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電子資訊資訊硬體

照相機-傳統光學式及電子數位式專題報告

免費
出版作者 葉春敏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電子分項
出版日期 1996/07/01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資訊硬體
瀏覽次數 7936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近年來由於電子科技的發達,照相機感光材料也從以往的銀鹽底片(底片表面塗有感光乳劑之膠捲),轉而發展出利用CCD電荷藕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作為影像感測元件。目前依照拍攝原理,影像擷取設備大致上可分為光學式照相機及電子式照相機兩大類。

傳統光學式相機即一般所稱之照相機,基本上是一種利用光學原理,將景物成像並感光於銀鹽底片材料上之相機,依據底片規格又可區分為袖珍型、小型、中型及大型相機四類。回顧

過去發展歷程,台灣照相機工業發展至今已有三十餘年歷史,曾經連續三年稱霸世界第一,為我國賺取不少外匯,但近年來由於外在環境變化,例如、土地取得不易、成本高漲...

等不利條件,再加上此一產業為一勞力密集工業,迫使相機廠商不得不往外發展,因此廠商數也由過去四百多家盛況,減少到今日僅餘二十餘家,總產量約80﹪外移至中國大陸。現

今台灣之相機廠商當務之急,乃是如何提昇廠商對外之競爭能力,研發關鍵零組件,擺脫國外掌控,研發新產品如APS相機,配合現今環境變化模式,尋求適合國內相機產業永續經

營之道;產業升級已是國內相機產業之必然趨勢。

隨著光電技術之進步,立體靜態影像擷取設備已不再只是傳統之光學式照相機,傳統攝影技術漸漸朝向電子化和數位化發展,終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藉由電子、光電技術應用,消費者

將能運用更多功能設備來完成照片編輯,APS新攝影系統和數位電子相機便是因應趨勢發展之新型態產品。

「APS新一代攝影系統」基本上仍利用光學原理取像,採用置入式底片匣,免除裝片麻煩且配有拍攝指示圖,使用者可以在拍攝過程中更換底片...等特性,較傳統135相機增

加了不少人性化功能。目前已有多家廠商推出APS相機,其中以日本廠商佔最大半數,依照美、日等五家系統發展公司評估,APS五年之內在亞洲地區的市場佔有率,將不會超過

五個百分點,至於歐美地區應可達到十五到二十百分點;短期內APS系統將和現有之135系統共存競爭,至於未來是否能取得廣大相機消費市場,則有賴各家廠商積極發展與推

廣。

近年來由於電子科技的發達,照相機感光材料也從以往的銀鹽底片(底片表面塗有感光乳劑之膠捲),轉而發展出利用CCD電荷藕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作為影像感測元件。電子靜態照相機 (Electronic Still Camera)係結合光學、電子科技和精密機械為一體的新興電子產品,由於其具備

「瞬間取像」、「照片編輯」、「免底片」、「可電視觀賞」、「電信傳輸」等特性;以台灣目前整體結構而言,雖廠商投入研發腳步較美、日兩國落後多年,但相信以工研院光電所

在電子照相機的研發經驗和製造能力、國內廠商優異的研發團隊、傳統光學相機方面之完整行銷管道等,相信假以時日,國內數位相機產業,勢將如電腦資訊產業及傳統相機產業一

般,在世界市場中佔一席之地。

目錄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2
0 元/點
第二章 產品定義與發展沿革
7
0 元/點
第三章 傳統照相機
49
0 元/點
第四章 電子照相機
43
0 元/點
第五章 發展趨勢與競爭分析
8
0 元/點
第六章 結論
9
0 元/點
上一篇影像監視設備專題報告
下一篇大型顯示看板專題報告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