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報告除了描述美日中等國相關產品的市場趨勢變化外,並利用問卷的方式調查國內業者在相關產品的市場現況,以及對未來發展的看法。期望藉由本調查瞭解目前國內市場的概況,同時估計市場的規模和預測未來的潛力及成長空間。
依據本調查推估,2004年我國調節血糖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約為新台幣261億元,調節血脂保健食品市場規模則約有新台幣56億元,近年心血管疾病保健食品年平均成長率皆居保健食品所有功效之首,成長幅度在7~10%間,而改善糖尿病保健食品近年平均成長率亦維持在6%左右。隨著飲食西化,保健食品廠商皆看好未來調節血糖或血脂類保健食品的潛力。
國內投入調節血糖保健食品的廠商以生技廠商居多,產品以非傳統食用型態為主,鋪貨地點以西藥房、診所為主;調節血脂保健食品中則有不少食品廠商投入,產品則為傳統食用型態食品,鋪貨地點為一般食品通路。
目前國內市售產品具有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調節血脂的產品項數有24項,調節血糖的產品項數僅1項,其中調節血脂的產品類別以食品型態產品為主,包括茶飲料、豆漿、食用油、番茄汁、奶粉、麥片等,調節血糖的產品類別只有沖泡式奶粉一項。
在原料使用方面,國內調節血脂保健食品原料,除少部分由國內供應外,其餘皆自國外供應;調節血糖保健食品使用原料以中草藥居多,且大多採用複方為主。中國大陸不僅是我國中草藥最大的輸入國,就連三價鉻亦自中國大陸供應。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2001年至2002年完成之「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盛行率調查」顯示,篩檢出來的高血糖或高血脂患者,隨著年齡的增加,自知有高血糖問題患者也隨年齡而增加,但全人口中仍有約三至四成,不知自己有高血糖或高血脂的問題。進一步探究消費者對糖尿病或高血脂疾病的關心程度,根據本所消費調查統計年鑑資料顯示,2004年消費者對於與高血脂相關之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關心程度順位,與2003年是相同,但消費者對於糖尿病的關心程度卻是增加。
由於國內經濟快速發展,隨著生活水準的提昇,連帶使得文明疾病的發生率增加,再加上人口結構的老化,使得原本已入不敷出的健保醫療支出將更加惡化。
歐美日等國經由政府投入經費於消費者教育;適時修改法令,對於原本嚴謹的科學認定標準予以條件式的放寬等方式,皆成功地節省原本日益高漲的醫療支出。我國亦可藉由歐美日的成功經驗,作為日後健全我國保健食品產業的重要參考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