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晶片是數位經濟的核心。近來歐洲面臨晶片供應中斷,導致多個經濟產業出現供應短缺,包括汽車、能源、通訊和健康,以及國防、安全和太空等戰略領域,供應鏈若是中斷恐將造成嚴重的社會後果;與此同時,假晶片出現在市場上,更是危及電子設備和系統的安全性。
當前的危機暴露出歐洲價值鏈的結構脆弱性。全球半導體短缺顯示歐洲產業對少數公司和地區供應的依賴,以及在地緣政治背景下容易受到第三國出口限制和其他因素干擾。此外,半導體產業極高的進入壁壘和資本密集度更加劇歐洲依賴程度,例如計算能力最強的晶片要求製造精度達到奈米(nm)等級,故建構此類半導體生產設施至少需要150億歐元的前期投資,並且需要三年時間才能準備就緒並獲得足夠的產量,而設計此類關鍵晶片的支出可能從5億歐元到超過10億歐元不等,雖然歐洲積極投資半導體產業研發,企業將超過15%收入再投資於下一代技術研究,但仍不足以將研發成果轉化為產業效益,主要原因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