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的穩定與成長一直是世界矚目的焦點,尤其自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台灣雖不免遭受波及,但整體經濟表現仍屬優異,值得國人引以為傲。台灣自光復以來,前三十年的經濟奇蹟應歸功於由農業社會至工商社會成功的轉型以及國人勤奮、認真工作之特性。而近一、二十年來台灣經濟的成長與產業技術的提昇,實則仰賴政府具前瞻性的產業政策與業界眼光獨具的研發投入。
經濟部對於發展高科技產業、輔導傳統產業技術升級、提升國內產業研發能力等工作之推行,一直是不遺餘力,希望能為國內產業創造更適合、更完善的發展環境,並研發更有效率、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技術。經濟部除不斷推行各項發展方案、大幅編列科技專案計畫預算外,對於相關法令之修改、基礎建設之加強更是念茲在茲、全力以赴。
「1998 年產業技術白皮書」內容架構維持為五篇,第一篇總論『亞洲金融風暴後我國科技產業面臨之貿易新秩序』,主要說明亞洲金融風暴後我國高科技產業出口競爭力之消長,以及我國與日本、韓國高科技產業分工型態之調整;第二篇『我國產業之研發活動現況』,陳述我國與日本研發資源之比較,以及我國政府部門推動產業科技研發的概況;第三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政策與措施』,納入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政策之策略、方針與措施,以及相關支援政策;第四篇『我國重要產業技術開發動向』,擇要記錄我國十八項重要技術領域的技術現況,以及經濟部與產業界近年技術研發之進展與重要成果,同時剖析我國產業技術未來發展方向;第五篇『一九九八年我國產業技術發展之重要課題』包括我國育成中心之推動與展望、國際環保公約與我國科技產業之發展、生技製藥產業之發展方向與策略、我國科技人才之培育與運用、經濟部推動業界技術研發之努力與展望等五篇,均為過去一年在提升技術、振興國家經濟上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