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保健食品多以西方膳食型態開發而成,臺灣與中國大陸之保健食品產業亦多追隨歐美日產品開發之腳步。但中華飲食文化及養生價值相當具有開發及演化的價值,包括中華飲食文化隱含的「生態觀念」、「營養觀念」與「美食觀念」,及其強調穀物、水果、禽畜及蔬菜充分結合,滿足人體基本的營養與養生需求。如何延續及演化中華飲食的精髓及價值,重新因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規劃未來華人膳食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藍圖,值得深入探究。因此,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思考如何結合產業價值鏈中上下游各種資源與能量,加速華人膳食型態保健食品之產業化應用與全球化推廣。研究發現:
1.華人膳食飲食有其健康演化及商業化的價值。廣義的「華人膳食保健食品」,包括所有具保健功能或健康概念之中華美食;狹義則指中華傳統養生膳食。兩者皆蘊含中華傳統養生美食現代化、中華傳統美食健康化及健康元素中華美食化的概念。
2.國際膳食文化開發經驗可做為發展借鏡。各國飲食特色差異,衍生之膳食文化及經驗亦不同,華人膳食保健食品的開發可分別學習不同的經驗。唯需學習國際經驗外,更需重視本質上的差異,進行優化改良,而非一昧的仿效,才能真正保留精髓,創造差異價值。
3.中國大陸具食材供應基礎,唯較缺商業化力道。中國大陸具有豐富且具特色的保健食材可做為華人膳食保健食品發展的基礎,尤其是中草藥。該產業長期受關注的眼光不少,唯較缺乏整合與轉化,人力資源、產品標準、功能驗證、品質管制及經營策略等商業化與國際化推動力量仍有不足。
4.臺灣有精粹、整合及產品開發的實力。臺灣美食的種類相當多元,且具以中藥入膳之飲食特色,已為華人膳食保健食品的開發提供良好的發展實力與經驗,可應用於未來華人膳食保健食品的推展。
5.產業發展關鍵在於現代化、健康化及美食化。現代化面臨困境、健康化大有可為、美食化亟待突破。後續成功運作仍需藉由標準化以加速其產業化,推動認證制度以確保品質與品牌效益。
6.兩岸齊力有助於拓展國際商機。兩岸飲食文化背景相同,兩岸中草藥產業鏈的整合與合作,包括中華特有中草藥原料研究、功能特色的開發、產品的功效驗證、餐食的標準化、品管標準及後續飲食文化的包裝與故事行銷等,可共同合作爭取華人膳食保健食品在全球巿場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