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汽車產業列全球20強,亦是東盟自由貿易區最大的乘用車市場與製造中心,馬來西亞的汽車零組件產業,在國內廠家Proton和Perodua零組件國產化的推動下發展較快,馬來西亞國民車廠商為了提高汽車國產化比率,擴大了汽車零組件自製率,並採取與汽車零組件廠商合資,增加當地廠商交易的機會,將主要車型的國產化比率提高到70~90%。馬來西亞汽車零組件廠商對國民車廠家依賴性很強,不具備應付貿易自由化的競爭力,另外由於國民車廠家採購零組件時,優先考慮當地廠商,因此零組件廠商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零組件供應的自由度,同時也減少了參與國際競爭力的機會。
•馬來西亞除具有豐富的天然橡膠資源外,日系汽車廠商視馬來西亞為汽車懸吊系統、操控系統相關零組件、樹脂射出成型、橡膠製品等零組件作為亞洲國家互補基地。在完全組裝的(CBU)與全散件的(CKD)汽車進口關稅方面,基本維持了現在的徵收標準,即CBU產品徵收30%的稅費,CKD系列產品徵收10%的關稅,從另一種層面鼓勵跨國汽車廠商在馬來西亞本土建立生產工廠。
•在零組件方面,馬來西亞鼓勵具有技術能力廠商在當地建立生產工廠,除滿足本土生產的需求外,更鼓勵出口,在出口方面也給予大幅度優惠,優惠幅度根據出口零組件的附加價值決定。由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發展的重要議題,馬來西亞新的汽車產業政策也對新能源汽車作明確界定,對在當地建立整車與零組件生產的廠商給予政策方面的優惠,同時進行稅收方面的補貼,至少在5年內,政府會優先考慮這些廠商的利益。
•馬來西亞的汽車產銷量成長潛力不如泰國與印尼,汽車零組件廠商投資項目主要集中於對應國民車的車廠需求。對環保車輛相關零組件、變速器機構、剎車系統、安全氣囊與轉向機構生產等,提出免除全部法人稅與有關的資本支出稅金等扶持政策,以期強化汽車零組件的出口與吸引外資,在此背景下多數供應馬來西亞國民車市場的本土Tier1零組件廠商,除加強針對Proton與Perodua以外的車廠搭配整合開發,並藉由與外資零組件廠商合作的方式,提升零組件品質與擴增產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