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的發展,由早期的黑白電視演變成彩色電視,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人們已不能滿足於現有的視覺享受,總希望家庭電視能如電影院一樣身歷其境,且具高畫質的畫面。因此大尺
寸商品化的顯示器陸續地推出。而朝大尺寸發展時,傳統CRT映像管電視遇到最大的瓶頸,在於體積過大且笨重。CRT電視機在40吋時會達百公斤以上,厚約1公尺不僅搬運困
難,同時在家庭使用時將佔據相當大的空間。而薄膜液晶(TFT-LCD)又因為薄膜製程技術的關係,要達到40吋大型顯示的規格並不容易,且其生產設備投資金額相當龐大,
製作成本相當高,比較適合20吋以下的市場。
所以,欲達成40吋以上的大型顯示器必須從其他顯示器著手。根據中日社所提出的資料顯示,從現階段的各種顯示器與元件中,技術比較成熟且可以達成40吋以上顯示規格的顯示
技術有三種,分別是具有輕薄特性的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al Panel,PDP)、可以大到200吋以上的LED顯示看板(LED Display)、以
及體積小、重量輕、操作簡單、最適合家庭使用的投影電視機(Projection TV)。
PDP設廠成本約為TFT廠的1/3,目前在國際間正掀起一片投資熱潮,國際開發共同體制重逐漸形成。不過PDP製作技術仍和LCD一樣,日本領先世界各國,著名廠家有富
士通、NHK、NEC、SONY、三菱電機、松下電子等等。其中富士通技術領先其他公司兩年,1992年試製成功世界最大40吋PDP,1995年8月推出42吋
300cd/m2高亮度彩色PDP。歐美各國擔心PDP會步入LCD的後塵,紛紛與日商合作或是由政府支援進行PDP建廠製作。著名廠商有美商
Plasmaco、Photonic以及法商Thomson。國內明碁公司也投入PDP的市場。
市場規模方面,預估到2000年時PDP市場值達24.34億美元,其中牆掛式電視機佔1.8億美元。
LED顯示元件具有低耗電量、壽命長、低工作電壓、主動發光易識別、響應速度快、容易製作大型產品、耐候性佳、機械特性佳、易施工等優點,與其他顯示技術比較,特別適合室
內、室外的顯示看板。實際應用有大型顯示看板、鐵路/機場資訊看板、交通資訊顯示看板、運動場計分板、展示會場看板、以及室內各種資訊顯示看板等。
目前LED顯示看板的使用以日本、中國、香港、韓國、台灣、新加坡等亞洲地為主,歐洲其次,美國在這方面較落後。日本目前是世界主要市場。按中日社預估,在1997年日本
將有700億日圓市場規模。在美國方面,LED顯示看板使用不普遍。自1996年起,Teledyne電子技術公司將與AMPAC公司合作生產銷售,製作大型、全彩、視訊
LED顯示系統。在歐洲方面,LED顯示看板應用普及度較美國高,常見於文字顯示、氣象預報圖像以及商店招牌顯示。
PTV部份,目前有兩種款式,CRT與LCD兩種。不過由於CRT的光亮度不夠,體積大,重量不輕,而且三槍的投影鏡頭對焦不易。所以漸漸為液晶投影電視所取代。液
晶(LCD)投影電視可以做得體積小,重量輕,可應用於OA辦公室專用機與家庭電影院。液晶投影電視依投影方式分為,前頭示與背頭示兩種。依結構與LCD使用量可分為,三
片LCD的三片式與單片式。單片式架構簡單,但解析較差,價位低,適合公用場合。三片式機構較為複雜,但是解析度與全採性均優於單片式,適合OA辦公室專用,目前價位在十
萬台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