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行動通訊技術發展藍圖

免費
出版作者 林山霖
出版單位 資策會MIC
出版日期 2005/12/30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通訊
瀏覽次數 1400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全球行動通訊技術發展,引領行動通訊產業發展面貌,從2G跨向3G,再從3G往4G發展。在此技術發展軌跡,美國曾因固網電話系統發達,因而系統標準多元而無一可主導市場。相較之下歐洲以GSM為統一之無線通訊系統標準,也因此蘊育極為發達的歐洲無線通訊產業。

隨著行動數據需求日增,3G標準發展出WCDMA、CDMA2000與TD-SCDMA,然而實際傳輸速率約為384Kbps仍有所不足,因此WCDMA持續往HSDPA與HSUPA,而CDMA2000則往CDMA2000 EV-DO與CDMA2000 3xRTT發展。

伴隨著行動系統技術傳輸速率提昇,行動電話之價值從語音通訊,朝多媒體功能發展,產品定位朝向基礎機種、主流機種與高階機種發展,產品功能則在Infotainment、Multimedia Messaging、Rich Voice、Location Based、Internet與Intranet服務整合高音質、高解析度、高處理速度與多元無線通訊功能發展。

B3G之次世代行動通訊時代,無線通訊應用將更多元化,驅動行動通訊技術進一步往100Mbps發展,其次行動通訊與固網通訊之技術融合,模糊傳統之通訊技術藩籬,並為行動通訊技術發展注入新血,未來之無線通訊技術,將隨著無線通訊應用朝向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通訊溝通,進而產生嶄新的技術面貌。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一、研究動機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定義與範疇

 四、 研究方法與架構

 五、 研究章節架構

第二章 行動通訊技術發展藍圖

 一、行動通訊基礎技術

 二、行動通訊標準

 三、WCDMA

 四、HSDPA

 五、HSUPA

 六、CDMA 2000

 七、TD-CDMA

 八、TD-SCDMA

第三章 B3G行動通訊技術發展藍圖

 一、技術描述

 二、B3G分析模型

 三、關鍵技術

 四、B3G之多元化應用發展

第四章異質網路融合技術發展方向

 一、無線通訊技術範疇

 二、行動通訊整合無線個人網路:Mobile vs WPAN

 三、3G整合WPAN範例:Bluetooth

 四、行動通訊整合無線區域網路:Mobile vs WLAN

 五、行動通訊整合無線都會網路:Mobile vs WiMAX

 六、行動與固網系統整合技術

 七、無縫隙網路

第五章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技術發展藍圖

 一、行動通訊終端設備市場發展趨勢

 二、行動通訊終端設備應用服務驅動力分析

 三、行動通訊終端設備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第六章行動通訊終端設備設備關鍵零組件技術發展藍圖

 一、行動通訊關鍵零組件技術發展分析

 二、行動通訊多元週邊無線零組件技術發展分析

 三、PCB機構零組件技術發展分析

第七章行動通訊應用平台與開放式作業系統技術發展藍圖

 一、應用平台

 二、全球開放式作業系統之行動通訊終端設備市場發展趨勢

 三、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作業系統軟體技術發展趨勢

 四、開放式作業系統大廠技術發展分析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二、建議

====圖目錄====

圖1-1 行動通訊標準之世代演進示意圖

圖1-2 行動通訊技術之世代演進示意圖

圖1-3 行動通訊技術藍圖建構之邏輯流程

圖2-1 FDMA及FDMA多工概念圖

圖2-2 CDMA多工概念圖

圖2-3 TDMA與CDMA技術不同的頻率使用特徵

圖2-4 FDMA與CDMA技術不同的頻率重用模式

圖2-5 FDD與TDD之比較

圖2-6 行動通訊技術發展藍圖

圖2-7 GPRS網路架構

圖2-8 IMT-2000之5種無線電界面

圖2-9 WCDMA功率控制

圖2-10 WCDMA Handover示意圖

圖2-11 WCDMA R99網路架構示意圖

圖2-12 WCDMA R4網路架構示意圖

圖2-13 WCDMA R5網路架構示意圖

圖2-14 GSM行動通訊系統的演進及網路架構

圖2-15 Channel Sharing

圖2-16 QPSK及16QAM

圖2-17 Fast Scheduling

圖2-18 Hybird ARQ

圖2-19 CDMA系統的演進

圖2-20 CDMA2000 1xEV-DO之頻道使用

圖3-1 B3G技術發展方向

圖3-2 2G、3G、B3G資料傳輸速率比較

圖3-3 多球體參考模型

圖3-4 WWRF規劃的無線世界發展時程表

圖3-5 MC-SCDMA

圖3-6 OFDM正交原理

圖3-7 SDR功能模組

圖3-8 SDR研究範疇

圖3-9 IPv6網路架構圖

圖3-10 IPv4與IPv6表頭格式

圖3-11 IP Based之行動核心網路

圖4-1 全球Wireless標準

圖4-2 無線通訊技術與傳輸速率

圖4-3 無線異質通訊技術整合發展藍圖

圖4-4 無線個人網路技術發展趨勢

圖4-5 UWB工作頻率與功率

圖4-6 ZigBee技術協定與規格制訂組織

圖4-7 ZigBee網路架構

圖4-8 無線區域網路技術發展趨勢

圖4-9 802.11相關標準之技術發展藍圖

圖4-10 WCDMA結合WLAN階層式架構

圖4-11 NTT DoCoMo解決方案

圖4-12 NTT DoCoMo發展Roadmap

圖4-13 WiMAX技術應用服務

圖4-14 無線通訊標準與固網傳輸技術發展方向

圖4-15 IMS在WCDMA R5網路架構扮演之角色

圖4-16 802.21架構圖

圖4-17 802.21 Multi- Radio架構

圖4-18 UMA架構圖

圖5-1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應用及服務發展趨勢

圖5-2 全球行動通訊終端設備市場規模

圖5-3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系統標準規格比例分析

圖5-4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彩色顯示螢幕分析

圖5-5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彩色顯示螢幕技術分析

圖5-6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產品外型設計分析

圖5-7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內建Camera模組分析

圖5-8 全球區域性行動通訊加值服務發展分析

圖5-9 2005年西歐熱門行動通訊服務

圖5-10 各家行動電話服務業者所推之服務及客制化手機

圖5-11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規格不同客製化程度需求

圖5-12 2004~2005行動通訊終端設備規格演進

圖5-13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重量、體積、螢幕尺寸發展趨勢

圖6-1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內部元件圖

圖6-2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產品發展趨勢

圖6-3 行動通訊關鍵零組件Block

圖6-4 Baseband晶片技術藍圖

圖6-5 雙核心架構

圖6-6 GSM vs CDMA Baseband晶片藍圖發展趨勢

圖6-7 Application Processor晶片技術藍圖

圖6-8 RF模組晶片技術藍圖

圖6-9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產品之記憶體需求

圖6-10 記憶體零組件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圖6-11 記憶體聯盟陣營分析

圖6-12 行動通訊多元無線週邊零組件Block

圖6-13 Blutooth晶片技術藍圖

圖6-14 VoWLAN晶片Block

圖6-15 Bluetooth與802.11頻帶干擾

圖6-16 衛星定位技術藍圖

圖6-17 A-GPS衛星網路架構

圖6-18 A-GPS晶片技術

圖6-19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產品發展趨勢

圖6-20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零組件模組化趨勢

圖6-21 PCB硬板Stacked Via技術設計

圖6-22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軟板應用

圖6-23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軟硬結合板應用

圖7-1 行動通訊應用平台在價值鏈中的角色

圖7-2 BREW平台的架構及營運模式

圖7-3 採用BREW平台的電信業者

圖7-4 Preminet平台的架構及營運模式

圖7-5 Preminet平台的架構及營運模式

圖7-6 全球智慧型行動通訊終端設備市場規模預測

圖7-7 全球開放式作業系統廠商佔有率預估

圖7-8 作業程式系統定義

圖7-9 開放式作業系統平台架構

圖7-10 開放式作業系統平台應用與功能分析

圖7-11 全球開放式作業系統陣營分析

圖7-12 整合式行動通訊終端設備產品特性分析

圖7-13 作業系統平台Developer分析

圖7-14 Linux Open Source作業系統特性分析

圖7-15 BREW作業系統之程式建構環境

圖8-1 行動通訊技術發展演進

圖8-2 行動數據服務價值鏈與電信服務業者扮演的角色情境

====表目錄====

表1-1 本研究進行監測之資料來源表

表2-1 第二代數位式行動電話系統

表2-2 WCDMA之標準藍圖

表2-3 HSDPA傳輸速率

表2-4 HSDPA與WCDMA比較

表2-5 2005年第一季HSDPA發展情況

表2-6 WCDMA、HSDPA與CDMA 2000 1x EV-DO比較

表2-7 CDMA2000 1x EV-DO與CDMA2000 1x EV-DV比較

表2-8 HSDPA與CDMA2000 1x EV-DV比較

表2-9 TD-CDMA與Enhanced TD-CDMA比較

表2-10 TD-SCDMA與TD-CDMA比較

表3-1 行動通訊技術規格演進

表3-2 未來的無線通訊應用

表4-1 IEEE之802.15系列標準

表4-2 Bluetooth技術發展

表4-3 802.15.4a標準規格

表4-4 802.11各傳輸技術標準之比較

表4-5 802.16系列標準

表4-6 HSDPA、CDMA 2000 1xEV-DO及IEEE 802.16e之比較

表5-1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PoC技術規格分析

表5-2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Datacom與多媒體技術發展趨勢

表5-3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產品外觀設計技術發展趨勢

表5-4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顯示面板技術發展趨勢

表5-5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內建數位像機模組技術發展趨勢

表5-6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多元無線網路連結技術發展趨勢

表6-1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產品四大構成元件

表6-2 多媒體應用處理解決方案

表6-3 Baseband廠商產品線與終端設備客戶佈局

表6-4 Application Processor平台分析

表6-5 記憶體零組件類型分析

表6-6 Bluetooth 晶片廠商之行動通訊終端設備產品供應關係

表6-7 WLAN晶片廠商產品分析

表6-8 LBS解決方案分析

表6-9 全球電信業者採用LBS技術分析

表6-10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零組件數量發展趨勢

表6-11 日本行動通訊終端設備之多層板採用比較

表6-12 主流行動通訊終端設備對多層板技術需求趨勢

表6-13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對軟板技術需求趨勢

表6-14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對軟硬結合板技術需求趨勢

表7-1 採用、支援BREW平台的手機製造商

表7-2 BREW與Preminet之比較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 論
7
0 元/點
第二章 行動通訊技術發展藍圖
42
0 元/點
第三章 B3G行動通訊技術發展 藍圖
23
0 元/點
第四章 異質網路融合技術發展 方向
35
0 元/點
第五章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技術 發展藍圖
28
0 元/點
第六章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關鍵零組件技術發展藍圖
50
0 元/點
第七章 行動通訊應用平台與開放式作業系統技術發展藍圖
26
0 元/點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15
0 元/點
上一篇傳播媒體數位變革下之資通訊科技...
下一篇因應大陸區域化市場架構,我國電...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