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媒體電腦應用蓬勃發展帶動下,具有儲存容量大及成本低優點的CD-ROM型光碟機,似乎已成為多媒體電腦資料儲存週邊之必需的標準配備,因此成為資訊市場中炙手可熱的
新興產品,是一相當具有潛力的市場。
國內在CD-ROM型光碟機產業發展相當迅速,但大多數廠商仍是以取得國外關鍵零組件,再加以組裝方式生產。1995年產值為262.7百萬美元,生產量為3,602千
台,產品為二倍速與四倍速機種為主,佔世界總產量約10%。預計1996年產值將達826.4百萬美元,年成長率高達214﹪,產量將達9,170千台,年成長率亦高達
155﹪,佔世界產量約20%,成果可說是相當豐碩。
然而,1995年國內投入CD-ROM型光碟機生產廠商,並沒有得到當初計畫「賺大錢」的目的,相對地,卻造成嚴重的虧損,分析其原因:首先是,由於國內關鍵性零組件自製
率低,主要零組件掌握於外商手中,因此不僅使得國內CD-ROM型光碟機產品製造成本一直無法降低,而且大量生產時,零件供應時效亦受外商鉗制。
其次是,缺乏對國際市場的敏銳度,由於初期國內廠商僅全力投入CD-ROM型光碟機產品技術研發與生產製造,而在這瞬息萬變的資訊產業中,廠商沒有預知到CD-ROM型光
碟機產品生命週期已快速縮短,而價格滑落亦相當迅速,新產品價格僅維繫一段短暫蜜月假期,這也是造成1995年國內CD-ROM生產廠商虧損的另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