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3G Ecosystem變遷中探討行動電話產業發展契機

免費
出版作者 戴基峰
出版單位 資策會MIC
出版日期 2005/12/13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通訊
瀏覽次數 643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隨著技術標準向B3G推進,多元化行動數據應用與服務崛起,並將行動通訊產業範疇由原先的通訊業者、局端設備商、終端裝置製造商和加值服務業者,進一步擴展到內容開發商、內容提供業者、作業系統、應用程式開發等新成員,由此衍生後3G產業生態體系之概念。

本研究探討行動通訊關鍵業者發展,釐清整體產業體系的發展樣貌及價值傳遞關係,復探索後3G行動通訊技術發展趨勢,以勾勒3G與B3G技術對行動通訊產業體系潛在之衝擊。

在行動通訊服務方面,服務商為提昇本身價值並避免僅單純扮演Carrier角色,分別朝自建品牌入口網站、往行動服務平台與內容整合者發展、與行動電話製造商合作深化手機客製以及採取自建銷售通路或行動電話補貼與綁約銷售策略。

在行動電話製造活動方面,品牌製造商分別朝建構開放式手機硬體模組化平台、善用設計服務、ODM和EMS伙伴建構彈性供應鏈體系、建構軟體平台確保一致的行動終端產品使用經驗與品質,以及延伸價值活動朝向提供內容服務平台發展。

在上游關鍵零組件業者部分,晶片供應商往完整解決方案廠商發展以降低行動電話製造和設計門檻,並提供內容開發與服務平台,創造自己和通訊服務商、內容開發商和行動電話業者四贏的創新商業模式發展。

隨著後3G技術在核心網路(Core Network)朝向All-IP網路、接取網路則走向異質多重接取網路(Heterogeneous Multi-Access Network)發展,預期將對行動通訊產業在服務和網路融合、關鍵技術掌握以及產品設計帶來新的衝擊。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範疇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程序

 六、章節架構

第二章 行動電信服務產業生態體系發展分析

 一、全球行動電信服務發展分析

 二、日本行動電信服務產業生態體系發展分析

 三、韓國行動電信服務產業生態體系發展分析

 四、西歐行動電信服務產業生態體系發展分析

第三章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產業生態體系發展分析

 一、全球行動電話領導廠商生態體系分析

 二、全球行動電話代工產業生態體系分析

 三、中國大陸行動電話設計服務生態體系發展分析

 四、行動電話廠商主導之3G生態體系發展分析

第四章 行動電話解決方案暨應用服務平台產業生態體系分析

 一、行動電話解決方案產業生態體系發展分析

 二、行動應用服務平台發展分析

第五章 B3G技術暨產業發展分析

 一、B3G技術發展分析

 二、B3G產業發展樣貌

第六章 結論

 一、行動通訊產業體系發展形貌

 二、主導業者發展模式分析

 三、B3G技術對行動通訊產業體系之衝擊與發展契機

====圖目錄====

圖1-1 2G、3G、B3G資料傳輸速率比較

圖1-2 行動通訊技術及應用發展藍圖

圖1-3 行動通訊產業價值鏈演化過程

圖1-4 典型行動數據服務產業價值鏈

圖1-5 研究流程圖

圖1-6 本研究章節架構

圖2-1 2002~2009全球行動電話用戶數

圖2-2 2002~2009全球行動電話各系統標準出貨量比例

圖2-3 全球主要地區ARPU與Data比重

圖2-4 主要地區行動服務發展型態

圖2-5 2000~2004日本行動電話用戶數

圖2-6 2000~2004日本主要行動通訊服務業者用戶數

圖2-7 2003~2005日本主要行動通訊服務業者ARPU與Data比重

圖2-8 日本行動數據服務發展

圖2-9 FOMA行動電話發展策略

圖2-10 2002~2004韓國行動電話用戶數

圖2-11 2002~2004韓國主要行動通訊服務業者用戶數

圖2-12 2003~2004韓國主要行動通訊服務業者ARPU與Data比重

圖2-13 SKT行動數據服務品牌

圖2-14 KTF行動數據服務品牌

圖2-15 WIPI架構—以SKT為例

圖2-16 2001~2004年西歐主要行動通訊服務業者用戶發展

圖2-17 Vodafone UK的ARPU變化

圖2-18 全球WCDMA用戶數統計與年成長率

圖2-19 歐洲行動通訊服務業者的代工模式

圖2-20 西歐行動通訊服務市場三大陣營

圖3-1 2004年Nokia的矩陣式組織架構

圖3-2 Nokia的研發組織

圖3-3 Nokia的三大生產聚落

圖3-4 Motorola組織結構

圖3-5 Motorola Global Software Group全球據點

圖3-6 Samsung電子研發組織架構圖

圖3-7 台灣行動電話廠商產品線與業務模式

圖3-8 2002~2004年全球和台灣行動電話出貨量暨台灣對各客戶出貨規模

圖3-9 2004年中國大陸行動電話生產地分佈概況

圖3-10 2004年中國大陸行動電話設計廠商分佈概況

圖3-11 全球3G主要行動通訊服務商和行動電話品牌廠商供貨關係

圖4-1 朝向垂直分工縝密的行動電話產業鏈

圖4-2 角色轉變的行動電話晶片廠商

圖4-3 行動電話晶片廠商驅動價值鏈移轉

圖4-4 行動電話晶片廠商提供解決平台方案程度

圖4-5 2004~2009年依不同世代標準的行動電話半導體市場規模

圖4-6 2004~2009年依不同半導體功能的行動電話半導體市場規模

圖4-7 2004~2009年依不同半導體功能的行動電話E-BOM成本

圖4-8 行動通訊應用平台在價值鏈中的角色

圖4-9 BREW平台的架構及營運模式

圖4-10 採用BREW平台的通訊業者

圖4-11 Preminet平台的架構及營運模式

圖4-12 BREW與Preminet平台架構的差異

圖4-13 行動數據服務價值鏈與行動通訊服務業者扮演的角色情境

圖5-1 B3G技術發展趨勢

圖5-2 MC-SCDMA

圖5-3 OFDM正交原理

圖5-4 SDR功能模組

圖5-5 SDR研究範疇

圖5-6 GSM行動通訊系統的演進及網路架構

圖5-7 UMA架構圖

圖5-8 802.21 架構圖

圖5-9 ArrayComm技術效益

圖5-10 Flarion Technologies產品形貌

圖5-11 KT之WiBro終端裝置發展Roadmap

圖6-1 後3G Eco-system產業形貌

圖6-2 行動通訊業者產業生態體系整合模式

圖6-3 行動電話產業生態體系整合模式

圖6-4 行動電話產品客製化需求

圖6-5 行動電話晶片解決方案整合議題

圖6-6 台灣行動電話製造商研發及生產規模示意圖

====表目錄====

表1-1 行動通訊技術規格演進

表2-1 2003~2004年西歐行動通訊服務業者啟用UMTS時程

表3-1 Nokia全球研發據點

表3-2 Nokia的供應體系

表3-3 Nokia全球生產佈局分佈

表3-4 Motorola Labs全球據點

表3-5 Motorola在中國大陸研發單位發展概況

表3-6 Motorola的供應體系

表3-7 Motorola生產佈局

表3-8 Samsung行動電話之全球研發單位佈局

表3-9 Samsung Electronics之全球Design Center佈局

表3-10 Samsung通訊領域之策略合作狀況

表3-11 Samsung的供應體系

表3-12 Samsung Electronics 行動電話全球生產佈局

表3-13 全球EMS廠商行動電話代工事業發展狀況

表3-14 中國大陸行動電話產業地區分佈概況

表3-15 中國大陸主要的行動電話設計服務業者客戶關係及發展概況

表3-16 全球行動電話品牌大廠採用3G晶片解決方案分析

表4-1 解決平台方案支援程度

表4-2 行動電話廠商研發設計能力與解決平台方案關係

表4-3 全球投入行動電話解決平台方案廠商

表4-4 採用、支援BREW平台的手機製造商

表4-5 BREW與Preminet之比較

表5-1 802.16系列標準

表5-2 WiBro主要的系統規格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 論
12
0 元/點
第二章 行動通訊服務產業生態 體系發展分析
29
0 元/點
第三章 行動通訊終端設備產業 生態體系發展分析
48
0 元/點
第四章 行動電話解決方案暨應用 服務平台產業生態體系發展分
27
0 元/點
第五章 B3G技術暨產業發展分析
38
0 元/點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1
0 元/點
上一篇2005 Taiwan Ind...
下一篇美國地區銀行客群閱聽行為分析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