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機械金屬運輸工具

都會區短程交通系統產業與技術展望

免費
出版作者 陳文仁、..等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
出版日期 2008/12/31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運輸工具
瀏覽次數 85852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根據聯合國2005年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報告指出,全球於2010年前居住於城市的人口數將超過居住於鄉村的人口數,而且持續增加;也由於活動人口數目大幅增加與經濟活動的頻繁,整個城市的交通系統面臨了極大的挑戰,相關系統設計的複雜度也大幅增加。觀察過去的發展歷史,經濟成長與交通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隨著都會區持續發展,交通所衍生的問題也日益嚴重,例如塞車問題日益惡化,停車空間不足、空氣污染、噪音污染、車禍傷害、都市土地與空間資源浪費等問題,此等交通問題已成為許多城市發展的主要瓶頸,各國無不積極研擬並推動交通問題的解決對策。此外,由於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遷問題已嚴重威脅到地球的基本生存環境,人們慎重地重新檢視我們對於汽車使用的高度依賴程度,甚至對於交通系統設計思維與交通習慣模式也都有重新檢討之必要。

有鑑於此,本研究藉由收集與分析全球都會區主要交通問題,研究歐美等國家的都會區交通問題改善策略,綜整都會區交通系統之未來發展趨勢。探索相關策略之關聯產業與技術,並建議我國在此趨勢之下適合掌握與發展之產業契機。

本研究歸納發現,主要改善策略可大致分為兩類,一為透過大眾運輸策略與運輸需求管理策略,以減少個人車輛的使用。在當今節能減碳趨勢下,都會交通問題的解決無法再以增建道路面積改善個人運具流量為主要手段,而是改以強調使用綠色運具以及提升大眾運輸系統使用率,同時間著手減少個人移動需求與私人運具的使用。然而縱使積極推廣大眾運輸,並透過各種管理政策以減少個人車輛的使用情況,大眾運輸系統仍無法完全取代個人車輛,未來個人車輛仍將存在相當的使用比率,因此第二類改善策略即在於透過提升個人車輛之設計與使用效率,積極解決個人車輛所造成的空氣污染與噪音等交通問題。

根據研究結果歸納發現,就技術發展關聯性而言,代表性第一類改善策略包含:(1)先進大眾運輸系統(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PTS)、(2)先進旅行者資訊系統(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ATIS)、(3)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 BRT)、(4.)汽車共乘(Carpooling)、(5)汽車共用(Carsharing)與(6)交通擁擠收費(Congestion Pricing)。第二類的代表策略則為發展高效率低污染的電動車輛。

第一類六大策略下具相對重要與共通性之技術包括資訊資通訊系統、車輛定位系統與車內資訊系統,而其中具發展潛力之技術或產品則包括車輛偵測器、車輛定位技術與Telematics。而第二類個人運具污染問題解決策略,相對重要且台灣廠商深具發展機會之產品/技術,經研究發現以電池與電動馬達為主,針對策略與技術/產品之台灣產業切入建議主要有二項:

都會區交通系統解決策略所需之產品與基礎技術普遍成熟甚至已商品化,進入障礙不高,但就系統整合能力而言,相對於國際競爭者,台灣廠商相對較為不足,也較不具備整體解決方案自主設計能力,因此短期內難以取得差異化優勢,建議與具備整體解決方案經驗之國外系統整合廠商合作,國內廠商仍以發揮台灣優越製程能力,聚焦在硬體設備前端OEM/ODM製造。

長期而言,台灣仍應朝向高附加價值活動發展。台灣廠商仍應培養對特定系統的整合能力,從關鍵設備代工製造、轉型為關鍵設備設計,再結合合作夥伴資源,建立系統整合能力,成為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整合廠。

於此全球城市化與強調節能減碳之趨勢下,都會區交通系統的規劃與改善將充滿挑戰與商機;本研究之發現與建議,即出自於掌握趨勢機會之動機,強調發揮台灣既有產業與技術優勢,希冀協助在此潮流下創造產業利益。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1-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1-8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9

第二章 都會區交通問題與交通系統發展趨勢 2-1

 第一節 都會區普遍交通問題分析 2-1

 第二節 國外都會區交通系統發展趨勢 2-17

 第三節 國內都會區交通系統發展趨勢 2-55

 第四節 結論:都會區交通系統發展趨勢 2-68

第三章 都會區短程交通問題解決策略 3-1

 第一節 前言 3-1

 第二節 先進大眾運輸系統(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PTS) 3-6

 第三節 先進旅行者資訊系統(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ATIS) 3-14

 第四節 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 3-21

 第五節 汽車共乘(Carpooling) 3-33

 第六節 汽車共用(Carsharing) 3-45

 第七節 交通擁擠收費(Congestion Pricing) 3-57

 第八節 綠色節能車輛 3-69

第四章 都會區短程交通系統問題解決策略之產業與技術展望 4-1

 第一節 交通系統問題解決策略之產業發展機會 4-1

 第二節 交通系統問題解決策略之產品/系統技術展望 4-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結論 5-1

 第二節 可能衍生產業建議與其技術展望 5-4

 第三節 台灣廠商切入策略建議 5-11

附 件 A-1

====圖目錄====

圖1-1 全球城市與鄉村人口, 1950~2030 1-2

圖1-2 研究架構 1-8

圖2-1 各類與運輸相關成本比較 2-2

圖2-2 道路幾何設計對噪音污染的影響 2-12

圖2-3 永續運輸策略及其對碳放之影響 2-26

圖2-4 ERTRAC 2020 VISION發展結構 2-27

圖2-5 ERTRAC 2020年願景發展之趨勢與挑戰 2-28

圖2-6 人員流動發展策略 2-29

圖2-7 貨物運輸發展策略 2-30

圖2-8 事故預防之發展策略 2-31

圖2-9 事故衝擊減輕之發展策略 2-32

圖2-10 道路交通系統安全之發展策略 2-32

圖2-11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更有效率的能源使用之發展策略 2-33

圖2-12 對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影響之發展策略 2-34

圖2-13 倫敦CO2污染排放來源 2-45

圖2-14 台灣地區各型都市分佈圖 2-55

圖2-15 台北市運輸政策發展目標 2-60

圖2-16 歷年台北都會區大眾運輸平日運量 2-64

圖2-17 台北都會區捷運建設願景圖 2-65

圖2-18 倫敦交通模式結構 2-69

圖3-1 本研究交通問題解決略篩選流程 3-2

圖3-2 APTS功能整體發展架構圖 3-11

圖3-3 巴西庫里提巴公車路網結構 3-24

圖3-4 巴西庫里提巴之公車站台 3-25

圖3-5 BRT之系統架構 3-31

圖3-6 德國PTV共乘配對使用者輸入介面 3-36

圖3-7 司圖嘉特市之共乘配對系統架構 3-37

圖3-8 U-Pass 3-40

圖3-9 各國共乘系統營運發展趨勢 3-42

圖3-10 都會區共乘系統架構之規劃 3-43

圖3-11 Mobility Carsharing歷年服務人數與提供車輛數目統計 3-46

圖3-12 Mobility Carsharing營運模式 3-47

圖3-13 ICS系統架構 3-49

圖3-14 橫濱Minato-Mirai 21系統架構 3-52

圖3-15 利用smart card開啟車門 3-54

圖3-16 Key manager system鑰匙箱 3-54

圖3-17 自助繳費機 3-59

圖3-18 LCP監視攝影機 3-60

圖3-19 2003~2007年倫敦各種車輛於管制時間進入管制區之統計 3-61

圖3-20 倫敦1986~2007年尖峰時段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旅客數量 3-62

圖3-21 新加坡ERP收費閘門 3-64

圖3-22 新加坡ERP作業流程 3-65

圖3-23 交通擁擠收費市場下之OBU成長量預估

(已實施交通擁擠收費) 3-66

圖3-24 綠色節能車輛範疇與分類 3-69

圖3-25 北美HEV銷售量預測 3-71

圖3-26 北美HEV市場銷售預測-依廠商別 3-72

圖3-27 電動汽車整車系統架構圖 3-77

圖4-1 國內發展先進大眾運輸系統之相關設備/元件或技術之機會 4-3

圖4-2 國內發展先進旅行者資訊系統之相關設備/元件或技術之機會 4-5

圖4-3 國內發展公車捷運系統之相關設備/元件或技術之機會 4-8

圖4-4 國內發展汽車共乘之相關設備/元件或技術之機會 4-9

圖4-5 國內發展汽車共用之相關設備/元件或技術之機會 4-10

圖4-6 國內發展交通擁擠收費之相關設備/元件或技術之機會 4-12

圖4-7 電動汽車2007~2014年成長預測分析 4-13

圖4-8 各國車輛偵測器專利申請件數圖 4-23

圖4-9 GPS、DGPS與WAAS精確度比較 4-27

圖4-10 各國衛星定位技術發展計畫 4-28

圖4-11 Telematics車機產品之主要市場差異比較 4-40

圖4-12 Telematics技術展望(2001~2012年) 4-49

圖4-13 電池系統發展趨勢 4-50

圖4-14 全球主要車廠與鋰離子電池廠商合作關係 4-54

圖4-15 電動車電池模組發展藍圖重點 4-55

圖5-1 國內發展六大策略之雷達圖分析比較 5-5

圖5-2 全球電動汽車發展計畫 5-9

====表目錄====

表2-1 全球化城市交通模式(1990) 2-19

表2-2 T2025計畫倫敦經濟、環境與社會發展相關目標的交通衡量

指標 2-44

表2-3 TDM策略分類 2-52

表2-4 都市運輸之政策、策略與措施 2-58

表2-5 台北市機動車輛數 2-61

表2-6 台北捷運已通車路網現況 2-62

表3-1 根據兩項篩選指標得出之12項交通問題解決策略 3-3

表3-2 日本橫濱市BOIS系統設備與功能 3-7

表3-3 台北悠遊卡系統設備供應商 3-10

表3-4 Carsharing服務主要元件/技術/系統 3-55

表3-5 倫敦LCP收入與成本分析 3-62

表3-6 都市交通擁擠收費系統架構 3-67

表3-7 各大車廠PHEV量產時間與車款 3-73

表4-1 先進旅行者資相關系統單位建置成本 4-1

表4-2 先進旅行者資相關系統單位建置成本 4-3

表4-3 中南美洲各城市的BRT系統建置規劃 4-6

表4-4 交通擁擠收費單位建置成本 4-11

表4-5 2005~2015年全球各主要 HEV銷售量 4-14

表4-6 2005~2015年全球各主要FCEV銷售量 4-15

表4-7 2005~2015年全球各主要BEV銷售量 4-15

表4-8 六大策略與主要系統 4-16

表4-9 各式車輛偵測器之優缺點分析 4-21

表4-10 各類別車輛偵測器之單價 4-22

表4-11 行動定位技術定位分析 4-30

表4-12 行動定位服務應用類型 4-31

表4-13 Telematics主要服務項目 4-31

表4-14 歐、美、日車載資通訊服務內容比較 4-32

表4-15 車載機常用之無線通訊技術 4-33

表4-16 各國DSRC標準比較 4-36

表4-17 嵌入式系統所採用的作業系統技術列表 4-44

表4-18 電動汽車的車用電池趨勢 4-51

表4-19 汽車製造商發展鋰離子電池車輛技術現況 4-52

表4-20 電動車馬達特性比較 4-56

表5-1 台灣發展電動汽車關鍵技術/零組件之SWOT分析 5-10

表5-2 台灣發展電動汽車現況 5-10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 論
9
0 元/點
第二章 都會區交通問題與交通系統發展趨勢
72
0 元/點
第三章 都會區短程交通問題解決策略
76
0 元/點
第四章 都會區短程交通系統問題解決策略之產業與技術展望
55
0 元/點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
0 元/點
3
0 元/點
上一篇探索情緒互動感知技術發展與應用...
下一篇安全科技展望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