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產業發展動向,一直以來備受國內各界關注。隨著自然養生、傳統與現代醫學逐漸整合之趨勢下,中草藥走向國際舞台是必然的趨勢,中藥使用歷史悠久的我國,應該有發展機會及空間。而面對研發快速的發展及市場的發展日新月異,中草藥年鑑希望提供最新最完整的中草藥產業動向資料,提供產官學研研發及市場開發的參考。
在中草藥市場方面,隨著傳統醫學及自然風興起,中藥或草藥的需求一直有增無減,歐美的草藥以營養補充品為大宗,歐洲草本營養補充品市場為96億美元、美國草本營養補充品市場為42億美元。亞洲的中國大陸中藥市場約有661億人民幣(約79億美元)、日本漢方市場約有1,100億日元(約10億美金)、我國中藥製劑市場約有新台幣40億元(約1.2億美元)。全球中草藥市場的需求,老年人的慢性病及精神壓力有關的文明病,一直是忠實消費者。而根據許多報告預估,未來3-6年,若能掌握市場兩大動力,逐漸增加的大量的老年人口、及消費者追求天然食品的趨勢,全球中草藥市場仍將持續成長。惟就成長率而言,短期內漲幅應該不大,主要原因是近幾年來,多次發生亞洲中藥或漢方不斷有重金屬及中毒的問題、美國瘦身產品麻黃對身體有害、以及歐洲銷售大宗的Ginkgo Biloba及St Johns Wort不具有所宣稱之療效,加深消費者及媒體對中草藥產品的負面評價。消費者要求科學證據的聲浪升高,因此,未來將是具有科學證據的產品,才會獲得消費者青睞,而由於科學證據的結果需要一段時間的進行,因此預估短期內中草藥市場成長的幅度不大。
在行銷、銷售通路商中,草藥營養補充品通路,可分為四條主要路徑,專賣店、直銷、超市、藥局。美國許多營養品都在走高價位的專賣店販售,佔47%,另外因為美國網路發達,所以網路購物將成為通路的主流。歐洲則以藥局為主,佔37%,相對於美國,歐洲的網路普及率不高,所以網路在歐洲的通路中所佔比率最低。中藥的通路以藥局及醫院為主,未來將隨著中藥材開放在其他產業的應用,通路將會擴至藥妝店或直銷通路。而在植物新藥方面,2000年美國FDA公佈「植物藥草案」,對於已有人使用,且已使用幾百年的產品,放寬不用作動物及臨床第一期試驗,如此不僅大大節省產品上市的時間及金錢,也開啟了各地傳統中草藥產品進入國際市場之可能性。
中草藥市場充滿商機,我國鄰近的日本、中國大陸、甚至香港,都在積極進行中草藥國際化,我國更不可怠慢而喪失大好的商機。我國若能採用國際公認審核標準,利用我國中藥在人才、市場、資金、技術上的既有基礎,針對自己的能力及資源,選擇國內外夥伴策略聯盟,來發展一個好的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則前景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