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化學民生化學民生

建構生活安全網--安全生活情境與科技需求分析

免費
出版作者 陳宇佐等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
出版日期 2009/10/31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化學民生
瀏覽次數 3164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生活安全,凡與日常生活攸關之安全議題,均屬討論範疇;生活安全網,乃促使生活安全中關鍵性問題能獲得解決或提供適當因應之道,而由不同情境對應不同產品或系統功能之交互作用,以保障民眾生活安全。因此,本研究從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議題出發,由生活基本需求、生活場域、生活對象三大面向,勾勒生活安全網範疇;並邀請各界專家代表,共同篩選出未來應優先解決的生活安全關鍵議題。從釐清議題所代表的生活安全真正需求,再思考這些需求可能解決的方案,以期能建構以需求為基礎並具創新科技研發能量的生活安全網。

本研究遂由日常生活範疇篩選生活安全關鍵議題,以2015年為目標探索解決問題所需的主要功能需求,作為建構安全生活情境之基礎;並以此分析3年內對應發展的科技需求,使現有產業解決方案包含科技研發、產品發展、服務模式等,朝向6年後所設定的安全生活情境邁進,最終提出產業發展策略建議,及相關政策建議作為參考。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重點 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1-9

第二章 生活安全關鍵議題 2-1

 第一節 生活安全關鍵議題之蒐集 2-1

 第二節 生活安全關鍵議題之篩選 2-3

 第三節 生活安全關鍵議題之確定 2-6

第三章 生活安全關鍵議題 3-1

 第一節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主要功能需求探索 3-1

 第二節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情境模擬 3-13

 第三節 安全生活情境共同主要功能需求 3-19

第四章 國內外安防科技產品發展動向 4-1

 第一節 2009年歐洲IFSEC展覽 4-1

 第二節 2009年亞洲SecuTech Expo展覽 4-22

 第三節 安防產業之未來發展趨勢觀察 4-27

第五章 安全科技需求分析 5-1

 第一節 公共區域安防情境建構 5-1

 第二節 公共區域安防科技需求分析 5-4

 第三節 個人隨身防護情境建構 5-23

 第四節 個人隨身防護科技需求分析 5-26

第六章 安全科技之產業發展策略建議 6-1

 第一節 安全生活情境下產業發展機會 6-1

 第二節 公共區域安防科技之產業發展策略建議 6-4

 第三節 個人隨身防護科技之產業發展策略建議 6-12

 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 6-17

====圖目錄====

圖0-1 生活安全網之建構 0-3

圖0-2 生活安全網對應之主要安全科技需求 0-8

圖1-1 研究目的 1-2

圖1-2 生活安全剖析架構 1-3

圖1-3 研究架構 1-10

圖1-4 關鍵議題主要功能需求探索與確認詳細程序 1-11

圖2-1 生活安全關鍵議題篩選及確定 2-7

圖3-1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主要功能需求探索之執行方式 3-1

圖3-2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情境(狀況一) 3-13

圖3-3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情境(狀況二) 3-15

圖3-4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情境(狀況三) 3-16

圖3-5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情境(狀況四) 3-17

圖3-6 安全生活情境共同主要功能需求 3-19

圖3-7 生活安全網之建構 3-23

圖4-1 Panasonic第三代SD影像優化技術 4-4

圖4-2 Panasonic第五代SD5技術水準 4-5

圖4-3 Sony的Hybrid影像監控產品系統架構 4-7

圖4-4 Sony的DEPA(分散式處理平台結構) 4-8

圖4-5 AXIS─Sound intelligenc產品系統架構 4-10

圖4-6 BOSCH安全事業部門主要產品項目 4-11

圖4-7 BOSCH的RFG-Sentry汽車門禁自動管控系統 4-12

圖4-8 BOSCH的MIC系列PTZ攝影機 4-13

圖4-9 Patrolvu車體外部裝置 4-15

圖4-10 Patrolvu車體內部裝置 4-16

圖4-11 GeoVision的LPR整合方案 4-18

圖4-12 GeoVision的中控監控中心運作示意 4-19

圖4-13 Samsung2009年展出之DSP成果 4-20

圖4-14 Samsung智慧影像分析二大發展功能 4-20

圖4-15 攝影機型態 4-27

圖4-16 Hybrid系統整合Aanalog及IP系統之架構 4-30

圖5-1 公共區域安防情境主要功能需求及安全科技需求分析 5-2

圖5-2 區域監控分級概念 5-5

圖5-3 影像監控產品IP化趨勢 5-9

圖5-4 區域監控分級下未來3年安全科技發展重點及核心能耐 5-9

圖5-5 類比、IP影像監控系統比較 5-11

圖5-6 智慧影像分析(IVS)之應用(1) 5-13

圖5-7 智慧影像分析(IVS)之應用(2) 5-14

圖5-8 夜間、黑暗角落影像清晰拍攝對應之安全科技需求 5-16

圖5-9 監控聯網概念 5-17

圖5-10 監控聯網應用案例 5-18

圖5-11 MOXA公司之高整合監控管理平台 5-20

圖5-12 Samsung雙向語音溝通系統結構 5-21

圖5-13 影像與語音雙向溝通整合應用 5-22

圖5-14 個人隨身防護情境主要功能需求及安全科技需求分析 5-24

圖5-15 紅外線感測物體靠近 5-27

圖5-16 分離反射型超音波感測物體靠近 5-29

圖5-17 靠近警訊之科技需求分析 5-30

圖5-18 全球感測器市場回顧與發展 5-31

圖5-19 隨身緊急求救之科技需求分析 5-32

圖6-1 六年後的生活安全情境 6-3

圖6-2 依整合程度分析國內廠商之發展機會 6-5

圖6-3 監控系統前後端產品未來發展定位 6-6

圖6-4 IP影像訊號管理挑戰 6-7

圖6-5 全球影像監控軟體市長成長情形 6-8

圖6-6 國內影像監控軟體業者發展分析 6-9

圖6-7 台灣安防監控產業發展策略方向 6-10

圖6-8 台灣安防監控產業國際拓展策略方向 6-11

圖6-9 跨入「靠近警訊」市場之發展路徑分析 6-13

圖6-10 隨身緊急求救網絡 6-14

圖6-11 MiniBond隨身GPS保鑣 6-15

圖6-12 跨入「隨身緊急求救」市場之發展路徑分析 6-16

圖6-13 生活安全網主要功能需求關聯性 6-17

圖6-14 生活安全網對應之主要安全科技需求 6-18

圖6-15 前五大感測器市場發展回顧與趨勢 6-19

圖6-16 個人隨身防護之整合性產品及服務 6-23

====表目錄====

表2-1 17項生活安全關鍵議題及相關資訊 2-4

表3-1 較有安全科技可導入解決之婦女人身安全問題 3-6

表3-2 較無安全科技可導入解決之婦女人身安全問題 3-7

表3-3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主要功能需求 3-8

表3-4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主要功能需求及科技應用─事前預防

部分 3-9

表3-5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主要功能需求及科技應用─事中因應

部分 3-11

表3-6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主要功能需求及科技應用─事後處理

部分 .3-11

表3-7 婦女人身安全防護主要功能需求及科技應用─其他部分 3-12

表3-8 主要功能需求應用於17項生活安全關鍵議題情況 3-20

表3-9 主要功能需求與生活安全關鍵議題對應矩陣 3-22

表4-1 中央政府推動道路數位監控情形 4-24

表4-2 類比(Analog)、網路/IP、混合式(Hybrid)攝影機比較 4-28

表4-3 DVR及NVR比較 4-29

表5-1 影像壓縮技術規格比較 5-7

表5-2 台灣廠商佈局安全監控產品概況 5-7

表5-3 偵測、識別、辨識所需的解析度水準及辨識程度 5-10

表5-4 智慧辨識相關主功能需求國內外發展情況比較 5-12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12
0 元/點
第二章 生活安全關鍵議題
8
0 元/點
第三章 生活安全關鍵議題
23
0 元/點
第四章 國內外安防科技產品發展動向
34
0 元/點
第五章 安全科技需求分析
32
0 元/點
第六章 安全科技之產業發展策略建議
26
0 元/點
上一篇中國大陸石化市場變動及我國廠商...
下一篇全球奈米纖維發展技術預測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