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的發展一般可分為三次革命。第一次是1980年代個人電腦(PC)的出現;第二次為網際網路(Internet)的出現;第三次革命則為結合所有網路通訊與資訊裝置的「無所不在網路」(Ubiquitous Network)。無所不在網路指所有資訊裝置都處於網路連結下,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能進行資訊的交換。具備無線通訊能力的汽車技術即屬「無所不在網路」的範圍內,而這種技術的名稱就叫「Telematics」。Telematics透過結合衛星定位與無線通訊技術以提供資訊服務。Telematics系統通常具備GPS衛星定位接收器與GSM/GPRS無線通訊模組。GPS能夠清楚標示車輛位置;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可讓車輛內部與外界進行資訊交換,讓汽車不再是封閉的資訊空間。
一套完整的Telematics產業包含許多異業廠商。從最上游之數位資訊內容、關鍵技術供應商、硬體零組件製造商,到中游的資訊整合商、Telematics車機製造商、軟體平台供應商、無線電信服務供應商等,經過一連串的技術整合與策略聯盟後,由下游之Telematics服務供應商(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直接面對消費者並提供服務。Telematics硬體系統通常分為三類,分別為監控型、非監控型與行動裝置整合型。監控型系統為車輛與TSP持續接受衛星監控與通訊服務;非監控型則僅提供個人通訊服務;行動裝置整合型可結合車主私人之行動裝置以提供個人通訊服務。市場發展方面,全球Telematics市場發展以北美、歐洲與亞太為三大主要區域市場,主要發展國家包括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澳洲等。三大區域市場中以北美市場規模最大,亞太市場成長幅度最大,歐洲市場發展最多樣化。
Telematics結合技術快速發展之消費性資訊電子業,與保守封閉的汽車供應鏈。全球已有許多國際級廠商投入發展,台灣廠商應該瞭解本身優勢與弱勢,利用生產優勢搶攻市場機會、避開大廠威脅減少規模弱勢。台灣廠商在Telematics的發展中可藉由供應關鍵零組件與車機代工等方式切入市場,並可耕耘潛力極大之中國大陸市場。
Telematics被視為汽車的下一波革命,不僅能夠帶動汽車市場,亦能對趨近飽和之無線通訊市場製造新的市場應用。在各國政府都已將Telematics列為國家級重點發展產業的同時,台灣廠商應該把握機會,積極研發參與發展才能取得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