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機械金屬機械設備

台灣發展個人與家用服務型機器人之策略探討

免費
出版作者 白忠哲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系統能源組
出版日期 2007/08/31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機械設備
瀏覽次數 4039
評價分數 1人評價/4.0分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台灣繼日本與韓國之後將「智慧型機器人」列為未來新興產業,目前服務型機器人正值產業萌芽期,個人與家用機器人為最俱成長潛能之產品類型。智慧型機器人產業關聯性高,除可帶動相關聯產業的發展,其產品具備高附加價值的特性,市場潛在需求量大且產品多樣化,符合台灣具備少量多樣化生產能力,且可結合台灣現有資通訊優勢產業共同發展。自從2005年行政院產業科技發展策略會議,將「智慧型機器人」列入發展議題之後,又根據2006年會議決議,加速落實“便利新科技,智慧好生活”相關計畫的推動措施,選定未來十大新興產業來帶動新興科技的創新突破,其中未來9年(2015年)的重點產業涵括智慧型機器人、智慧化居住空間、軟性電子、生技醫藥、奈米科技生活化等,期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提升產業門檻,增加產業獲利,加速建立我國科技優勢競爭力,及早切入新興科技開發並掌握主導地位。目前政府科技政策發展方向,係運用革命性科技來提升國內科技產業的水準。智慧型機器人範疇甚廣,在眾多機器人產品選項中,由經濟規模與台灣優勢等考量,「個人與家用機器人」是台灣廠商可立即投入,發揮快速推出產品進入市場專長。因此,本專題將深入探討台灣發展個人與家用機器人之可能發展模式、現有與潛在廠商、研發機構與產品,期能知已知彼,提出研發、生產與行銷等構面之策略建議,做為國內廠商與機構發展之參考,並展望未來商機。台灣廠商如何在此時依據本身之優勢能力投入機器人產業,選擇最有利的策略以掌握發展契機是本專題研究之目的之一。另外,將提出台灣發展個人與家用機器人產業之策略選項,包含技術研發、產品生產、行銷服務等值價活動,並標竿美日韓機器人政策,做出適合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之政策建議。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3

第二章 個人與家用機器人產品定義與示例 2-1

 第一節 產品定義 2-1

 第二節 家用機器人 2-3

 第三節 休閒娛樂機器人 2-4

 第四節 醫療照護機器人 2-7

 第五節 各產品類型未來機會 2-9

第三章 全球與台灣市場現況 3-1

 第一節 全球個人/家用機器人市場 3-1

 第二節 教育娛樂機器人與玩具市場 3-5

 第三節 台灣機器人廠商 3-7

 第四節 市場需求狀況 3-10

 第五節 現有產品研發與商業模式示例 3-14

第四章 日韓個人與家用機器人近期發展 4-1

 第一節 主要競爭國家發展方向與策略 4-1

 第二節 歐美日機器人技術與專利近況 4-8

 第三節 本章小結 4-17

第五章 台灣地區產業發展策略與現況 5-1

 第一節 台灣地區發展政策 5-1

 第二節 國內廠商機會優劣勢 5-3

 第三節 發展產品策略選項 5-5

 第四節 技術面的衡量 5-7

 第五節 各產業投入機器人研發現況 5-8

 第六節 學術與研究機構投入概況 5-11

第六章 台灣家用機器人企業案例-M公司清潔機器人 6-1

 第一節 案例研究目的與方法 6-1

 第二節 產品定義 6-3

 第三節 全球市場 6-4

 第四節 目標市場現況-美國 6-7

 第五節 市場供給構面 6-8

 第六節 技術專利構面 6-9

 第七節 現有產品分析 6-13

 第八節 使用者評價 6-14

 第九節 品質機能展開 6-17

 第十節 公司產品發展規劃 6-20

 第十一節 五力分析 6-22

 第十二節 SWOT分析 6-24

 第十三節 策略建議 6-26

 第十四節 美國iRobot公司概況 6-29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結論 7-1

 第二節 策略建議 7-4

參考資料 8-1

附 錄 問卷調查表 9-1

====圖目錄====

圖1-1 本研究之流程 1-3

圖1-2 波特的五力分析架構 1-4

圖1-3 個人/家用機器人產業價值系統分析 1-6

圖1-4 個人/家用機器人正值產業生命週期之萌芽階段 1-7

圖1-5 品質機能展開之品質屋 1-9

圖2-1 娛樂、家用與照護機器人之產品機會 2-9

圖3-1 個人/家用機器人累計與預估裝置量 3-2

圖3-2 個人/家用機器人累計與預估市場值 3-2

圖3-3 2002~2005年家用機器人銷售量 3-3

圖3-4 2003~2005年教育娛樂機器人銷售量 3-6

圖3-5 促成機器人產業成長的潛在變化因素 3-15

圖3-6 韓國智慧型機器人業者推動之商業模式示例 3-18

圖4-1 韓國IT839策略 4-2

圖4-2 韓國國家未來有望技術 4-3

圖4-3 日本主要機器人上中下游關聯企業與機構 4-7

圖4-4 依申請人國籍別區分之整體申請件數演進 4-8

圖4-5 各國專利局提出申請案件所屬國別—依申請人國籍別之申請件數比率 4-9

圖4-6 服務型機器人應用領域(國籍別累積件數) 4-12

圖4-7 依應用領域別區分之各個申請市場佔有率 4-12

圖4-8 受矚目技術開發主題中累積之申請件數 4-13

圖4-9 產業用機器人的運轉台數 4-15

圖4-10 日本工業用機械手臂、機器人輸出台數 4-15

圖4-11 日本國內機器人市場規模之變遷推演 4-16

圖6-1 全球真空清潔機器人銷售量及銷售值預估 6-4

圖6-2 全球吸塵機器人與吸塵器市場比較 6-6

圖6-3 專利管理圖 6-9

圖6-4 專利數與國別分析 6-10

圖6-5 專利權人分析-專利數持有比率 6-11

圖6-6 真空清潔機器人專利分佈概況圖 6-12

圖6-7 真空清潔機器人主要產品功能比較分析 6-13

圖6-8 使用者產品評比-地板清潔能力 6-15

圖6-9 使用者產品評比-地毯清潔能力 6-16

圖6-10 使用者產品評比-使用便利性 6-16

圖6-11 品質機能展開法-品質屋 6-18

圖6-12 真空清潔機器人品質機能展開 6-19

圖6-13 五力分析 6-23

圖6-14 iRobot的創新引擎 6-29

圖6-15 iRobot公司技術與產品關係 6-30

圖6-16 iRobot的全球運作體系 6-31

圖7-1 機器人技術擴散與應用在各類產品 7-7

====表目錄====

表1-1 應用波特五力分析於個人家用機器人 1-5

表2-1 國際機器人聯盟對個人/家用機器人之分類 2-2

表2-2 家用機器人示例 2-3

表2-3 教育娛樂機器人產品 2-5

表2-4 醫療照護用機器人產品示例(一) 2-7

表2-5 醫療照護用機器人產品示例(二) 2-8

表3-1 個人/家用機器人累計與預估裝置量 3-2

表3-2 個人/家用機器人累計與預估市場值 3-3

表3-3 2002~2005年各類型之個人與家用機器人銷售量 3-4

表3-4 己投入個人與家用機器人產業之台灣廠商 3-7

表3-5 個人/家用機器人應該具備功能-使用者觀點 3-10

表3-6 個人與家用機器人接受度焦點團結果綜整 3-12

表4-1 韓國次世代智慧型機器人產業三大新的研發策略 4-5

表4-2 企業別申請件數排行榜--對日本特許廳的申請 4-10

表4-3 企業別申請件數排行榜--對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申請 4-10

表4-4 企業別申請件數排行榜--對歐洲專利局的申請 4-11

表4-5 受矚目技術主題中申請案件成長率 4-13

表4-6 機器人受矚目技術一覽表 4-14

表5-1 台灣發展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目標 5-2

表5-2 廠商對國內發展個人家用機器人技術之評價 5-7

表5-3 台灣資通訊廠商與個人家用機器人相關產品 5-8

表6-1 全球吸塵器與真空清潔機器人銷售預測量 6-5

表6-2 美國真空清潔機器人市場及預估量 6-7

表6-3 真空清潔機器人主要競爭企業 6-8

表6-4 專利權人分析-專利數量 6-11

表6-5 真空清潔機器人美國專利種類與數量分析 6-12

表6-6 iRobot的主要通路商 6-32

表7-1 韓國機器人研發整合策略 7-5

表7-2 各產業投入個人與家用機器人之價值活動策略 7-10

表7-3 個人家用機器人建議產品別選項 7-12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 論
9
0 元/點
第二章 個人與家用機器人產品定義與示例
9
0 元/點
第三章 全球與台灣市場現況
19
0 元/點
第四章 日韓個人與家用機器人近期發展
18
0 元/點
第五章 台灣地區產業發展策略與現況
12
0 元/點
第六章 台灣家用機器人企業案例-M公司清潔機器人
32
0 元/點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2
0 元/點
第八章 參考資料
1
0 元/點
第九章 附錄-問卷調查表
11
0 元/點
上一篇台灣廠商切入汽車電子市場的致勝...
下一篇流通應用需求驅動下國內RFID...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