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機械金屬金屬製品

綠色節能趨勢下,探索電動車零組件 的發展趨勢與新興機會

免費
出版作者 薛乃綺、陳靖惠、謝寶賢
出版單位 金屬中心
出版日期 2010/12/31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金屬製品
瀏覽次數 6790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下載試讀檔 加入最愛
摘要

金融風暴後,全球汽車市場的驅動力將加速偏移至新興市場,消費者在購買選擇上更積極轉向小型、低油耗、低單價車款,這類低成本車市場迅速竄紅成為全球車廠急欲開發的新領域。此外,能源與環保議題持續發酵,而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已成為全球各個國家最急迫的任務。面對各國更趨嚴格的法規限制之際,潔淨能源車輛變成勢在必行的趨勢。而本次研究主要從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來看汽車動力系統電動化趨勢,以及電動化後對汽車零組件供應鏈的影響、與EV所帶動的零組件商機。

汽車電動化後,評估車輛的性能優越與否,將不再由過去的引擎或變速器等動力系統來決定。電動車的性能,將由會馬達、電池、變頻器、以及其他電子控制零件等,來做為判斷。相對原有的結構零組件則明顯減少,包括引擎、變速箱等裝置上的結構件,這也使汽車零組件供應鏈的結構產生大幅改變。

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不斷成長,電動車驅動系統及其他關鍵模組的供應鏈體系正逐漸成形。當中除了車廠、Tier1廠外,亦開始有新成員加入;包括電池廠、馬達廠、公用事業企業等,都因電動化被帶入汽車產業供應鏈中。

以台灣零組件產業來看,電動化對國內既有供應鏈體系衝擊有限;面對電動化衝擊的引擎、變速箱等零組件業者,除既有利基產品技術深化外,亦可切入新領域方向(非汽車產業)、進行擴張。電動車風潮對台灣汽車產業將是一個轉型契機;不但國內車廠華創車電的自有品牌Luxgen已開始進行EV研發生產,對於電動車所需的關鍵零組件如電池、馬達等,相關廠家亦已積極展開國內外市場佈局。尤其透過與美國Tesla的合作案例,已成功推動國內零組件廠商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強化台灣在電動車零組件供應鏈上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汽車產業環保節能的訴求,電動車並非是唯一的選擇。即使選擇了電動車,燃油引擎也不會因此而全面消失;而電池、馬達也不會是電動車產業的全部重點。因應車輛電動化,不論是受到衝擊的既有業者、還是仍在摸索車輛領域的新進入者,在接下來進入的這個動力多元化時代,正是國內汽車零組件產業重整或新領域切入的大好時機。

目錄

文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第一節 前言 1-1

第二節 研究載具定義 1-1

第三節 主要探討議題 1-2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1-3

第二章 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現況 2-1

第一節 全球汽車產業環境變遷 2-1

一、新興國家成為全球汽車市場主要驅動力 2-1

二、低成本車(Ultra-Low-Cost Car)風潮全面興起 2-2

三、動力系統電動化 2-4

第二節 全球電動車市場現況 2-7

一、電動車市場規模 2-7

二、各國EV產業發展現況 2-14

三、各國EV聯盟的組成 2-19

四、EV政策發展趨勢 2-22

第三章 電動化後對零組件供應鏈的衝擊與機會 3-1

第一節 產品的變化 3-1

一、電動化下零組件產品的增減 3-1

二、電動車與燃油引擎車的成本比較 3-5

第二節 供應鏈的影響 3-9

一、對車廠的影響 3-9

二、對零組件業者的影響 3-10

第三節 電動化對台灣零組件產業的影響 3-14

一、國內汽車零組件產業現況 3-14

二、電動化對國內零組件產業的衝擊與機會 3-17

三、既有零組件業者對電動化的看法 3-19

四、國內電動車產業聚落的成形 3-19

五、小結 3-21

第四章 EV所帶動的零組件商機 4-1

第一節 電池系統 4-1

一、EV用二次電池 4-1

二、電池在EV上的安全議題 4-9

三、全球電動車用電池市場現況 4-10

第二節 馬達驅動系統 4-17

一、驅動馬達(Drive Motor) 4-17

二、變頻裝置(Inverter/Converter) 4-29

第三節 輕量化議題 4-35

一、輕量化對電動車的重要性 4-35

二、電動車上各主要系統的輕量化效益評估 4-35

三、EV對於輕量化材料的使用 4-37

四、車用材料因應EV產業的發展趨勢 4-41

第五章 台灣EV零組件產業能量盤點 5-1

第一節 國內EV關鍵系統能量盤點 5-1

一、電池系統 5-1

二、驅動馬達 5-13

三、輕量化 5-17

第二節 國內零組件產業對於電動化的可能因應策略 5-1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結論 6-1

一、電動化對整體汽車產業的影響 6-1

二、電動化對國內零組件產業的影響 6-2

三、電動車關鍵零組件的機會與威脅 6-4

第二節 策略建議 6-7

參考資料 I-1

表目錄

表2-1 國際能源署所推估的電動車市場成長模式(2010-2020) 2-9

表2-2 2020年全球電動車可能的市場規模(J.D.POWER版本) 2-13

表2-3 全球4大EV發展國家的電動車聯盟組成分析 2-20

表3-1 電動化下零組件結構變化情形-以三種車款代表進行分析 3-3

表3-2 HEV化後,車廠與零組件業者間的供應鏈變化 3-12

表3-3 近2年台灣汽車零組件主要進出口國家的變化 3-16

表3-4 引擎及變速箱零組件佔國內汽車零組件產業產值及進出口 3-18

表3-5 近二年來國內引擎及變速箱零組件出口情況 3-18

表4-1 各類二電池特性比較 4-4

表4-2 未來鋰電池的三大主流 4-6

表4-3 各類鋰電池的性能比較 4-7

表4-4 電動車用2次電池市場規模預估 4-12

表4-5 電池廠切入電動車領域的模式探討 4-15

表4-6 EV電池模組成本預估 4-16

表4-7 四大電動車用馬達特性比較 4-19

表4-8 日系電動車馬達性能比較表 4-22

表4-9 輪內馬達在EV上應用的優劣勢分析 4-23

表4-10 全球稀土資源分佈情形 4-25

表4-11 電動車用馬達發展趨勢 4-27

表4-12 日系電動車的變頻裝置供應鏈關係 4-30

表4-13 各類電動車所使用功率模組的價格分析 4-33

表5-1 國內主要正極材料廠代表近期發展概況 5-4

表5-2 負極材料種類之特性比較 5-4

表5-3 台塑在電池材料供應鏈中可能的垂直整合發展 5-6

表5-4 台灣電芯代表業者概況 5-7

表5-5 台灣跨足電動汽車/機車用的電池組廠商 5-8

表6-1 EV導向的潛力材料 6-5

表6-2 國內在電動車產業環境建置上的五大方向 6-6

表6-3 因應EV產業結構變化,零組件業者的可能發展策略 6-7

表6-4 兩岸在電動車產業上的可能合作策略 6-12

圖目錄

圖1-1 本研究流程與架構 1-5

圖2-1 2010~2016年全球汽車生產統計預測 2-2

圖2-2 2020年全球ULCC車款銷售預測 2-3

圖2-3 歐美日二氧化碳排放目標 2-5

圖2-4 2020年汽車動力系統的演變 2-6

圖2-5 HEV/PHEV/BEV動力系統結構圖 2-7

圖2-6 國際能源署交通運輸能源使用情境 2-9

圖2-7 各產調公司對於2020年全球電動車市佔率的情境預測 2-10

圖2-8 過去5年台灣HEV銷售市場趨勢 2-14

圖3-1 日本JAPIA出貨零組件結構變化(1999年度VS 2008年度) 3-2

圖3-2 日本JAPIA出貨零組件價值變化(1999年度VS 2008年度) 3-2

圖3-3 零組件在電動車上的消長 3-5

圖3-4 引擎車與電動車的價格比較 3-7

圖3-5 主要機電零組件在PHEV車與燃油引擎車上的成本比較 3-8

圖3-6 PHEV車與燃油引擎車的成本差異 3-8

圖3-7 車廠在既有生產體系下發展電動車的利基與挑戰 3-10

圖3-8 2005~2010年台灣汽車零組件產值及進出口市場發展趨勢 3-16

圖3-9 國內業者在電動車產業的投入現況 3-21

圖4-1 電池分類圖 4-3

圖4-2 北美鋰鐵電池正極材料專利情況 4-8

圖4-3 2009~2015全球大型2次電池市場規模預測 4-11

圖4-4 2015年全球電動車用2次大型電池市場結構 4-11

圖4-5 全球標竿電池廠與車廠之間的合作關係 4-13

圖4-6 馬達產品在汽車各系統的應用位置 4-17

圖4-7 驅動馬達分類圖 4-18

圖4-8 各類油電混合車馬達出力及其對二氧化碳削減之貢獻度 4-20

圖4-9 未來5年全球HEV車產量預估(依馬達出力區分) 4-21

圖4-10 全球稀土類元素產量與未來30年需求量預估 4-26

圖4-11 INVERTER/CONVERTER在EV上的架構示意圖 4-30

圖4-12 HEV材料成本結構分析 4-31

圖4-13 EV用功率模組的市場規模 4-32

圖4-14 車用材料的發展趨勢 4-37

圖4-15 COSMA所開發的底盤前懸吊件-應用雙金屬結構 4-42

圖5-1 EV電池的全產品生命週期圖 5-1

圖5-2 鋰電池材料結構圖 5-2

圖5-3 全球鋰電池正極材料廠商市場佔有率 5-3

圖5-4 台灣新普與中國大陸普天資訊之合作示意圖 5-8

圖5-5 二次電池三段製程程序示意圖 5-11

圖5-6 台灣EV用馬達能量檢視 5-14

圖5-7 台灣EV用變頻裝置能量檢視 5-15

圖5-8 替換材料所耗費之成本VS 材料輕量化效果達成分析 5-18

圖5-9 底盤大廠CONTINENTAL切入HEV POWERTRAIN供應的發展歷程 5-21

圖6-1 台灣電動車產業聚落 6-3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5
0 元/點
第二章 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現況
23
0 元/點
第三章 電動化後對零組件供應鏈的衝擊與機會
21
0 元/點
第四章 EV所帶動的零組件商機
43
0 元/點
第五章 台灣EV零組件產業能量盤點
21
0 元/點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
0 元/點
第七章 參考資料
3
0 元/點
上一篇由平面顯示器趨勢看塗佈技術發展
下一篇發掘齒科生醫材料的下一個藍海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