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服務業大致分為生技委外服務業及生技支援服務業,前者包括研發委辦服務(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簡稱CRO),及生產委辦服務(Contrac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簡稱CMO);後者則包括實驗動物之提供、創業投資、智慧財產之管理與移轉、產業資訊及人才培訓等。
自1980年代以來,全球生技及製藥產業委外服務蔚然成風,成為節省支出,掌握獲利時機的法寶。近年生技及製藥產業面臨嚴峻的挑戰,為了搶攻市場,也為了降低支出、增進效率,開始朝著全球分工的模式發展。
目前國際大藥廠正處於後期成熟階段,成長競爭益形激烈,營運策略也越趨保守,不但以委外研發生產來增加效率,節省成本亦是一大考量,故漸將委外工作移向東歐及亞太地區。由於生技及製藥產業的委外趨勢,我國與鄰近國家無不競逐亞太臨床試驗中心的地位,以吸引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進駐;又因研發中的新藥呈倍數成長,面對國際市場之需求,專業生物製劑代工產能供不應求,代工生產市場也是另一重要的競逐標的。除此之外,其他支援性生技服務業則是各國發展生技及製藥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中國大陸人口13億,具廣大的勞動力,近年在外資湧入及對外貿易成長的情形下,2003年GDP增幅達9.1%,國內市場及經濟力持續強勁成長,故全球各大藥廠紛紛進駐大陸,以搶佔市場先機,生技服務業的重要性亦逐漸突顯。面對大陸的廣大市場,並因應全球分工的趨勢,特以本專題就各項生技服務業於中國大陸發展的情形進行探討,以提供國內廠商於大陸佈局時之參考,並幫助生技服務業者了解該產業於大陸之發展空間。
欲了解中國大陸生技服務業的發展,需先了解生技與製藥委外產業的成因及現況,而中國大陸的製藥及生技產業亦是必要的背景介紹,故先於專題中分別予以敘述,再進入本專題研究的主體-中國大陸的生技委外服務產業與支援性服務產業的發展現況。本專題研究目的之一在於提供我國政府及產、研界推動生技之參考,為對兩岸之競爭力有所了解,特於文中介紹我國生技服務業之現況與發展,再於最後一章中進行兩岸之競爭力分析並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