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現況
1. 市場:2004年我國型鋼產量為149.8萬公噸,較2003年成長了19.4%。國內需求為124.6萬公噸,出口量為33.1萬公噸,出口比例22.1%,進口依存度6.3%。
2. 廠商:國內型鋼廠商數約19家,平均員工數約171人,主要集中在 高雄縣市;至於平均資本額約為新台幣12.2億元。
二. 展望
1. 產品與技術
A. 為節省成本,日本採用外部尺寸固定的生產方式,以縮短製造時間。
B. 新日鐵開發新型H型鋼橋樑「Panel HBB」產品,以節省橋樑建造時間。
2. 產業前瞻
A. 在中國大陸需求強勁的催化下,鋼鐵價格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價格持續維持高檔。
B. 為滿足中國大陸重大建設的需求,中國大陸積極擴增產能,預計至2010年將達到1,300萬公噸的H型鋼產量。
三. 競爭分析
1. 優勢
A. 我國型鋼軋延技術及加工設備精良,在亞洲地區僅次於日本。
B. 產量幾由大廠所壟斷,具有價格決定優勢。
C. 大廠大都採一貫作業方式,具有上下游整合優勢。
D. 產品品質已具國際水準,產能也具經濟規模,成本可有效降低。在全球主要市場佔有率高。
2. 劣勢
A. 環保意識抬頭,加重鋼廠經營成本。
B. 設備及土地需求大,固定成本高,利息負擔沈重,且人力成本昂貴。
C. 為成熟期產業,國內市場趨近於飽和。
D. 國外廠商產量多,產品齊全,價格低廉,對國內廠商有相當的競爭力。
E. 電力需用量大,常受國內限電措施影響產品生產進度。
3. 機會
A. 北京奧運興建工程及其重大公共工程。
B. 鋼鐵價格上揚,高鋼價時代來臨。
C. 中國、美國、歐盟相繼取消進口保障措施。
D. 受人民幣升值預期心理影響,新台幣面臨升值壓力。
E. 我國營建業景氣回溫、LCD廠投資設廠增加。
F. 中國大陸因加入WTO,開始調降鋼鐵進口關稅
4. 威脅
A. 因應WTO要求,我國逐年調降鋼鐵進口關稅。
B. 為滿足中國內需,中國大陸廠商快速擴產。動力手工具的替代效果
C. 為降低生產成本,國內廠商相繼至中國大陸投資設廠。
D. 政治不穩定,影響消費者購屋意願,進而影響建築推案。
E. 對波蘭、俄羅斯及南韓的反傾稅課徵期間屆滿,將停止繼續課徵。
四. 策略建議
1. 西進中國大陸設廠,以就近開發當地市場,減少當地進口關稅威脅。
2. 建立電子商務提高生產效率、擴大市場。
3. 採用一貫作業煉鋼方式降低成本。
4. 提高研發能力,加強開發高耐震、大尺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