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C的發展歷程來看,在個人運算需求不斷朝向隨身可攜的趨勢下,引領出更輕薄短小、更持久的電池、更低的價格等新世代可攜式PC產品;另一方面在手機發展部份,從最早的語音通話到文字簡訊、收發Email、瀏覽網頁、更豐富的多媒體娛樂以及網路資訊接取、更智慧與多功能的整合;PC與手機兩個原先發展主軸不同的兩個產品,由於消費者的需求驅動,逐漸朝向匯流的趨勢,而此新世代個人行動裝置的產品定位將面對來自需求端的市場考驗。
在上述因素驅動下,核心晶片架構與技術發展必須因應應用情境與功能需求隨之調整,包括:x86與ARM架構的競爭、多核心處理器等晶片技術議題以及由於開放式平台為基礎所衍生出的晶片價值鏈的解構等,也因此衍生出新的市場機會以及新的技術挑戰。
而在此趨勢下,晶片業者必需投入開放式平台軟體整合以及客製化設計,對於消費者需求的掌握必須更為快速,並因應此需求進行晶片軟硬體方案的整合與設計。
經過分析彙整,針對個人行動終端使用者可大致歸納為九大族群,包括:Tech Savants、Aspires、Professional Achievers、Comfortable Conformists、Worker Bees、Techno Stragglers、Young Fun-Seekers、Traditionalists、Basic Survivors,每個使用族群有其不同的應用情境(包括使用者背景、使用行動裝置的時機、地點、頻率)、產品定位與功能需求,並衍生出不同的規格需求。
進一步以使用者需求為基礎,進行晶片核心架構技術比對,本研究匯整出以ARM架構為核心的個人行動裝置市場發展潛力為47.5%,而x86架構為52.5%;而處理器核心個數部份,單核心為55.4%,多核心為44.6%。
若從產業供應鏈來看,新世代個人行動裝置價值鏈將朝向客製化、產品開發週期短、軟硬體整合方案,因此未來無論是x86或ARM架構,將採用半導體分工模式以因應客製化以及開發週期需求,而晶片軟硬體整合方案將主導未來晶片廠商勝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