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些年來,我國雖然以經濟掛帥為主題,發展對外貿易,推展輕重工業,工廠林立,有毒物質及垃圾以及各種不同方式漸漸進入我們生活環境中,無聲無息地為害國人的健康,影
響生物的生長,甚致於降低國人的生活品質。現今的環境問題危害人類與生物的生存,己經從區域性或國家性之範疇提昇到全球的層面。先進的國家與發展中的國家同樣也面臨著因破
壞天然資源如森林,生物和威脅人類生存等,污染水、空氣、海洋等而影響大氣所造成的氣候的變遷。
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和全人類的關注,生物技術在環境的治理上可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已將環境生物技術作?21世紀生物技術6個主要研究領域之一。環境生物技術的範圍極為廣泛。到目前為止,環境生物技術涉及的學科包括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基因工程學、?工程學、醱酵工程學、化學工程學、環境生物學、環境毒理學、環境工程學、植物學、動物學、生態學、微電子學、計算機科學等等。從廣義上說,環境生物技術無疑將在諸如以較低的環境成本生產食品,為化學加工工業提供較少毒性的化合物或產生較少
污染的生產技術,從環境中消除毒性化合物以及控制人類傳染性疾病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但最直接地看,現代環境生物技術中的生物減少和污染場地的生物恢復技術在宏觀上運用到
水污染控制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以多種狀態進入環境中的污染物,通過在自然界中的遷移,最終大都進入水體。
綜觀各國環境生物技術發展,推估歐美各國環境生物科技未來發展趨勢如下:
(1)生物復育;
(2)Microbial Genome Project;
(3)Biochips for Environmental Diagnostics;
(4)Biogeochemical Transformation;
(5)Bio-plastics;
(6)Biomass Enegy Development;
(7)Unusual Enzymesfrom extreme environments。
台灣與國際環境產業市場規模預估:
(1)1999年,全世界4989億美金,台灣27.44億美金;
(2)2005年,全世界6092億美金,台灣43.52億美金;
台灣與國際環境生技產業市場規模預估:
(1)1992年,全世界400~500億美金;
(2)2003年,全世界850~1050億美金,台灣1015億美金;
我國環境生物技術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1)病毒、病源菌和污染物之生物監測技術;
(2)廢棄物資源化技術,生產生質能源;
(3)生產高分子材料PHA;
(4)多功能酵素技術;
(5)去除難分解物質生物處理技術;
(6)高效率污泥生物穩定及減量處理設備;
(7)難分解物及污染物生物毒性之生物檢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