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環境變遷迅速,今日臺灣面臨的挑戰更形複雜與嚴峻。除了越來越激烈的全球化競合態勢外,臺灣內部產業結構調整的壓力與人口結構變遷所引發個人身心、家庭結構及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更是當前必須及早因應之課題。臺灣人口結構變遷,雖有跟隨已開發國家之勢,但所不同之處即在於臺灣面臨人口少子高齡化的速度在世界名列前茅,因此人口結構所帶來的社會、經濟、生活轉型的壓力,更勝多數西方先進國家。
然而,在臺灣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從未經歷人口減少的時代,因此產業與經濟發展的思維,皆以人口持續增長的狀態下進行模擬與推動,未來人口成長將盡,產經思維亦需有所改變。
本研究分析臺灣歷年及未來之人口動態與結構變化,洞悉少子高齡化現象影響臺灣內需市場之層面,協助企業及政府相關單位瞭解需求變化,發掘對臺灣產業發展的可能影響與機會,例如:1960 年代出生的熟齡族群,將於2019年逐步邁入退休,銀髮消費市場將進入高速成長,這一輩的銀髮族無論是旅遊、電腦資訊應用、電玩、照護服務等產業均有龐大的商機。同時,到未來2020年時,會比目前減少15 萬人的大專院校青年投入職場,因此未來可行的產業發展方向,技術、產品或服務之推動策略都應為未雨綢繆。
另一方面,各級產業在未來,也都將面臨勞動力衰退與產業高齡化的窘境。除了整體經濟和社會環境需要因應高齡社會重新調整外,臺灣當前產業結構將面對龐大的勞動缺口以及產業勞度力高齡化的壓力,人才的新血從何而來是一大課題。於此同時,除了數量的缺口有待擬補之外,質量缺口的強化也很重要,因此人均生產力的提升亦為關鍵,未來,臺灣除積極提高勞動參與率外,持續投入技術創新與研發,提升技術進步程度,方能減緩勢不可擋之人口減少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