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電子資訊光電顯示

國際價值鏈移動看產業競爭力-下一波價值鏈移入台灣的關鍵

免費
出版作者 鍾俊元等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電子分項
出版日期 2008/01/17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光電顯示
瀏覽次數 1953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本研究為建立國際價值鏈移動分析模式,經不斷藉由各產業之實務案例驗證,歸納出國際價值鏈移動模式的六大要素,並取此六大要素的第一個字母,形成TEMPOL模型,其中包含:技術成熟、擴張市場、利潤/成本、吸引力、洗牌機會、成型價值鏈等。六大因素間並無特定之優先分析先後,但它若與產業生命週期結合時,解析因素次序就與生命週期不同階段息息相關;因此,當搭配產業生命週期的確認,將更容易觀測國際價值鏈的移動重點、時機與原因。

本研究將這六大要素,用於探討國際價值鏈移入台灣之可能,選定我國微生物發酵保健食品素材、人工關節、風力發電、耐隆6.6紡織用長纖維、WiMAX CPE、450mm晶圓設備、LCD整合型光學膜等產業。在研究流程中,首先針對該研究產業進行價值鏈現況描述,其次解析造成價值鏈可能移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評估產業正處之產業生命週期階段,利用三波段產業價值鏈移動模式,分析價值鏈移動的六大因素。除此,進行比較台灣與價值鏈移出「母國」、台灣與價值鏈移動競爭國家之比較利益,並且預測國際價值活動移出、移入的可能時機,藉由比較利益的優劣勢分析,得知台灣具有之吸引力或亟待補強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最後有重要及共通性之研究發現,並對構築國際價值鏈移入台灣的吸引力,提出產業發展策略建議;因此,可以從整體產業之價值活動的變遷,據此掌握產業發展脈動,可進一步掌握價值鏈移動的機會。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1

 第一節 計畫緣起、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 1-3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1-7

第二章 分析模式重要的研究發現 2-1

 第一節 價值鏈移動分析模式-TEMPOL 2-1

 第二節 TEMPOL模型的觀測指標 2-3

 第三節 三波段價值鏈移動模式與產業生命週期 2-4

第三章 微生物發酵保健食品素材產業 3-1

 第一節 產業現況 3-1

  一、機能性保健素材種類多元且複雜 3-1

  二、歐美日保健食品市場發展各有特色 3-1

  三、國內發展目標以微生物發酵保健素材為主 3-2

 第二節 產業技術成熟度與市場展望 3-3

  一、製程標準化、廠商者眾,技術已臻成熟 3-3

  二、保健食品暨機能性食品市場帶動素材市場需求 3-3

 第三節 價值鏈國際分工可能性 3-6

  一、解構微生物發酵保健食品素材國際價值鏈 3-6

  二、日本與台灣產業價值鏈分工的可能性 3-7

 第四節 吸引價值鏈移入的比較利益 3-9

  一、台灣與日本產業的比較利益 3-9

  二、台灣與中國大陸產業的比較利益 3-12

 第五節 價值鏈移入台灣的思維 3-16

  一、價值鏈移入的效益 3-16

  二、仍需加強建構吸引價值鏈移入的產業環境 3-17

第四章 人工關節產業 4-1

 第一節 產業技術成熟度與市場展望 4-1

  一、市場競爭者眾,技術已臻成熟 4-1

  二、人工關節市場崛起,市場展望佳 4-2

 第二節 價值鏈國際分工可能性 4-4

第三節 吸引價值鏈移入的比較利益 4-8

  一、台灣吸引價值鏈移入的比較利益 4-8

  二、中國大陸吸引價值鏈移入的比較利益 4-9

 第四節 價值鏈移入台灣的思維 4-10

  一、引進生化表面處理,發展高階代工製造 4-10

  二、台灣醫療資源或健保市場,可促進價值鏈移入 4-10

第五章 風力發電產業 5-1

 第一節 產業現況 5-1

  一、全球風力發電裝置市場持續擴張,前景看好 5-1

  二、裝置供不應求,系統與關鍵零組件商機愈趨明顯 5-2

  三、亞洲市場快速成長,帶動價值鏈移動契機 5-3

 第二節 產業技術成熟度與市場展望 5-4

  一、商業化應用穩定成長,技術已成熟 5-4

  二、替代能源需求殷切,風力發電市場展望佳 5-6

 第三節 價值鏈國際分工可能性 5-9

  一、現行風力發電裝置產業供應鏈分析 5-9

  二、全球風力發電產業價值鏈正移往中國大陸 5-12

 第四節 吸引價值鏈移入的比較利益 5-14

  一、技術面比較利益分析 5-14

  二、市場面比較利益分析 5-14

  三、環境面比較利益分析 5-15

 第五節 價值鏈移入台灣的思維 5-16

  一、以「市場交換技術」吸引一家系統廠移入 5-16

  二、政府投入資源,力圖發展關鍵零組件技術 5-16

第六章 耐隆6.6紡織用長纖維產業 6-1

 第一節 產業現況 6-1

  一、耐隆6.6原料產業 6-2

  二、耐隆6.6纖維產業 6-3

 第二節 驅動價值鏈變革的機會 6-5

 第三節 產業技術成熟度與市場展望 6-8

 第四節 價值鏈國際分工可能性 6-10

 第五節 構築價值鏈移入台灣的思維 6-13

  一、台灣為布料生產重鎮,有助於「進口替代」 6-13

  二、價值鏈移入台灣之比較利益分析 6-13

 第六節 價值鏈移入的時機與對策 6-16

  一、2008年是價值鏈移入台灣的最佳時機 6-16

  二、價值鏈移入台灣的對策 6-17

第七章 WiMAX CPE產業 7-1

 第一節 產業現況 7-1

  一、全球無線寬頻網路建置WiMAX技術獨占鰲頭 7-1

  二、固網、ISP與新進業者多方搶進積極佈建 7-2

  三、網通設備大廠將主導未來WiMAX設備供給 7-3

 第二節 驅動價值鏈變革的機會 7-5

  一、無線寬頻服務趨勢,催化WiMAX技術崛起 7-5

  二、高頻寬、建置成本低,驅動變革的機會 7-5

 第三節 產業技術成熟度與市場展望 7-7

  一、固定式技術成熟,具價值鏈移動必要條件 7-7

  二、全球投資與佈建加速WiMAX市場起飛 7-9

 第四節 價值鏈國際分工可能性 7-12

  一、通訊產業已成型的國際價值鏈 7-12

  二、全球WiMAX產業價值鏈已經成型 7-13

 第五節 構築價值鏈移入台灣的思維 7-15

  一、政府推動相關計畫,已建立場測與實驗平台 7-15

  二、我國比中國大陸較具終端設備製造的比較利益 7-16

  三、我國價值鏈逐漸成型,開始承接國際訂單 7-17

 第六節 價值鏈移出的時機與對策 7-19

  一、成本與量產的壓力下,價值鏈外移勢在必行 7-19

  二、價值鏈移出時機,在於良率與每月產量條件 7-19

  三、建立晶片及微型基站技術,提升附加價值 7-20

第八章 450mm晶圓設備產業 8-1

 第一節 產業現況 8-1

 第二節 值鏈變革的機會 8-5

 第三節 業技術成熟度與市場展望 8-6

  一、產業技術成熟度 8-6

  二、市場展望 8-7

 第四節 價值鏈國際分工可能性 8-9

 第五節 構築價值鏈移入台灣的思維 8-11

  一、全球半導體產業生態將丕變 8-12

  二、Intel、Samsung及TSMC投入的理由 8-13

  三、台灣必須投入450mm晶圓廠建置的理由 8-13

 第六節 價值鏈移入的時機與對策 8-14

第九章 LCD整合型光學膜產業 9-1

 第一節 產業現況 9-1

 第二節 驅動價值鏈變革的機會 9-3

  一、結構簡化可提升製程良率及降低成本 9-3

  二、成本效益帶來轉換光學膜架構的商業契機 9-5

 第三節 產業技術成熟度與市場展望 9-7

  一、技術漸趨成熟,技術方案整合是關鍵所在 9-7

  二、市場接受度逐漸提高,市場潛力不容小覷 9-8

 第四節 價值鏈國際分工可能性 9-9

  一、台日韓廠商擁有的競爭優勢不同 9-9

  二、台灣與日本價值鏈區段分工之可能性較高 9-10

 第五節 構築價值鏈移入台灣的思維 9-12

  一、整合型光學膜價值鏈版圖未來可能的變化 9-12

  二、善用市場優勢,構築價值鏈移入台灣的契機 9-13

 第六節 價值鏈移入的時機與對策 9-15

  一、市場即將起飛,建立自主技術與專利刻不容緩 9-15

  二、以「市場換技術」,力促本土價值鏈成形 9-15

第十章 其他重要及共通性發現 10-1

第十一章 參考文獻 10-1

====圖目錄====

圖1-1 國際價值活動移動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1-8

圖2-1 價值鏈移動分析模式與產品生命週期之關係 2-5

圖3-1 機能性保健素材產業價值鏈 3-2

圖3-2 全球機能性食品市場成長 3-4

圖3-3 微生物發酵保健素材產業價值鏈國際分工可能性 3-6

圖4-1 全球人工關節市場 4-3

圖4-2 歐美國家人工關節廠商價值鏈分析 4-5

圖4-3 亞洲國家人工關節廠商價值鏈分析 4-7

圖5-1 2007~2011年全球風力發電新增裝置容量需求 5-1

圖5-2 2007~2011年全球風力發電裝置產值 5-2

圖5-3 2005~2010年全球風力發電新增供給量與裝置需求量 5-3

圖5-4 全球風力發電裝置產業供應鏈分析 5-10

圖6-1 耐隆6.6終端應用產品供給量分配(依區域) 6-3

圖6-2 2001~2011年西歐地區耐隆6.6纖維產量及占比(依用途分)

圖6-3 2001~2011年北美地區耐隆6.6纖維產量及占比(依用途分)

圖6-4 耐隆6.6紡織用長纖維主要生產區供給量 6-6

圖6-5 耐隆6.6紡織用長纖維產能 6-6

圖6-6 全球耐隆6.6紡織用長纖維供需狀況 6-7

圖6-7 全球運動休閒紡織品市場規模 6-9

圖6-8 台灣耐隆6.6紡織用長纖維供需 6-10

圖6-9 台灣耐隆6粒子、纖維與布的產量 6-11

圖6-10 2010年耐隆6.6產業價值鏈預測 6-12

圖6-11 中國大陸耐隆6.6紡織用長纖維供需 6-15

圖6-12 耐隆6.6紡織用長纖維價格 6-16

圖7-1 WiMAX技術標準與產品量產藍圖 7-8

圖7-2 2006~2012年全球WiMAX設備市場規模預估 7-10

圖7-3 全球WiMAX網路佈建投資規模 7-11

圖7-4 通訊產業國際價值鏈分工圖 7-13

圖7-5 全球WiMAX價值鏈分工與投入廠商 7-14

圖7-6 全球通訊設備價值鏈分工與優劣勢比較 7-16

圖7-7 台灣WiMAX價值鏈分工與投入廠商 7-17

圖8-1 全球12吋晶圓廠產能分佈 8-1

圖8-2 台灣半導體前段設備廠商暨占有率(1) 8-3

圖8-3 台灣半導體前段設備廠商暨占有率(2) 8-3

圖8-4 ITRS微影技術藍圖 8-5

圖8-5 ITRS對晶圓尺寸市場預測 8-7

圖8-6 全球各區域半導體設備市場概況 8-8

圖8-7 450mm晶圓設備價值鏈分工可能性 8-10

圖8-8 台灣450mm晶圓設備國際研發聯盟示意圖 8-15

圖9-1 終端應用產品背光模組光學膜簡化結構的趨勢 9-4

圖9-2 整合型光學膜減少工序可提升良率及降低成本 9-5

圖9-3 整合型光學膜片與傳統光學膜架構的成本比較利益 9-6

圖9-4 整合型光學膜未來市場發展前景 9-8

圖9-5 台日韓廠商在整合型光學膜價值鏈的分工 9-11

圖9-6 整合型光學膜價值鏈版圖未來的變化 9-13

圖9-7 整合型光學膜片供應鏈關係 9-16

====表目錄====

表3-1 全球食藥用菇類核准專利件數 3-10

表3-2 台灣與日本產業比較利益觀察-具有互補機會 3-11

表3-3 台灣與中國大陸產業比較利益 3-15

表4-1 2005年全球人工關節廠商排名 4-2

表5-1 全球風力發電產業系統廠商與零組件廠商關係表 5-11

表6-1 耐隆6及6.6纖維應用比重 6-1

表6-2 耐隆6.6產業價值鏈 6-2

表6-3 2007年全球主要耐隆6.6紡織用長纖維生產工廠 6-8

表7-1 各類BWA技術商用案例建置數量 7-2

表7-2 各類服務業者投入WiMAX / Pre-WiMAX商用建置案例數量 7-3

表8-1 2006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商佔有率 8-2

表8-2 2006年全球半導體公司市場佔有率排名 8-12

表9-1 台日韓在整合型光學膜關鍵技術掌握程度比較 9-10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 論
8
0 元/點
第二章 分析模式重要的研究發現
5
0 元/點
第三章 微生物發酵保健食品素材產業
18
0 元/點
第四章 人工關節產業
10
0 元/點
第五章 風力發電產業
16
0 元/點
第六章 耐隆6.6紡織用長纖維產業
17
0 元/點
第七章 WiMAX CPE產業
20
0 元/點
第八章 450mm晶圓設備產業
15
0 元/點
第九章 LCD整合型光學膜產業
16
0 元/點
第十章 其他重要及共通性發現
3
0 元/點
第十一章 參考文獻
3
0 元/點
上一篇沙國六大經濟城的投資機會
下一篇我國產業附加價值之分析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