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電子資訊資訊硬體

異業共生-新型態行動通訊價值體系發展與契機探索研究報告

免費
出版作者 蔡華展、吳善同、陳冠名、熊嘉彬、蘇永生、陳釧瑤、潘建光
出版單位 資策會MIC
出版日期 2007/12/31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資訊硬體
瀏覽次數 1299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數位技術引領的數位匯流趨勢,使原有的異質網路通訊方式都能整合,從前被視為各不相干的語音、數據與影視等都能整合在行動網路營運商的單一平台上傳輸,促成電信、資訊與廣播電視產業的匯流。而網路傳輸技術的發達,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大幅地影響各種產業的發展模式。在行動網路營運商阻絕競爭對手從服務以及網路等面向切入行動內容服務市場同時,已積極執行既有網路升級計畫,希望未來藉單一的IP網路能整合各種異質網路的服務應用,以提升整體競爭力並朝網路整合服務業者轉型。

本研究探討行動通訊關鍵業者發展佈局,釐清整體產業體系的發展樣貌及價值傳遞關係,復探索資通訊網路整合發展趨勢,以勾勒異質網路整對行動通訊產業體系潛在之衝擊與新契機。

首先,在行動電話製造商方面,品牌行動電話製造商除以零組件模組化、軟體平台及委外模式,來因應行動網路營運商的客製化需求外,亦試圖跨足行動內容服務領域,透過軟體平台讓服務與終端做直接整合。其次,在無線網路服務業者與廣播電視營運商部分,其可能以合作伙伴或服務平台的定位來補足行動網路營運商的行動內容服務缺口,進而在行動通訊服務體系中佔有一席之位。

最後,在行動網路營運商方面,傳統行動網路營運商和行動電話製造商主導的「雙核心」產業發展模式逐步往「異業共生」體系進行重組與再建構,將一方面以開放平台來吸納與第三方內容服務業者來打造行動內容服務產業,另一方面則深化行動電話製造商合作關係,來加速未來新整合性業務的推廣。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範疇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章節架構

 六、目標讀者

第二章 異質網路技術整合發展趨勢

 一、資通訊網路整合發展藍圖

 二、蜂巢網路整合無線網路技術

 三、蜂巢網路整合電視廣播網路

 四、蜂巢網路整合衛星定位系統

第三章 異質網路整合下的終端設備廠商佈局分析

 一、行動電話製造商之異質網路佈局分析

 二、行動電話晶片廠商之異質網路佈局分析

第四章 異質網路整合下的無線網路服務業者與廣播電視營運商佈局分析

 一、無線網路服務業者的無線網路整合佈局

 二、廣播電視營運商的異質網路整合佈局分析

第五章 異質網路整合下的行動網路營運商佈局分析

 一、美國行動網路營運商的整合佈局

 二、西歐行動網路營運商的整合佈局

 三、日本行動網路營運商的整合佈局

 四、南韓行動網路營運商的整合佈局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一、異質網路整合架構下的商業變革

 二、行動通訊價值體系發展的變遷

 三、順應新型態行動通訊價值體系發展的經營轉型

 四、策略建議

====圖目錄====

圖1-1 數位匯流對行動通訊產業影響的三層面 2

圖1-2 研究架構 6

圖2-1 數位匯流、無線寬頻整合及多功能終端促成異質網路架構 10

圖2-2 行動通訊和無線網路技術的整合演進 11

圖2-3 無線網路技術的範疇 15

圖2-4 無線網路技術整合行動電話的市場規模 25

圖2-5 行動廣播電視服務價值體系牽連廣泛 27

圖2-6 全球支援電視廣播收視的行動電話規模 29

圖2-7 LBS產業價值體系 32

圖2-8 全球A-GPS/GPS行動電話規模 33

圖3-1 行動電話搭配的藍牙周邊產品 36

圖3-2 五大行動電話製造商的IrDA與藍牙產品線佈局 37

圖3-3 行動電話製造商的行動廣播電視佈局 46

圖3-4 藍牙整合行動電話的市場規模 54

圖3-5 Wi-Fi整合行動電話的市場規模 57

圖4-1 EarthLink的無線網路整合佈局 69

圖4-2 FON的無線網路服務模式 71

圖5-1 1995~2010年西歐各國行動通訊滲透率預測 89

圖5-2 BT Fusion服務運作方式 92

圖5-3 2007年第二季日本行動通訊市場佔有率 101

圖5-4 「Passage Duple」與「Business mopera Ip Centrex」之比較

圖5-5 Officeed系統構成圖 104

圖5-6 KDDI「Office Freedom」概念圖 105

圖5-7 2006 Q2至2007 Q3日本One Seg行動電話銷售量 107

圖5-8 日本三大行動網路營運商ARPU與Data ARPU比重 115

圖5-9 南韓DMB服務用戶預估,2006~2012年 119

圖5-10 南韓T-DMB終端裝置別累計銷售比重 120

圖5-11 SK Telecom主導的S-DMB服務模式 121

圖5-12 2005年12月至2007年5月南韓S-DMB用戶發展狀況 122

圖6-1 單一網路下的傳統行動通訊價值體系構型 137

圖6-2 異質網路整合下的新型態行動通訊價值體系構型 138

圖6-3 行動網路營運商的客製化行動電話需求 148

圖6-4 以IMS為核心的異質網路整合 151

====表目錄====

表2-1 LBS的應用範疇 31

表3-1 行動電話製造商的UMA行動電話佈局 40

表3-2 五大行動電話製造商在不同異質網路下產品佈局 50

表3-3 TI的藍牙晶片佈局 52

表3-4 NXP的藍牙晶片佈局 52

表3-5 Qualcomm的藍牙晶片佈局 53

表3-6 Infineon的藍牙晶片佈局 53

表3-7 行動電話晶片廠商的Wi-Fi晶片佈局 56

表3-8 TI的WiMAX晶片佈局 58

表3-9 行動電話晶片廠商的A-GPS晶片佈局 64

表3-10 四大行動電話晶片廠商在不同異質網路下的產品佈局 66

表5-1 AT&T Wireless之Cellular-Wi-Fi雙網數據方案 79

表5-2 美國四大行動網路營運的異質網路業務佈局 88

表5-3 Vodafone GPS Navigator業務的涵蓋區域與計費模式 98

表5-4 NTT DoCoMo與KDDI之FMC暨無線網路整合業務比較 106

表5-5 S-DMB與T-DMB服務內容比較 118

表5-6 T-DMB終端裝置類型別銷售量(千台) 120

表5-7 SK Telecom之LBS業務範疇 126

表5-8 KTF之LBS業務範疇 127

表5-9 LGT之主要LBS服務 128

表5-10 南韓行動網路營運商LBS業務分析 129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 論
8
0 元/點
第二章 異質網路技術整合發展趨勢
25
0 元/點
第三章 異質網路整合下的終端設備廠商佈局分析
31
0 元/點
第四章 異質網路整合下的無線網路服務業者與廣播電視營運商佈
10
0 元/點
第五章 異質網路整合下的行動網路營運商佈局分析
53
0 元/點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2
0 元/點
上一篇從大廠策略與區域市場特性剖析車...
下一篇全球新興「無線城市」發展現況分...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