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模具業者正面臨新製造業地理區塊版圖的轉移,競爭中心逐漸由過去的歐洲、美國、日本、南韓、台灣等成熟市場,轉移至低人力成本及市場需求龐大的中國大陸,但隨著大陸環境丕變,其已不再成為廉價勞動力的供應基地,因此,以低成本為核心價值的傳統3C、汽車之模具業者,已慢慢地開始將佈局焦點轉移至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度等新興地區。
近年,受終端產品板塊移動所影響,台灣模具產業成長性已不若以往,無論在內需市場的萎縮及外銷主要市場競爭力的喪失,都帶給國內模具業者極為嚴峻的考驗。未來,模具決策者面臨的將是新競爭對手、新區域動態及綜合技能,面對的競爭也將是區域性與全球性的,唯有跟隨先進國家腳步,朝向精微模具及成形等應用市場發展,才有機會突破目前之困境,適應新的模具競爭環境之可能。
面對未來模具產業發展方向,大略可從歐美發展方針找出可以學習之處,在歐洲方面,據ISTMA之模具分會會長表示,目前歐洲OEM大廠或Tier 1協力廠約有70%中低階模具產品的購買重心已移往低成本之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地區,歐美地區模具廠未來競爭將鎖定在30%的高階模具市場上競爭。未來歐洲模具產業所需面臨的主要課題將放在加強高階模具產品的開發,並著重海外市場的經營與開拓,另也將大幅增加模具資金與設備的投入。而美國則以促進出口計畫、企業重整計畫、出口推廣計畫及貿易政策導入計畫等四大方針加以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