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製閥的相關廠商約有354家,地理分佈以彰化、台中地區之廠家數最多,約佔64%。我國閥製品廠商面對大陸閥製品的低價競爭下,也採取兩種強勢的企業策略:一方面朝向高附加價值產品開發,另一方面也積極佈局全球策略,以利用中國大陸成本優勢,從事歐美市場的行銷通路的開拓。
從近1~2年廠商開發的產品來看,具耐長時間熱性、耐久性仍為廠商開發的重點;另外,數位式產品也出現日本水龍頭大廠開發的產品中,如TOTO公司開發的計時停水裝置以及觸控式水龍頭,均與目前傳統產品有相當大的差別。超潔淨閥附加價值高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光電、生醫及奈米科技等高科技廠,國內已有廠商開始量產供應,未來前景看好。液壓成型技術製程數少、品質優良,將取代部分鑄造製程。
目前全球市場的新趨勢包括有供應商數量減少(但採購量愈來愈大)、數位式產品的開發、全球佈局與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開發等。從今明兩年(2003~2004年)的營收成長率預估來看,我國閥製品廠商普遍認為國內外閥製品需求將呈現成長的趨勢,全球閥製品需求將有4~5%左右的成長率,其中,又以中國大陸有最大的成長率,至於歐洲、美國與我國大約在2%左右的成長率。
金屬中心閥檢測單位成立,有利廠商以短時間、低成本取得認證。國內閥製品生產成本較先進國家為低,因此在中、低價位產品上仍具有相當的優勢。業者9成以上屬中小企業,缺乏研發資金,不利產業升級。國內廠商欠缺國際行銷管道,大小貿易商過多,殺價求生。行銷通路掌握在外商手中,且廠商習於接OEM訂單不利於自有品牌拓展。
全球環保要求日趨嚴格,使得新產品需求不斷產生。產品輕量化、耐久化、耐高溫高壓之需求,使得產品技術持續發展。在保護主義下,使得國際間反傾銷行為及認證制度成為另一限制性工具。中國大陸擁有便宜的金屬原料與人工成本,再加上國內廠商的外移,使得閥製品產生相當大的價格威脅。成立研發聯盟,朝高附加價值產品研發。分散外銷市場,目前國內廠商外銷以美國為主,應積極開發歐洲、亞洲市場,降低風險。持續監控各國法案及標準,重視產品認證的取得。台灣朝多功能、複雜產品種類、及高精密、少量多樣產品發展,切入高附加價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