測向量控制技術、高諧波抑制干擾雜訊
技術為主,在產品動向,以輕、薄、短小、操作簡單、高性能、環境適合,全球共通為主要趨勢。

四、整合我國變頻器產業推動措施

  近年因為國內電力電子業的技術及元件多所突破,相對的國內企業如東元、台安、大同、台達等多家廠商在關鍵技術上不斷追求突破與創新, 因此變頻器的產品在內外銷市場
上,日漸成長。未來將朝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擺脫低價位、技術層次低的形象, 逐漸與高科技、高技術作一資源的有效的整合與利用。

  所以我國變頻器未來的作法可考慮技術提昇;或採策略聯盟方式,結合電子業、電腦業的成熟技術,將IC及網路系統應用在馬達驅動系統或與國內研發單位合作,開發新產品,
創造高附加價值產品,邊際利潤較高。

  放眼國際市場,美國、歐洲及中國大陸,也將成為亟欲搶灘的市場,而對於各國法規熟悉、產品認證、技術的提升以行銷通路的開拓是廠商面臨的課題。

  有鑑於此,變頻器廠商未來發展策略為:
1. 提高研發能力
2. 加強可靠度及產品品質保證
3. 提供完整的售前/售後服務
4. 邁向市場國際化、全球化

  由回收問卷資料顯示:業界對變頻器產業建議有下列三點:
1. 對研發機構的建議:(1)引進國外技術,(2)注重技術研發而非產品研發,(3)EMI問題的抑制研究。
2. 對政府法規/認證的建議:(1)宣導省能源產品的擴大應用,(2)應參考日本、美國立法鼓勵省能源方案,(3)CE,UL的代檢機構宜早日成立。
3. 對國內變頻器廠商的建議:(1)提高產品品質,避免價格惡性競爭,(2)力求品質提升,和建立自我品牌,才有機會逐鹿世界,

  因此,業者及政府未來就下列方向加以努力,以健全變頻器產業之發展。

資料來源:工研院能資所ITIS計畫整理
圖1 整合我國變頻器產業推動措施

(一)對業者之建議
1.提升品質及可靠度
2.開發新產品/市場區隔
3.加強售後服務及現場支援能力
4.縮短裝機時間
5.取得國際認證,建立品牌形象
6.掌握關鍵零組件及技術來源
7.國際合作/業界合作,連結縮短開發時程
8.以電子資訊業觀念來經營
9.成立變頻器產業聯誼會,發揮群聚效益

(二)對政府之建議
1. 增加研發經費,發展變頻器產業 前瞻技術,以跟上世界腳步。
2. 建立健全之產品研發、測試、認證體系 。
3. 加強電力電子人才之培育及訓練 ,厚植國內人才,引進國外技術或培訓。
4. 加強產業資訊之蒐集。


(三)對學術/研究機構之建議
1. 落實基礎研究與先進國家的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2. 聘請業界資深人員講解實務,以探入瞭解業界實際需求及產業應用。
3. 採取JOB-on-training方式,進行建教合作。
4. 成立實驗室認證檢測機構。
5. 開發替代性的關鍵性零組件,以避免外商壟斷市場。
6. 技術移轉/技術輔導廠商,促進變頻器新產品發展。


(四)對產品發展策略之建議
1.向小功率發展
2.向大功率發展
3.操作人性化
4.功能兩極化發展
5.10HP以下的變頻器與馬達本體結合
6.價格具競爭力

三、展望與未來趨勢觀察

(一) 產品趨勢觀察:
  無感測變頻器、泛用變頻器、永磁式交流同步馬達驅動器為其21世紀產品。關鍵技術以小型化、省能源、高啟動轉矩和參數的自我調適。成功關鍵因素以產品品質提升,產品創
新速度快、價格低廉具競爭性的產品為優勢。

(二)展望與未來趨勢觀察
1. 面對中國大陸的機會與威脅,國內廠商面臨的機會與危機,在未來 2年應盡快調整產業體質,重視生產力的提升,以及良率的提升,在未來3年應充分運用雙方的優勢,採取
分工策略。
2. 馬達與變頻器的整合服務為時勢所趨,因此應採取策略聯盟,互取所長,截長補短。同時再用功學習對方的技術,瞭解產業實際應用的困難處。
3. 21世紀全球分工體系發展策略應著重在(1)完善的售後服務。(2)高可靠度和品質保證的產品。(3)快速推出主力產品。(4)開發新產品應用以區分市場。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1-1
一、前言1-1
  (一)研究背景1-1
  (二)產業概況1-1
二、研究目標1-2
三、研究範圍1-3
四、研究架構1-3
五、研究限制1-5
第二章 產品定義、範圍與趨勢2-1
一、 產品定義與範圍2-1
二、變頻器及所應用的馬達2-4
三、變頻器應用領域2-5
四、重要關鍵零組件來源2-6
五、產業/產品重要關連圖2-6
六、變頻器未來市場及產品趨勢2-6
七、產業特色2-12
第三章 我國變頻器進出口市場分析3-1
一、國內市場規模3-1
二、我國變頻器產品進出口市場趨勢分析3-1
三、國內出口變頻器的趨勢變化3-3
四、國外變頻器產品在國內市場變化3-10
五、進出口趨勢分析3-16
第四章  美國變頻器產業現況與趨勢4-1
一、美國變頻器產業觀測4-1
二、市場現況觀察與未來預測4-3
四、美國變頻器產業市場競爭模型架構剖析4-7
五、廠商營運分析4-8
六、變頻器與其他驅動器產量長消要素分析4-12
七、結論4-13
第五章 歐洲變頻器市場現況與未來趨勢5-1
一、產業概況描繪5-1
二、歐洲可變速驅動器市場分析5-4
三、變頻器市場競爭分析5-8
四、歐洲變頻器製造商成功因素分析5-11
五、廠商營運分析5-12
六、產業未來發展之助力與阻力5-15
七、地理區域分析─德國變頻器產業5-19
八、地理區域分析─英國變頻器產業5-27
九、地理區域分析─法國變頻器產業5-35
第六章 日 本6-1
一、前 言6-1
二、價格趨勢6-3
三、廠商及使用者分析6-4
四、產品開發趨勢6-6
五、產品應用領域6-7
六、廠商行銷策略分析6-10
七、技術升級與今後動向6-19
八、結語6-23
第七章 中國大陸市場7-1
一、環境構面剖析7-1
二、未來產業競爭構面剖析7-4
三、市場規模預測7-7
四、變頻器市場預測7-9
五、需求分析7-10
六、價格策略分析7-11
七、市場區隔-依照負載類別分析變頻器7-11
八、應用產業市場區隔7-12
九、產業競爭態勢縱覽7-13
十、廠商經營策略7-15
十一、未來我國廠商因應策略7-19
十二、SWOT 分析7-21
十三、『既競且合』的經營策略7-22
第八章 我國變頻器產業現況8-1
一、市場區隔8-1
二、製造商分析8-4
三、業者投資動向8-6
四、技術來源主要分析8-6
五、產業面臨問題8-8
六、 經營困境分析8-9
七、產品分析8-10
八、產品趨勢8-11
九、 業界未來成功關鍵因素8-13
十、1999至2005年產業未來發展的助力與阻力8-14
十一、 業界對政府的需求8-15
第九章 技術未來發展趨勢9-1
一、變頻器技術發展趨勢9-1
二、技術發展里程9-6
三、我國關鍵技術瓶頸與先進國家比較9-10
四、我國變頻器未來應用的關鍵技術9-12
五、變頻器未來應用的熱門話題9-14
第十章 結論與建議10-1
一、結 論10-1
二、整合我國變頻器產業推動措施10-10
三、展望與未來趨勢觀察10-13
參考書目10-13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架構1-4
圖1-2 研究程序1-5
圖2-1 交流可變速驅動器之基本分類2-2
圖2-2 泛用變頻器的發展2-3
圖2-3 交流可變速驅動器技術關聯圖2-8
圖2-4 我國馬達與驅動產業技術現況2-9
圖2-5 交流可變速馬達驅動器產業關聯圖2-10
圖3-1 1990~2000年我國變頻器國內市場規模3-1
圖3-2 變頻器出口3-3
圖3-3 我國變頻器進出口順逆差比較分析3-17
圖4-1 1994~2004年美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規模趨勢4-4
圖4-2 1994~2004年美國電子式可變速驅動器銷售值與銷售金額4-5
圖4-3 1994~2004年美國電子式可變速驅動器市場依照產品分類4-5
圖4-4 1995~2003年美國變頻器市場銷售金額預測4-6
圖4-5 1994~2004年美國變頻器市場銷售量與銷售金額預測4-7
圖4-6 美國變頻器市場廠商佔有率分析4-9
圖5-1 1995~2005年歐洲可變速驅動器市場區隔-產品別5-5
圖5-2 1998可變速驅動器市場銷售額比例-依功率輸出區隔5-7
圖5-3 歐洲可變速驅動器市場之產業應用比例5-8
圖5-4 1998年歐洲可變速驅動器市場占有率分布-廠商版圖5-13
圖5-4 1995~2005年德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區隔-依產品區分5-20
圖5-5 1998年德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依功率比例5-21
圖5-6 德國可變速市場占有率分析5-25
圖5-7 英國可變速驅動器產品趨勢5-29
圖5-8 1998年英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依輸出功率銷售比例5-30
圖5-9 1998年法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依輸出功率5-38
圖5-10 法國市場廠商占有率分析5-40
圖6-1 1998年日本泛用變頻器銷售比率6-3
圖6-2 日本變頻器主要廠商市場佔有率6-4
圖6-3 泛用變頻器的使用者的滿意度6-5
圖6-4 日本變頻器產業應用領域分布6-9
圖7-1 電子式可變速驅動器占可變速驅動器市場規模比例7-9
圖7-2 電子式可變速驅動器市場值預測7-10
圖7-3 變頻器市場占有率7-16
圖8-1 代理商產品競爭優勢8-3
圖8-2 國內代理商瓶頸8-3
圖8-3 代理商行銷管道分析8-4
圖8-4 我國變頻器產業廠商結構8-5
圖8-5 我國變頻器產業廠商地理區域分佈8-5
圖8-6 我國變頻器廠商成本結構分析8-6
圖8-7 變頻器業者未來發展動向8-7
圖8-8 國產變頻器主要技術來源8-7
圖8-9 變頻器廠商經營困境分析8-9
圖8-10 國產變頻器主要技術來源8-10
圖8-11 產業未來關鍵成功因素8-14
圖8-12 業界對政府的需求調查8-16
圖9-1 變頻器產品動向9-2
圖9-2 變頻器在環境上的改進方針9-5
圖10-1 全球變頻器廠商排名10-8
圖10-2 變頻器在歐美市場之區隔與定位10-8
圖10-3 整合我國變頻器產業推動措施10-11


表 目 錄

表2-1 馬達與驅動器系統產業2-4
表2-2 泛用變頻器應用領域2-5
表2-3 我國驅動器主要零組件來源2-7
表2-4 1995-1998年我國馬達總產值(百萬台幣)2-12
表3-1 1996~1999年我國變頻器出口趨勢3-2
表3-2 前十大出口國地理區域分佈3-4
表3-3 變頻器出口國家-出口值分析3-6
表3-4 變頻器出口國家-出口量分析3-7
表3-5 變頻器出口國家-平均單價分析3-8
表3-6 變頻器前十大出口廠商-進口值分析3-9
表3-7 變頻器前十大出口廠商-平均單價分析3-10
表3-8 1996~1998年前十大進口國-進口值分析3-11
表3-9 1996~1998年前十大進口國-進口量分析3-12
表3-10 1996~1999年前十大進口國家-平均單價分析3-13
表3-11 1996~1999年前十大變頻器進口廠商-進口值分析3-15
表3-12 變頻器前十大進口廠商-平均單價分析3-17
表3-13 我國變頻器進出口平均單價差異分析3-18
表4-1 變頻器產業未來短中長期所面臨衝擊與挑戰-美國4-2
表4-2 變頻器產業未來短中長期的驅動力與衝擊程度4-2
表4-3 變頻器產業短中長期發展所面臨限制因素和衝擊程度4-3
表4-4 美國變頻器產業市場競爭架構剖析4-7
表4-5 交流可變速驅動器市場佔有率分析4-10
表4-6 美國主要生產電子式可變速驅動器廠商4-11
表 5-1 1995~2005年歐洲變頻器市場預測5-2
表 5-2 歐洲變頻器市場區隔—銷售金額比例5-3
表 5-3 1995~2005年歐洲可變速驅動器市場預測5-4
表5-4 1995~2005年變頻器市場趨勢-依地理區域區隔5-7
表5-5 歐洲可變速驅動器市場競爭架構分析5-10
表5-6 市場觀摩指標5-15
表5-7 1999~2005年歐洲可變速驅動器市場未來發展契機5-16
表5-8 1999~2005年歐洲可變速驅動器市場未來衝擊與排戰5-17
表5-9 1999~2005年歐洲變頻變市場發展契機5-18
表5-10 1999~2005年歐洲變頻器市場發展阻力5-18
表5-11 1995~2005年德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趨勢5-19
表5-12 1998年德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銷售金額比例-依產業應5-22
表5-13 1995~2005年德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趨勢5-23
表5-14 德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競爭架構5-24
表5-15 1999~2005年可變速驅動器市場助力-德國5-26
表5-16 1999~2005年可變速驅動器市場阻力-德國5-26
表5-17 德國市場觀察指標5-27
表5-18 1999~2005年英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預測5-28
表5-19 1995~2000年英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規模5-31
表5-20 英國可變速驅動器產業應用比例5-31
表5-21 英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競爭架構5-32
表5-22 1998年英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占有率分析-依廠商5-34
表5-23 1999~2005年可變速驅動器市場發展契機-英國5-34
表5-24 1999~2005年可變速驅動器市場發展限制-英國5-35
表5-25 1995~2005年法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趨勢5-36
表5-26 1995~2005年法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趨勢5-36
表5-27 法國變頻器市場區隔—銷售金額比例5-37
表5-28 1998年法國可變速驅動器產業銷售收入比例-產業應用5-38
表5-29 法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競爭架構5-39
表5-30 1999~2005年可變速驅動器市場發展契機-法國5-41
表5-31 1999~2005年可變速驅動器市場發展契機-法國5-41
表5-32 法國可變速驅動器市場觀察指標5-42
表6-1 日本變頻器生產趨勢6-2
表6-2 日本三相感應馬達生產趨勢6-8
表6-3 日本變頻器應用領域6-10
表6-4日本各廠商泛用變頻器產品一覽表6-17
表6-5 日本變頻變器技術發展藍圖6-22
表7-1 中國大陸變頻器市場未來成長的誘因7-5
表7-2 中國大陸變頻器市場未來的阻力與威脅7-7
表 7-3 1995~2005年中國大陸可變速驅動器市場規模7-8
表7-4 中國大陸電子式驅動器競爭態勢7-13
表7-5 中國大陸變頻器競爭態勢7-14
表7-6 中國大陸市場主要銷售產品特別7-18
表7-7 台灣廠商到大陸生產的優劣勢分析7-22
表8-1 我國變頻器市場前三名廠商8-2
表8-2 國產變頻器輸出功率及使用電壓8-12
表8-3 我國變頻器發展助力與影響程度8-14
表8-4 我國變頻器發展阻力與困難8-15
表9-1 變頻器高性能的變化9-1
表9-2 變頻器技術動向9-7
表9-3 變頻器功率元件及製造技術動向9-8
表9-4 我國與先進技術國家能力之比較9-11
表10-1 參與家數及產業集中度10-2
表10-2 競爭者型態及經銷網路10-3
表10-3 主要應用產業10-3
表10-4 競爭要素分析10-4
表10-5 台灣變頻器產業SWOT分析10-5
  • 第一章 緒論
    7 頁 / 0 元/點
  • 第二章 產品定義、範圍與趨勢
    13 頁 / 0 元/點
  • 第三章 我國變頻器進出口市場分析
    21 頁 / 0 元/點
  • 第四章 美國變頻器產業現況與趨勢
    14 頁 / 0 元/點
  • 第五章 歐洲變頻器市場現況與未來趨勢
    24 頁 / 0 元/點
  • 第六章 日本
    26 頁 / 0 元/點
  • 第七章 中國大陸市場
    27 頁 / 0 元/點
  • 第八章 我國變頻器產業現況
    16 頁 / 0 元/點
  • 第九章 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20 頁 / 0 元/點
  • 第十章 結論與建議
    16 頁 / 0 元/點
分享至 : 用LINE傳送
上一則
1999/7/1
我國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產業發展趨...
下一則
1999/7/1
全球分離式冷氣機市場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