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個世紀全體國人的努力,我國的產業結構不斷地脫胎換骨,從50 年帶的勞力密集產業轉而逐漸進入以知識密集為主的產業時代。在這轉型的過程中,我們過去所賴以競爭的生產優勢也已轉而為須以厚植技術優勢的方式維持我們的競爭。在此一發展趨勢下,如何落實產業技術研發以提昇科技水準,將為新世紀政府的責任。體認產業科技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而產業競爭力又是國家競爭優勢的具體表現,因此,經濟部擬定有多項措施,希望將我國塑造為一科技大國,在此方面除已設立研究機構、加強技術研究資源移轉民間外,並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提供相關貸款、融資及租稅方面的協助來鼓勵民間廠商及研發機構提升其研發活動。
產業技術的提升必須有效的地結合各界的力量與資源,多年來經濟部促進產、官、學、研共同推動各項科技專案,開發了許多具前瞻性、關鍵性和共通性的產業技術,另外也對相關法令逐一檢討修正,改善基礎研發設施的環境。而進入了新的世紀,面對全球化及數位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全面性衝擊,我們的也者也面臨了必須加速產業流程改變,以及消除數位科技落差的壓力。為能因應新世紀的挑戰,經濟部除加強推動各項輔導措施如AB、CDE 計畫外,並將以新思維建立台灣的產業競爭優勢,將台灣創造為一高附加價值的製造中心,奠定將台灣建構為亞太創新研發中心的基礎。
『2001 產業技術白皮書』之編撰重點,分析了各產業領域目前我面臨的困境、未來的趨勢及策略建議。全書共分五篇,第一篇「知識經濟時代下我國產業發展之新思維」,主要說明知識經濟的潮流下,我國產業所面臨的轉型挑戰及因應對策;第二篇「我國產業研發活動現況」。主要說明我國與日本產業技術的研發現況比較,及政府推動科技專案的施行成果;第三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政策」,其內容描述我國產業技術未來發展願景及目標,以及外來技術創新研發策略與產業政策;第四篇「我國重要產業技術研發動向」,擇要記錄了我國18 項重要產業技術的現況及未來研發趨勢;第五篇「2000年我國產業技術發展之重要課題」,包括了「科技產業競爭與專利策略探討」、「高科技發展對我國產業競爭力之衝擊與因應對策」、「我國科技人才之國際引進與養成」、「我國推動生物科技產業發展之應用策略與方針」、「開創我國無線通訊產業之大未來」等5 項目前各界所關注之焦點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