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顯示器產業開始進行全新的重整策略,最大的重整驅動力來自韓國業者開始調整生產策略,原有的LCD生產線轉型至OLED技術的量產據點。原本預期需求與獲利都將開始進行盤整的大型面板產業,卻從第二季開始跌破眾人的眼鏡,呈現不同於以往的榮景,從TV面板至IT類面板,都因為供給發生短缺而帶來新一波漲價的風潮。而這些在在都顯示各國廠商間的些微策略轉變猶如蝴蝶效應一般,牽動整體的產業後續的變動發展。
2016年台灣顯示器面板產業產值為新台幣8,141.3億元,較2015年減少1%,原因除產品線持續從大型產品轉變為中小型面板之外,另外也因為2016年台灣大型TFT LCD面板業整體景氣呈現上下半年兩樣情的局面,上半年因台南地震之因素,使得產出受限,進而上半年影響營收。不過自下半年開始,則因韓國兩大業者的關廠效應,帶來了終端轉單的需求。雖然營收規模略減,但從獲利面來看,大多數廠商於2016年已連續第二年達到全年正盈餘獲利目標,顯示台灣面板業者體質日益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