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整體產經科技法律研析

科技法律透析第28卷第09期 -科研補助機制再造之法制研析-以芬蘭、荷蘭、日本為例

800元/點
※PDF內容為不可複製與列印
出版作者 蔡佳穎
出版單位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
出版日期 2016/09/15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科技法律研析
瀏覽次數 1182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如何整合產官學研之能力,並配合在地產業特色與能量,國際上各有不同先例,其中以公私夥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下稱PPP)概念貫穿的結合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及地方優勢與特色的發展方式,特別值得就其具有代表性的態樣進行關注。

  芬蘭SHOKs係以成立非營利有限公司,允許企業、學校或個人加入共同來進行科技研發,研發成果亦歸屬於非營利有限公司;日本亦以非營利法人(成立技術研究組合)的方式進行科研,研究成果原則上歸屬於研究成果產出者,惟其之後可變更組織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公司,增加組合進行科技研發之誘因。荷蘭雖未如同日本與芬蘭般特別成立獨立之研發法人,惟亦採取以公私夥伴關係進行科研以提升整體科技產業水平,依發動者不同而區分為3種形式,其中特別者在於其可直接由科學家發動,此時科學家一般非以現金出資,出資比例亦較低,但其可能擁有高價值的智慧財產權。

  本文將就目前有以公私夥伴關係進行科研補助的國家為研究對象,擇定前述較具特色之三國,就其科研補助體系以及公私夥伴關係進行研究,進一步了解其運作方式及優勢,並對我國科研法制提出精進建議。

目錄

壹、前言

貳、國際創新研發補助機制趨勢介紹-公私夥伴關係

  一、芬蘭之公私夥伴關係態樣介紹

    (一)芬蘭科研補助體系

    (二)芬蘭之研發創新體系SHOKs

    (三)SHOKs研究計畫補助一般條款

    (四)小結

  二、荷蘭之公私夥伴關係之介紹

    (一)荷蘭之科研補助機制

    (二)荷蘭之科研補助條款

    (三)小結

  三、日本公私夥伴關係之介紹

    (一)產官學合作政策

    (二)技術研究組合

    (三)小結

參、各國公私夥伴關係之比較

  一、科研補助機制相關法制調整

  二、科研補助方式

  三、研究成果之歸屬運用

肆、我國科研補助機制之檢視與反思

  一、法制面使大學在公私夥伴之角色具體明確化

  二、以區域為中心強化產官學間之合作關係

  三、檢視研究成果之運用規範以提升研究成果歸屬方運用之效益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全文下載
21
800 元/點
上一篇科技法律透析第28卷第09期 ...
下一篇2016年紡織產業年鑑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