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產業是台灣重要的民生工業之一,對於經濟產值及就業人口吸納貢獻極高,然而受到國際環境變遷,包含國際原物料價格急漲急跌、市場自由化後帶來之劇烈國際競爭等情況,並隨著國內產業遭遇創新不易而市場規模不足等發展窘境。未來,台灣食品產業應透過創新的產業價值創造與擴張策略思維,研擬相關因應措施,才能突破現有發展困境,帶領食品產業開創全新格局。
經由全球食品產業趨勢掃描,從國內食品產業發展現況及困境切入,透過企業成功個案探討,及深度訪談、專家座談會的共同討論,研擬相關因應策略,進而提出台灣食品產業價值創造與擴張之策略新思維。
目前,台灣食品產業遭遇問題主要可分為兩個面向來談,為產業發展及市場環境面。首先,在產業發展面向遭遇問題為:創新能力較為不足,不利產業升級蛻變;食品衛生安全影響產業甚重,相關重大事件發生,整體產業均受挫;原料依賴進口,但隨國際原料價格急漲與急跌,消費者預期心理帶來生產成本頗大負擔。此外,在市場環境面向遭遇問題為:通路業者挾其強大的購買議價力壓低進貨價格,擠壓製造商獲利;國內市場規模不足,需仰賴國際市場才能持續壯大;WTO市場自由化後,眾多國際品牌帶來更為激烈之競爭;全球食品健康及環保意識興起,企業應有所因應。
針對食品業之發展困境,試圖由統一企業個案探討,獲得對於國內食品產業發展之啟發。經研究分析得知,就統一企業發展歷程與時勢因應之觀察而言,係由初期的產品多角化策略尋求生存,轉由銷售導向尋求銷路,接著經由事業多角化及價值鏈整合、國家多角化、全球資源整合尋求擴張;另就P-V-C model來看,統一企業在產品發展(P;Product)以追求食品安全穩固基本產品品質(滿足保健因子),而以品牌管理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滿足激勵因子);在價值鏈(V;Value chain)以通路拓展為主要方向,將製造利潤擴大為銷售利潤;在國際化(C;Country)以國際布局為主要方向,藉國際布局策略可獲取競爭優勢,包含:規模經濟、回應國際市場的經驗、有效組合與協調各地的資源等。
此外,台灣食品產業應以「亞洲市場優質產品提供者」作為發展定位,透過「確保食品衛生安全」、「促進產業創新」、「優化國家品牌形象」、「尋求國際布局─外銷利基高值產品、發展優質平價產品」等產業發展策略方向,解決目前台灣食品業發展困境。須特別留意的是,藉由「鬆綁相關法規」及「提供輔導/支援」之配套措施,才能加以強化所研擬之產業發展策略方向。
綜合上述,食品業為促使台灣經濟發展重要民生工業之一,雖遭遇國內外嚴竣之市場競爭考驗,但台灣食品業者若可憑藉海外市場成功發展經驗及競爭優勢,槓桿國內產業利基資源並掌握產業發展契機,有助於實現食品產業價值創造與擴張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