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電子資訊電子零組件及材料

儲電裝置材料技術發展與商機展望-以鋰電池應用於電動車為例

免費
出版作者 呂學隆、葉仰哲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
出版日期 2010/12/06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電子零組件及材料
瀏覽次數 5734
評價分數 1人評價/4.0分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下載試讀檔 加入最愛
摘要

隨著能源問題日益嚴重,電能儲存技術開發也愈來愈受到重視,以2010年全球的儲能技術發展趨勢來觀察,電力儲存為重要發展關鍵技術。本研究由電動車市場的需求切入,探討材料廠商可切入發展的領域與策略所在,一面針對現有電動車產業發展進行材料供需分析,找出我國廠商切入的商機所在,一面以材料技術的發展現況搭配找出技術上最具潛力的材料組合建議。

為實際找出台灣廠商可發展的切入商機所在與規模大小,研究先針對現有電動車車廠供應鏈體系的供應鏈缺口與供應鏈現況進行分析,例如Nissan因現有電動車的評價較佳,龐大潛在需求下相關材料供應體系多有供不應求之問題;GM之供應缺口部分主要出現於負極材料體系;其他車廠則較無明顯之供需缺口。再納入車廠對供應鏈控制力分析時,材料廠商在觀察商機切入角度與接觸洽商時,對於車廠握有較大供應鏈控制力者,需針對車廠需求進行佈局,在設定策略的主軸上應強調成為車廠採購電池材料時之二線供應廠商為主要訴求;當採購相關決策以電池製造廠商主導時,材料廠商需以該供應鏈體系的中上游供應廠商為對象,與電池製造廠商或其現有材料供應廠商進行洽商,強調成為此一電池供應廠商之上游電池材料廠商代工選擇。

在技術發展方向研究部分,延續前述之車廠需求出發,以電池效能、電池成本與電池安全性三項構面作為需求分析構面,定出現有電動車用鋰電池要求之相關效能評估指標後,進行將各項鋰電池材料不同組合間所影響之效能、成本、安全性三構面之比較分析,提出技術上最具潛力的材料組合建議。例如以效能考量的鋰電池產品,建議朝向鋰鎳系與鎳鈷鋁三元系正極材料、合金/化合物系負極材料、碳酸乙烯電解液與聚乙烯材質隔離膜發展,依此訂出長期目標下,建議我國廠商投入發展的材料項目。

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1

第一節 研究源起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3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1-4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1-5

第五節 研究範疇與限制 1-7

第六節 預期效益 1-10

第二章 電動車產業發展現況與供應鏈分析 2-1

第一節 電動車產業發展現況 2-1

第二節 電動車產業供應鏈特性 2-5

第三節 廠商對供應鏈控制力高低之影響 2-9

第三章 電動車廠商供應鏈缺口分析與切入策略 3-1

第一節 材料供需缺口分析 3-1

第二節 納入控制力高低之商機規模與切入策略分析 3-4

第三節 優先尋求車廠合作-Nissan 3-7

第四節 優先尋求上游合作-GM 3-17

第五節 伺機尋求上游合作-BMW 3-23

第六節 伺機尋求車廠合作-Toyota 3-27

第四章 鋰電池材料技術發展方向 4-1

第一節 鋰電池技術概述與主要構成材料 4-1

第二節 正極材料技術發展 4-8

第三節 負極材料技術發展 4-14

第四節 電解液技術發展 4-20

第五節 隔離膜技術發展 4-23

第五章 鋰電池材料技術發展比較分析 5-1

第一節 電動車市場之車用動力鋰電池 5-1

第二節 材料需求分析與評估 5-4

第三節 各項材料技術比較分析 5-7

第四節 納入其他影響因素之討論 5-16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電動車市場商機與切入策略建議 6-1

第二節 材料廠商長期技術發展建議 6-5

第三節 研究後續建議 6-8

圖目錄

圖1-1 全球電動車用電池市場預估 1-2

圖1-2 台灣廠商發展電動車用電池策略性議題 1-3

圖1-3 按產業供應鏈分析之研究內容 1-4

圖1-4 研究架構與對應之研究方法 1-5

圖1-5 研究範疇選定流程-產品端 1-7

圖1-6 全球二次電池市場成長未來預測 1-8

圖2-1 電動車輛範疇與分類 2-2

圖2-2 2009~2015年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預測 2-3

圖2-3 主要車廠參與電動車產業開發結盟網絡 2-5

圖2-4 主要汽車廠與電池供應商合作模式分類 2-8

圖2-5 現有電動車產業車廠向上整合模式分類 2-9

圖2-6 電動車車廠對供應鏈控制力不同下切入策略 2-11

圖3-1 供需缺口與車廠供應鏈控制力高低對應分析 3-2

圖3-2 供需缺口與車廠供應鏈控制力高低區分依據與策略意涵 3-4

圖3-3 各區隔代表廠商與對應策略建議 3-6

圖3-4 Nissan電動車相關車款發展過程 3-7

圖3-5 Nissan LEAF外觀與簡要規格 3-9

圖3-6 Nissan LEAF電動車電池供應鏈體系 3-11

圖3-7 Nissan LEAF電動車電池供需分析-正極材料 3-12

圖3-8 Nissan LEAF電動車電池供需分析-負極材料 3-13

圖3-9 Nissan LEAF電動車電池供需分析-電解液 3-14

圖3-10 Nissan LEAF電動車電池供需分析-隔離膜 3-15

圖3-11 供應鏈切入策略建議-Nissan 3-16

圖3-12 GM Volt相關產品規格 3-18

圖3-13 GM『Volt』電動車電池供應鏈體系 3-20

圖3-14 GM『Volt』電動車電池供需分析-負極材料 3-21

圖3-15 供應鏈切入策略建議-GM 3-22

圖3-16 BMW電動車電池供應鏈體系 3-24

圖3-17 BMW電動車電池供需分析-正極材料 3-25

圖3-18 供應鏈切入策略建議-BMW 3-26

圖3-19 Toyota在電動車鋰電池供應鏈體系 3-28

圖3-20 供應鏈切入策略建議-Toyota 3-30

圖4-1 鋰二次電池運作示意圖 4-2

圖4-2 鋰電池材料技術發展歷程 4-3

圖4-3 鋰二次電池產品分類與結構 4-4

圖4-4 全球鋰電池材料市場發展預測 4-5

圖4-5 鋰電池負極材料體系技術相關比較 4-16

圖4-6 鋰電池需求特性對應隔離膜產品評估指標體系 4-24

圖5-1 日本NEDO車用電池技術發展Road Map 5-2

圖5-2 中國大陸車用電池技術發展目標與現有差距比較 5-3

圖5-3 電池需求與材料組合搭配 5-5

圖5-4 技術衡量評估面向分類 5-6

圖5-5 材料選用組合清單 5-8

圖5-6 材料組合效能構面表現前15位列表 5-10

圖5-7 材料組合成本構面表現前15位列表 5-12

圖5-8 材料組合安全性構面表現前15位列表 5-14

圖5-9 材料組合各構面表現前15位列表 5-15

圖6-1 供需缺口與車廠供應鏈控制力高低區分與策略意涵 6-2

圖6-2 電動車產業供應鏈體系供需分析 6-3

圖6-3 台灣廠商切入電動車產業供應鏈體系策略矩陣 6-4

表目錄

表 2-1 全球電動車量產上市時程一覽 2-4

表 2-2 車用鎳氫電池與鋰電池之比較 2-4

表 4-1 鋰電池材料種類與所佔成本比重 4-6

表 4-2 2010 年鋰電池各項材料平均單價 4-7

表 4-3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之基本要件 4-8

表 4-4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之比較 4-10

表 4-5 負極材料影響鋰電池品質構面 4-15

表 4-6 鋰電池負極材料主要分類 4-18

表 4-7 金屬氧化物之理論可逆電容量值比較 4-19

表 4-8 鋰電池電解液主要溶劑相關物理特性與構造 4-20

表 4-9 鋰電池電解液材料影響之電池產品表現對應 4-21

表 4-10 鋰電池隔離膜主要材質差異與特性比較 4-25

表 5-1 各單項材料效能構面表現 5-9

表 5-2 各單項材料成本構面表現 5-11

表 5-3 各單項材料安全性構面表現 5-13

表 6-1 鋰電池材料搭配組合建議 6-7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 論
10
0 元/點
第二章 電動車產業發展現況與供應鏈分析
11
0 元/點
第三章 電動車廠商供應鏈缺口分析與切入策略
30
0 元/點
第四章 鋰電池材料技術發展方向
25
0 元/點
第五章 鋰電池材料技術發展比較分析
16
0 元/點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
0 元/點
上一篇從低碳生活探討綠能產業中小型企...
下一篇工具機關鍵零組件產業國際化與高...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