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電子資訊光電顯示

LCD製程設備產業之全球策略佈局與競合研究

免費
出版作者 盧素涵、陳慧娟
出版單位 金屬中心
出版日期 2008/02/05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光電顯示
瀏覽次數 3364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為研擬國內TFT-LCD設備產業未來之發展策略,詳盡探討全球LCD設備產業之策略佈局與競合關係為目前當務之急,我國TFT-LCD面板廠在降低成本、建立競爭優勢與加快維修服務速度等因素的考量下,設備的本土化已是必須要採行的策略,另外國內產官學研各界鑒於產業完整性、重點產業全球競爭力與國內面板業者的需求,目前正全力扶植LCD設備的國產化,以求在日韓廠商的夾擊下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國內對LCD製程設備產業之全球策略佈局與競合關係做完整分析者付之闕如,尤其是國外主要廠商的經營概況與營運策略更是缺乏有系統的整理,另外我國設備廠商的相互整合與策略分工部份也缺乏相關介紹。因此,本專題研究擬探究TFT-LCD面板產業之生產設備的產品類別、全球產業環境、市場動向、投入開發生產之國內外重要廠商與經營策略,以及國內LCD設備廠商的策略分工關係,期能提供政府及從事TFT-LCD設備領域開發的相關單位與業者,作為產品規劃、技術研發與市場開發的發展參考。

亞洲地區是全球主要TFT-LCD設備廠商未來佈局的核心區域,台灣與中國大陸市場最受重視觀察LCD主要設備廠商的區域營收比例變化,可發現到亞洲市場的重要性正與日俱增,2006年台灣的面板產業全球市佔率將近四成,目前LCD設備市場預估有新台幣1,056億元的規模,在設備需求龐大的誘因下,全球主要設備業者自然將台灣視為策略佈局的重點。中國大陸挾著經濟成長快速與內需市場龐大的優勢,工研院IEK預估其2007年液晶電視的出貨量可達到1,000萬台以上,年成長率高達111.6%,2006至2011年的複合成長率約可達到45.7%,因此中國大陸市場對LCD面板與設備廠商的重要性自是無庸贅言。

全球大廠藉由併購擴大TFT-LCD設備產品線的深度與廣度,為強化企業的競爭力,國際大廠莫不以強化產品線的深度與廣度為目標,為了縮短研發時程與資源,廠商通常會採取企業併購的方式。例如美商應用材料收購應用薄膜(Applied Films Corp.)公司,透過此項併購案,應材集團不僅擴充TFT-LCD設備的產能,使其在FPD設備領域的產品線更完整,同時在Array製程設備市場的掌握度更高,穩居全球最大TFT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沈積(PECVD)與彩色濾光片連續濺鍍設備供應商,而且更進入太陽能電池與OLED鍍膜設備等新興領域。另外Canon收購NEC的子公司-Machinery與Anelva,則是以取得技術資源為目的,希望能運用這兩家公司的自動化設備製造與真空相關技術,來因應市場上激烈的價格競爭。

LCD面板設備廠未來的競爭力取決於次世代技術研發之進程,為符合LCD面板廠的需求,設備業者須持續針對次世代大尺寸基板的設備積極進行研發工作,以取得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以優貝克為例,由於研發出低成本及省空間的「SMD系列」單片式濺鍍設備以及可支援低電阻ITO透明傳導膜與低反射Black Matrix用多層鉻膜等各種成膜需求的「New SDP-s」連線式濺鍍設備,因此技術能領先其他廠商,其連續式與單片式濺鍍設備的銷售金額合計在2006年共囊括了全球將近八成的市佔率;美商AKT自從推出第二代群組單片式PECVD設備後,全球市佔率即不斷增加,到2000年已取得80%的市場佔有率,2005與2006年雖然略降至70%左右,但仍然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

透過TFT-LCD設備研發聯盟的共通平台,結合國內LCD設備廠商與各界的研發資源以厚實本土技術實力,在目前的產業環境下想要依靠國內設備廠商以單打獨鬥方式自行發展具競爭優勢的技術能力,幾乎是緣木求魚。雖然目前業界與政府已有合作計劃與專案,執行上也有一定的成效,但廠商的技術實力與全球市佔率畢竟仍與國外大廠有差距,顯示政府與業界仍有努力的空間。國內LCD面板廠、LCD設備廠、法人單位、學校單位與政府的研發資源,應透過系統性的研究與分析,篩選出我國較具發展潛力及前景的設備機台,並全力培植本土的研發技術能量與人才,最終期望在不斷的努力下,能逐漸壯大我國的設備產業,並能逐漸趕上日本與韓國的設備廠商。

藉由國外主要TFT-LCD設備廠商與本土業者共同合作之機會,培育國內研發人才與技術能量,無論從市場的供應面或需求面來看,日本、美國與韓國LCD設備大廠來台設立製造或研發中心,已是目前的趨勢,只要台灣在面板領域的產值維持全球第一的地位,這股風潮勢必會持續下去。目前外商來台投資設廠的主要設備項目之技術能量多為國內業者所欠缺,為了建構國內面板產業的供應鏈體系,政府除了必須排除外商來台投資設廠的障礙外,另外應透過國內面板業者的溝通平台,協助促成國外大廠與本土設備廠商的合作契機,以培育國內研發人才與建構札實之技術基礎,並促進國內LCD設備產業的發展,最終能使國內設備業者的市場版圖順利滲透到韓國與中國大陸等亞洲其他地區。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3

 第四節 研究時程與限制 4

第二章 TFT-LCD設備市場分析

 第一節 TFT-LCD製程介紹 7

 第二節 TFT-LCD製程設備簡介 12

 第三節 TFT-LCD主要製程設備市場現況 19

第三章 TFT-LCD產業環境概述

 第一節 TFT-LCD居平面顯示器產業之主流地位 45

 第二節 面板廠資本支出牽動設備市場 51

 第三節 TFT-LCD設備本土化意識抬頭 56

 第四節 主要國家政策主導 59

第四章 全球主要廠商之經營策略與佈局

 第一節 全球主要TFT-LCD設備廠商介紹 71

 第二節 小結 94

第五章 我國設備廠之研發與量產策略分工探究

 第一節 我國TFT-LCD設備製造商發展概述 99

 第二節 設備廠策略分工模式與整合探究 130

 第三節 我國TFT-LCD設備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141

 第四節 我國TFT-LCD設備產業競爭分析 14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51

 第二節 策略建議 156

參考資料 ………………………………………………………………… 161

====圖目錄====

圖 1-1 本專題報告之研究範圍與架構 3

圖 1-2 本專題報告之研究方法及流程 4

圖 1-3 本專題報告之研究時程 5

圖 2-1 TFT-LCD基本結構圖 7

圖 2-2 TFT-LCD製程示意圖 11

圖 2-3 TFT-LCD製程設備分類圖 12

圖 2-4 2004~2009年全球LCD ARRAY洗淨設備市場規模 20

圖 2-5 2004~2009年全球熱處理/燒成爐設備市場規模 21

圖 2-6 2004~2009年全球濺鍍設備市場規模 22

圖 2-7 2004~2009年全球PECVD設備市場規模 23

圖 2-8 2004~2009年全球光阻塗佈設備市場規模 24

圖 2-9 2004~2009年全球曝光設備(投影式)市場規模 24

圖 2-10 2004~2009年全球蝕刻設備市場規模 26

圖 2-11 2004~2009年全球光阻剝離設備市場規模 27

圖 2-12 2004~2009年全球膠框印刷/間隔物散佈設備市場規模 28

圖 2-13 2004~2009年全球組合對位設備市場規模 28

圖 2-14 2004~2009年全球液晶充填設備市場規模 29

圖 2-15 2004~2009年全球切割/裂片設備市場規模 30

圖 2-16 2004~2009年全球驅動IC構裝設備市場規模 31

圖 2-17 2004~2009年全球陣列檢測設備市場規模 32

圖 2-18 1999~2006年全球陣列檢測設備營收市佔率分析 33

圖 2-19 PHOTON DYNAMICS的陣列檢測設備發展上視圖 34

圖 2-20 OPEN CVD REPAIR流程 36

圖 2-21 MICRO DISPENSER的線修補 36

圖 2-22 2004~2009年全球修補設備市場規模 37

圖 2-23 2004~2009年ZAP與DEPO修補設備營收市場佔有率分析 38

圖 2-24 1999~2006年全球ZAP REPAIR設備營收市佔率分析 39

圖 2-25 1999~2006年全球DEPO REPAIR設備營收市佔率分析 39

圖 2-26 2003~2009年全球AOI設備市場營收規模 40

圖 2-27 2003~2009年IN-LINE與STAND-ALONE AOI設備營收市佔率分析

圖 2-28 1999~2006年全球STAND-ALONE ARRAYAOI設備營收市佔率分析

圖 2-29 1999~2006年全球IN-LINE ARRAYAOI設備營收市佔率分析 43

圖 3-1 2002~2010年各平面顯示技術之應用營收預測 45

圖 3-2 2002~2006年CRT與平面顯示技術之營收比較 46

圖 3-3 2003~2010年全球FPD面板應用產品分析 47

圖 3-4 2005~2010年全球LCD TV主流尺寸分析 48

圖 3-5 2006~2011年全球LCD TV出貨區域市場分析 48

圖 3-6 2006~2011年全球720P平面電視市佔率分析-地區別 49

圖 3-7 2006~2011年全球1080P平面電視市佔率分析-地區別 50

圖 3-8 2000~2008年全球主要區域之TFT-LCD產能統計 52

圖 3-9 2006年LCD面板廠市佔率(以出貨面積計) 53

圖 3-10 2006~2008年TFT-LCD面板各世代線產能分佈(以面積計) 54

圖 3-11 2004~2008年我國TFT-LCD設備產業產值與自給率 58

圖 3-12 平面顯示器設備/零組件自製率倍增之計畫架構 70

圖 4-1 2006年優貝克區域市場營收比例 72

圖 4-2 2001~2006年優貝克各領域營收金額及比例 73

圖 4-3 Nikon 在LCD、IC與二手曝光設備之銷售數量 74

圖 4-4 Nikon FX73S/83S 曝光設備 74

圖 4-5 Canon MPA-8800 曝光設備 75

圖 4-6 DNS 2006年業務營收比例 76

圖 4-7 DNS 2006年區域市場營收比例 77

圖 4-8 DNS之SK系列光阻塗佈與顯影設備 77

圖 4-9 2006年TEL區域市場營收比例 78

圖 4-10 2000~2005年AKT電漿CVD設備的累積銷售量 80

圖 4-11 AKT用於a-Si TFT-LCD製程的電漿CVD設備 81

圖 4-12 AKT陣列檢測設備 81

圖 4-13 2007~2010年芝浦機電各項業務營收比例估計 83

圖 4-14 2007~2010年芝浦機電平面顯示器設備營收預估金額 83

圖 4-15 芝浦機電之噴墨式配向膜塗佈設備 85

圖 4-16 芝浦機電之外界腳端接合機 85

圖 4-17 ADP Engineering之產品種類與細項設備 86

圖 4-18 2004~2009年ADP之營收與營業淨利 87

圖 4-19 2007~2009年ADP產品種類之營收預估 87

圖 4-20 ADP的玻璃基板檢查設備種類 88

圖 4-21 ADP的乾式蝕刻與液晶滴注設備 89

圖 4-22 Jusung各階段之成長趨動力 90

圖 4-23 Jusung的產品種類與細項設備 90

圖 4-24 Jusung的PECVD設備 91

圖 4-25 Jusung2005~2007年產品營收與比例分配 92

圖 4-26 Jusung2005~2007年區域市場營收比例 92

圖 4-27 Semes1994~2006年營業額(單位:億韓圜) 93

圖 4-28 Semes之蝕刻與刮刀式塗佈設備 94

圖 5-1 我國TFT-LCD設備產業SWOT分析 148

圖 6-1 政府扮演國內外廠商技術合作的橋樑角色 157

====表目錄====

表 2-1 TFT-LCD主要製程設備介紹 13

表 3-1 全球主要TFT-LCD面板廠產線佈局 52

表 3-2 2006~2008年TFT-LCD面板各世代線產能年成長率(以面積計) 54

表 3-3 面板廠2007與2008年資本支出 55

表 3-4 主要TFT-LCD面板廠的次世代產線與投資規劃 55

表 3-5 2005~2009台灣平面顯示器產業產值分析 57

表 3-6 2006年我國TFT-LCD設備分段產值及自給率 59

表 3-7 日本FPD產業發展方向 60

表 3-8 南韓面板產業發展初期時程 61

表 3-9 南韓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策略目標 61

表 3-10 南韓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策略方向 62

表 3-11 南韓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六大策略 62

表 3-12 南韓MOCIE規劃自製的設備、材料以及零組件項目 63

表 3-13 南韓平面顯示器產業相關推動組織 63

表 3-14 KDIA成立始末 65

表 3-15 KDIA的八大合作任務 65

表 3-16 平面顯示器設備自製率倍增計畫之內容 68

表 3-17 TFT-LCD設備本土化推動現況 70

表 4-1 全球主要LCD設備廠商介紹 95

表 5-1 我國TFT-LCD設備商之開發設備彙整表 100

表 5-2 TFT-LCD設備廠商分工模式之策略動機與實例 134

表 5-3 主要國家發展國家在TFT-LCD領域的專利結構 142

表 5-4 台灣TFT-LCD專利引證之主要國家分析 142

表 5-5 美、日、韓、台等國之人均GDP值 143

表 5-6 國內面板廠採用本土製程設備現況 144

表 6-1 策略建議 158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5
0 元/點
第二章 TFT-LCD設備市場分析
44
0 元/點
第三章 TFT-LCD產業環境概述
31
0 元/點
第四章 全球主要廠商之經營策略與佈局
28
0 元/點
第五章 我國設備廠之研發與量產策略分工探究
59
0 元/點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
0 元/點
第七章 參考資料
4
0 元/點
上一篇兩岸模具產業競爭力與影響分析
下一篇奠基於技術厚實與需求洞悉的創新...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