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進入二十一世紀,對於資訊電子產品之需求,除輕、薄、短、小等上世紀之要求外,「軟以及可撓曲」之特性為本世紀第一個重要的訴求,因為其具有容易使用(Flexible to Use)、彈性設計(Flexible to Design)、容易整合(Flexible to Assemble)與簡單製造(Flexible to Manufacture)等特點,非常容易融入個人化、移動載具與居住空間等之資訊電子產品設計,因此軟性電子(Flexible Electronics)技術乃應運而生。
軟性電子相關技術目前在全球上已開始被快速的發展,不論是在材料、元件以及相關的應用均有長足的進步,各種新型態的應用產品已經具有初步的商業價值並且大量的在媒體上發表曝光,此意味著軟性電子市場即將來到。台灣此刻應加快腳步投入,並且與全球串聯,嘗試扮演關鍵性角色。在材料的開發上以系統解決方案為依歸,聚焦關鍵材料開發,同時提昇設備自製率,聚焦於高速量產設備開發。期望以軟電聯盟為中心,成為全球軟電研發重要集散地,同時提升台灣材料及設備自主能力並且加強產品設計及應用平台,與各項服務業結合,縮短製造及服務應用間距哩,快速整合創新應用,發揮軟電特性創造出新的藍海。
整體而言,在顯示器與背板範疇上,國內應加速相關資源之投入,以避免在發展初期即落後歐美日,並且從面板與系統技術、產品設計與服務通路切入,並且進行示範服務帶動市場應用。在策略上選擇仍有發展空間之膽固醇液晶技術,並且技轉國外關鍵技術進行加值研發,以加速相關技術之產業化,並且持續開發高階軟性顯示技術, 以深化技術層次。在軟性感測器範疇中,在有機導電材料上仍有許多瓶頸有待克服,且應整合國內技術能量並創新改善量產技術,加速建立起軟性感測器產業聚落,以串起整體價值鏈,使國內外各項軟電技術匯集於此。OLED Lighting範疇上,則可藉由已擁有的OLED元件技術,發展OLED Lighting元件,採用目前國際間材料特性優良的OLED材料,搭配自我開發之OLED Lighting元件,以掌握生產OLED Lighting的關鍵技術。
軟性電池具有高電量密度、可撓折、充電快速與未來成本降低潛力大等優點,在可攜式與可丟棄式電子產品中具有應用之優勢。未來台灣在軟性電池的技術發展上應開發低成本軟性電池關鍵技術、建立軟性電池產品安全認證機制與異業技術合作平台,促使整體產業資訊快速交流,加強異業間合作發展的無限可能。
軟性太陽能電池由於使用軟性輕質基板而具有可撓曲、可彎曲的特性,比傳統的矽晶圓太陽能電池,具有重量輕、方便攜帶、施工簡易等眾多產品優異性,由於DSSC與高分子軟性太陽能電池目前仍處於技術發展階段,台灣應投入導電高分子與印刷製程等關鍵技術之開發,以突破產業發展之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