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發展已逐漸邁入轉型成熟階段,環視國際市場激烈之競爭,如何提升國家競爭優勢,已成為當前政府、產業界與全體國人共同努力之目標。鑑於製造業乃是國家生產力之根本,不斷提升製造業競爭力即是推動國家競爭優勢之動力。而就整體產業發展而言,「產業技術」不僅是國際競爭的決勝關鍵,更是產業永續發展之命脈。因此,發展高科技產業與輔導傳統產業技術升級,一直是本部推動產業發展的長期施政重點。
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最新發表之1997年世界競爭力排名中,我國的總體排名雖下降,然其中科技發展一項我國由第17 名上升至第11名。由於 IMD 在科技發展之評比項目中,特別著重政府與產業之研發投入,以及專利權與智慧財產權之產出與維護,顯然本部及產業各界多年來持續不懈之耕耘,已展現績效。事實上,其他亞洲新舊四小龍的排名雖互有升降,在科技發展方面亦皆普遍上揚。由此可見,促進產業發展與加強科技研發能力,已成為各國提升國家競爭力一致努力之標的。
為加速推動產業升級,創新高科技產業,強化產業技術競爭力,本部除修改相關法令、加強基礎建設、執行各項工業發展方案外,並大幅編列科技專案計畫預算,致力各項前瞻性、關鍵性與共通性技術,及關鍵零組件之研發,以濟我國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研發能力普遍不足之急。此外,本部亦經由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計畫,提升產業界自行研發新產品之能力。本部希冀以研發能力之提升厚實產業基礎,以管理能力之改善活絡產業資源,以行銷能力之強化開拓產業視野。期盼各界與本部一同為我國經濟發展寫下新頁。
1996年產業技術白皮書共分五篇,第一篇總論「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之展望」中,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與世界經濟論壇所公布之世界各國競爭力評比項目中,有關產業部分之項目為經,以我國現有各項指數為緯,綜論以增強產業競爭力來提升國家競爭力之展望;第二篇「我國產業之研發活動現況」納入我國與日、韓二國研發資源投入之比較,以及政府部門推動產業科技研發概況;第三篇「產業技術發展政策與措施」,納入我國與主要競爭國家產業技術發展政策與措施之比較;第四篇「我國重要產業技術開發動向」,擇要記錄我國十七項主要製造業的產業現況與產業技術發展動向,以及本部與產業界近年來技術研發的重要進展,同時並剖析我國產業技術未來的研發走向;第五篇「1996年我國產業技術重要發展之專題報導」選定三篇專題進行探討,分別為「國防科技移轉民間企業之現況與展望」、「產業技術資訊服務體系之運作與功能」、及「推動台灣成為亞太製造中心之現況」等,皆為過去一年中,產官學研各界在提升產業技術、振興國家經濟上之重點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