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趨勢下關鍵IP的發展策略

免費
出版作者 范哲豪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電子分項
出版日期 2004/08/31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半導體
瀏覽次數 741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在SoC的設計趨勢下,可重複使用的矽智財(Intellectual Property;IP)是快速發展一顆複雜晶片的關鍵。因此,IP的流通在半導體產業扮演關鍵的角色,其不但能促進IC設計產業的發展,使IC設計公司將資源投入核心領域,進行設計的專業再分工。更能增加IC設計的速度,縮短IC製程技術進步與設計技術進步之間的差距,IP在半導體產業扮演著一種觸媒的角色。

為了促進台灣IC產業的永續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必須培養國內相關業者或研究單位開發自有IP的能力,扶植國內IP相關產業的發展,藉此進一步達到建構台灣成全球SoC設計中心的最終目標。

了解全球SoC與IP之間的連動關係,還有未來的發展關係,將有助於擬定發展的方向與策略。這可藉由國外市場調查公司的研究報告得到這些資料。但是國情不同,所處的半導體供應鍊的位置亦不同,國內外公司所擁有的競爭利基點並不相同,所以適合國外發展的IP,並不見得全盤照抄就能適合台灣廠商所發展。必須輔以調查國內SoC產品的規模、發展方向與半導體廠商對IP的需求等,才能對台灣廠商發展IP的方向做出客觀的建議。

遍觀現存資料中,並無報告提及台灣SoC產品的市場規模與未來發展。在無數據可參考的情況下,實在是難以對未來市場所需要的IP做出正確的建議。因此,本專題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全球SoC的前十大產品市場模型,配合台灣半導體業者生產產品的類型與規模,估算出台灣SoC產品的規模。並藉由系統產品中各項元件的成本分佈比重,估測出各項IP所產生出的產值規模大小。

本專題要探討的是台灣廠商適合發展的關鍵IP,針對國內半導體廠商的需求做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包含ASIC Vendor/Design Service Pr-ovider、Foundry、Fabless Company、IDM與Pure IP Provider等,並就其供給、需求與未來計畫上做統計與分析探討。

因此,在考量國內市場對各類型IP的需求,再輔以參考各種類型IP在全球的需求後,最後依據台灣IP供應商的規模大小,挑選出四個關鍵IP,分別是Processor、DSP、MPEG與Interface。

在確定這四樣IP是台灣未來可以發展的情況下,將這四類IP就分類、市場規模、國內外供給商與使用者、發展技術趨勢等逐一分析。因此可以再收斂至這四樣關鍵IP中更符合台灣發展的IP,分別是32位元Processor Core、16位元多事件架構與SIMD架構型DSP IP、MPEG-4 IP、Wireless USB與PCI Express IP等。並根據每一種IP的獨特性,分別對政府、學校與業界提供不同的發展方向建議。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式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研究架構

第二章 SoC 蔚為半導體發展趨勢

  第一節 SoC 定義與特性

  第二節 SoC 的前十大應用產品

  第三節 IP 定義與分類

    一、依設計流程區分(以邏輯IC 之設計流程為例)

    二、依差異化與價值高低程度區分

  第四節 IP 的市場規模與交易方式

    一、全球IP 市場規模

    二、IP 的交易流程與計費方式

第三章 台灣所需的關鍵IP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簡介

  第二節 調查與挑選過程

    一、國內SoC 市場以及對IP 的需求

    二、國外IP 的市場需求與發展趨勢

  第三節 挑選結果

第四章 關鍵IP—Processor Core 發展策略

  第一節 Processor Core 的基本介紹

    一、簡介

    二、分類

  第二節 Processor Core 的市場規模與應用產品發展趨勢

    一、Processor Core 在國內外市場需求

    二、Processor Core 在國內外市場供給分析

    三、市場交易模式探討

  第三節 Processor Core 的發展趨勢

    一、由國內外廠商所推出的產品看技術發展趨勢

    二、開發32 位元Processor Core 的理由

  第四節 32 Bit Processor Core 的發展策略

    一、政府科專計畫

    二、國科會學界計畫

    三、業者獨立開發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關鍵I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發展策略

  第一節 DSP 的基本介紹

    一、簡介

    二、分類

  第二節 DSP IP 的市場規模與應用產品發展趨勢

    一、DSP IP 在國內外市場需求情形

    二、DSP IP 在國內外市場供給分析

    三、市場交易模式探討

  第三節 DSP IP 的發展趨勢

    一、由國內外廠商所推出的產品看技術發展趨勢

    二、開發16 位元多事件架構與SIMD 架構DSP的理由

  第四節 16 Bit Fixed DSP IP 的發展策略

    一、政府科專計畫

    二、國科會學界計畫

    三、業者獨立開發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關鍵IP—MPEG IP 發展策略

  第一節 MPEG 的基本介紹

    一、簡介

    二、分類

  第二節 MPEG IP 的市場規模與應用產品發展趨勢

    一、MPEG IP 在國內外市場需求情形

    二、MPEG IP 在國內外市場供給情形

    三、市場交易模式探討

    第三節 MPEG IP 的發展趨勢

    一、由國內外廠商所推出的產品看技術發展趨勢

    二、開發MPEG-4 IP 的理由

  第四節 MPEG-4 IP 的發展策略

    一、政府科專計畫

    二、國科會學界計畫

    三、業者獨立開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關鍵IP—Bus Interface IP 發展策略

  第一節 Bus Interface 的基本介紹

    一、簡介

    二、分類

  第二節 Bus Interface IP 的市場規模與應用產品發展趨勢

    一、Bus Interface IP 在國內外市場需求情形

    二、Bus Interface IP 在國內外市場供給分析

    三、市場交易模式探討

  第三節 Bus Interface IP 的發展趨勢

    一、由國內外廠商所推出的產品看技術發展趨勢

    二、開發Wirless USB 與PCI Express IP 的理由

  第四節 Wireless USB 與PCI Express 的發展策略

    一、政府科專計畫

    二、國科會學界計畫

    三、業者獨立開發

  第五節 小結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32 位元Processor Core

    二、16 位元多事件架構型或SIMD 等架構的DSP IP

    三、MPEG-4 IP

    四、Wireless USB 與PCI Express IP

  第二節 建議

    一、32 位元Processor Core

    二、16 位元多事件架構型或SIMD 等架構的DSP IP

    三、MPEG-4 IP

    四、Wireless USB 與PCI Express IP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

圖2-1 SoC 方塊圖

圖2-2 全球SoC 市場規模與佔半導體市場之比例

圖2-3 全球SoC 市場與半導體市場成長率關係圖

圖2-4 系統單晶片市場值(依應用領域別)

圖2-5 2008 年預計的前十大系統單晶片市場

圖2-6 IP 與設計流程之間的對應位置

圖2-7 以價值及差異化程度為基礎的IP 分類方式

圖2-8 2002 與2003 年前十大IP 供應商的營收狀況

圖2-9 2003 年IP 各項營收來源比重關係

圖2-10 2003 年各區域對IP 需求的分佈

圖2-11 IP 的購買階段

圖3-1 台灣的SoC 市場規模

圖3-2 26 家有效回卷廠商中擁有/可供技術轉移IP 的數量

圖3-3 26 家有效回卷廠商中未來一年欲引進/希望政府輔助產出IP 的家數

圖4-1 各類產品對Processor Core 處理效能需求

圖4-2 全球Processor Core 市場規模

圖4-3 台灣重要SoC 產品中Processor Core 的市場規模

圖4-4 2002 年ARM 公司產品在各應用別佔公司營收的比重圖

圖4-5 2002 年ARM 營收來源的比例圖

圖4-6 共榮共存的32 位元Processor IP 開發方式

圖5-1 Daytona 為利用高速的本地匯流排架構

圖5-2 全球DSP IP 市場規模

圖5-3 台灣重要SoC 產品中DSP IP 的市場規模

圖5-4 2003 年CEVA 營收的來源比重圖

圖5-5 VoiceRay 方塊圖

圖6-1 ITU-T 規範和ISO/IEC MPEG 標準的演進歷程

圖6-2 MPEG IP 市場規模

圖6-3 SoC 產品中MPEG IP 的市場規模

圖6-4 Zoran 各項產品的營收分布關係

圖6-5 MPEG-4/H.264 規格特性比較

圖7-1 全球Bus Interface IP 市場規模

圖7-2 台灣重要SoC 產品中Bus Interface IP 的市場規模

=====表目錄=====

表2-1 主要系統單晶片市場

表2-2 各種類IP 計費模式

表3-1 受訪廠商分類與家數

表3-2 台灣設計業領導廠商中在SoC 的佈局

表3-3 2003 年全球IP 市場規模

表4-1 Processor Core 的各項分類與產值

表4-2 系統產品IP 適用性分析

表4-3 前20 大Processor Core 供應商

表4-4 智原2002 年的各項產品營業比重

表5-1 DSP IP 的各項分類與產值

表5-2 DSP 相關應用領域

表5-3 全球前七大DSP IP 供應商

表6-1 MPEG IP 的各項分類與產值

表6-2 前十大MPEG IP 供應商

表6-3 Zoran 公司的產品

表6-4 全球前十大MPEG-4 IP 供應商

表6-5 MPEG-4/H.264 技術功能優劣互見

表7-1 Bus Interface 的各項分類與產值

表7-2 全球前十大Bus Interface IP 供應商

表7-3 全球前十大USB IP 供應商

表8-1 四大關鍵IP 的市場規模與未來發展方向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6
0 元/點
第二章 SoC蔚為半導體發展趨勢
23
0 元/點
第三章 台灣所需的關鍵IP
13
0 元/點
第四章 關鍵IP—Processor Core發展策略
25
0 元/點
第五章 關鍵IP-DSP發展策略
22
0 元/點
第六章 關鍵IP—MPEG IP發展策略
24
0 元/點
第七章 關鍵IP—Bus Interface IP發展策略
21
0 元/點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9
0 元/點
上一篇由行動通訊服務發展分析我國行動...
下一篇蛻變中的IC設計業經營探討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