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本年鑑各論述,由回顧2004年高原料生產成本的一年邁向配額開始取消的2005年各次產業的趨勢發展,可以看出台灣唯有走向高值化產品的開發,如衣著產業複合機能性的賦與及產業用紡織品的開發,應是台灣紡織產業迎戰配額取消後全球競爭的生存利基。茲將本年鑑文中所提產業趨勢發展重點摘要如下:
一、總體經濟趨勢
就全球整體而言,2005年的經濟成長率將較2004年低,且有持續向下調整的壓力,預估2005年經濟成長3.0%,較2004年的3.9%少了將近一個百分點。國內總體經濟成長力道則漸趨和緩之勢。
二、產業現狀:台灣紡織品居全球地位
台灣紡織品維持全球第6大出口國,聚酯、耐隆纖維系列產品分別高居全球第2、第3大生產國。
三、產業趨勢
1.原料價格
隨著原油漲勢確立,今年化學纖維原料欲跌不易;棉價由於全球棉產量增加,棉價應會維持低價;綿羊毛價格則在過去兩年的大幅漲價後欲再大幅揚昇應是不太可能。
2.國際原油漲勢明確,人造纖維相關產業將步入高原材料時代
3.區域經濟成形,台灣出口競爭力隨這外交窘境漸有隱憂
4.配額取消後,中國大陸將成為紡織品超級出口國;而國際比價廉價競爭,全球步入「微利時代」
5.低階勞工引進不易、廠商外移、勞退新制上路成本上增雪上加霜
6.在自由化的全球區勢下,激烈競爭的結果,必將是強者恆強、大者恆大
四、因應之道
1.深化研發,多元發展:
2.差異化與機能性產品是在國際市場上爭勝的利器,發展複合機能及開發家飾及產業用紡織品市場應是市場突圍的一條生路
3.建構完整「快速反應」系統
4.建立品牌、重視專利權
制訂適切的國際分工競爭策略
總之唯有能深化、差異化,且能快速商業化者,才能成為全球開放競爭的市場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