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化學民生石化高分子

由國際大廠在中國大陸之投資佈局分析台灣石化產業發展策略

免費
出版作者 尤浚達、洪德芳、吳依凡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化材組
出版日期 2006/01/06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石化高分子
瀏覽次數 1032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在兩岸進入WTO後,全球化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台灣石化廠商在下游業者競相外移至大陸的情況下,亦加速朝中國大陸發展。中國大陸目前為世界工廠,亟需大量原料以供生產,而在中國大陸自給率仍不足的情況下,其原料高度依賴進口。正由於廣大發展潛力,成為全球所關注的新興市場,不僅超額生產之石化產品銷往中國大陸,國際石化大廠更紛紛在中國進行佈局。本研究以中國大陸為研究市場,以石化產品為研究範圍,探討BASF、BP、Dow、Asahi、LG等五家國際石化大廠,其在中國大陸之投資進入模式或策略;此外更探討其進入模式是否因屬石化上中下游之產品而有所不同,最後再綜合分析不同的產品生產工廠,其在中國大陸建廠的區位決策為何?並作為台灣廠商之參考。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1-2

  第三節 研究方式 1-3

  第四節 研究對象 1-5

第二章 兩岸石化產業概況 2-1

  第一節 台灣石化產業之發展 2-1

  第二節 中國大陸石化產業之發展 2-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1

  第一節 相關研究理論 3-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7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命題 3-11

第四章 個案公司分析 4-1

  第一節 BASF個案 4-1

  第二節 BP個案 4-12

  第三節 Dow個案 4-22

  第四節 Asahi個案 4-30

  第五節 LG個案 4-39

第五章 綜合分析 5-1

  第一節 中國大陸重要化工產業帶分析 5-1

  第二節 跨國企業投資進入策略 5-13

  第三節 跨國際企業建廠區位選擇 5-1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結論 6-1

  第二節 建議 6-12

參考文獻 7-1

====圖目錄====

圖0-1 巴斯夫於中國大陸之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 0-2

圖0-2 BP於中國大陸之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 0-3

圖0-3 陶氏化學於中國大陸之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 0-4

圖0-4 Asahi於中國大陸之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 0-5

圖0-5 LG於中國大陸之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 0-6

圖1-1 研究流程圖 1-2

圖2-1 台灣乙烯供需概況與展望 2-2

圖2-2 台灣乙烯進口趨勢與來源國分析 2-3

圖2-3 台灣丙烯供需概況與展望 2-4

圖2-4 台灣丁二烯供需概況與展望 2-5

圖2-5 台灣丁二烯進口趨勢與來源國分析 2-5

圖2-6 台灣苯供需概況與展望 2-6

圖2-7 台灣苯進口趨勢與來源國分析 2-7

圖2-8 台灣甲苯供需概況與展望 2-8

圖2-9 台灣甲苯進口趨勢與來源國分析 2-8

圖2-10 台灣二甲苯供需概況與展望 2-9

圖2-11 台灣二甲苯進口趨勢與來源國分析 2-10

圖2-12 台灣LDPE供需概況與展望 2-11

圖2-13 台灣LDPE出口趨勢分析 2-11

圖2-14 台灣HDPE供需概況與展望 2-12

圖2-15 台灣HDPE出口趨勢分析 2-13

圖2-16 台灣PP供需概況與展望 2-14

圖2-17 台灣PP出口趨勢分析 2-14

圖2-18 台灣PVC供需概況與展望 2-15

圖2-19 台灣PVC出口趨勢分析 2-16

圖2-20 台灣PS供需概況與展望 2-17

圖2-21 台灣PS出口趨勢分析 2-17

圖2-22 台灣ABS供需概況與展望 2-18

圖2-23 台灣ABS出口趨勢分析 2-19

圖2-24 台灣SBR供需概況與展望 2-20

圖2-25 台灣SBR出口趨勢分析 2-20

圖2-26 台灣BR供需概況與展望 2-21

圖2-27 台灣BR出口趨勢分析 2-22

圖2-28 台灣EG供需概況與展望 2-23

圖2-29 台灣EG出口趨勢分析 2-23

圖2-30 台灣PTA供需概況與展望 2-24

圖2-31 台灣PTA出口趨勢分析 2-25

圖2-32 我國塑膠製品產銷統計 2-26

圖2-33 我國橡膠製品產銷統計 2-27

圖2-34 我國人造纖維產銷統計 2-28

圖2-35 中東各國乙烯產能分佈 2-34

圖2-36 中國大陸石化進出口及逆差比重圖 2-37

圖3-1 全球化的四構面 3-1

圖3-2 跨國企業國際策略的衡量構面 3-3

圖3-3 國際企業進入中國大陸之進入模式 3-5

圖3-4 工廠區位的決定與分析 3-6

圖3-5 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Location-Product Chain-Entry Mode)分析模式 3-8

圖3-6 石油化學工業範圍 3-9

圖3-7 個案研究之國際石化大廠產品鏈分佈情形 3-10

圖4-1 巴斯夫於全球佈局的大型石化基地 4-6

圖4-2 巴斯夫南京一體化石化生產基地 4-10

圖4-3 巴斯夫於中國大陸之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 4-11

圖4-4 BP集團旗下品牌 4-13

圖4-5 BP於中國大陸之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 4-21

圖4-6 陶氏化學於中國大陸投資分佈 4-25

圖4-7 陶氏化學於中國大陸之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 4-29

圖4-8 旭化成集團組織結構 4-32

圖4-9 Asahi於中國大陸之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 4-38

圖4-10 LG集團事業群組織圖 4-40

圖4-11 樂金化學三大事業群 4-42

圖4-12 LG集團內支援架構 4-45

圖4-13 LG化學全球佈局 4-46

圖4-14 LG於中國大陸之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 4-51

圖5-1 長江三角洲石化產業帶分佈 5-3

圖5-2 上海化學工業區位置圖 5-4

圖5-3 上海化學工業區平面圖 5-6

圖5-4 儀徵化學工業區區內配置圖 5-7

圖5-5 珠海臨港工業區位置圖 5-10

圖5-6 廣東省石化產業帶 5-11

圖5-7 跨國企業投資進入策略圖 5-14

圖5-8 跨國企業建廠區位選擇圖 5-15

圖6-1 2001-2005年中國大陸泛用塑膠進口分析 6-3

圖6-2 跨國企業於中國大陸之區位-產品鏈-進入策略 6-10

====表目錄====

表2-1 我國石化產品供不應求項目彙總 2-30

表2-2 我國石化產品供過於求項目彙總 2-31

表2-3 台商於中國大陸發展之利基與風險 2-40

表4-1 2003年巴斯夫集團營業比例 4-2

表4-2 巴斯夫於中國大陸投資佈局狀況 4-8

表4-3 BP集團各事業部投資額 4-12

表4-4 BP集團石化產品 4-14

表4-5 BP於中國大陸地理佈局概況 4-16

表4-6 BP於中國大陸之投資 4-19

表4-7 陶氏化學公司事業範圍 4-23

表4-8 陶氏化學中國大陸辦事處 4-24

表4-9 陶氏化學於中國大陸投資概況 4-27

表4-10 旭化成化學產品區分 4-33

表4-11 旭化成產品列表 4-33

表4-12 旭化成化學於中國大陸投資佈局 4-37

表4-13 樂金化學於中國成立之子公司 4-49

表5-1 寧波市重點發展的產業 5-12

表6-1 中國大陸化工原料淨進口量表 6-2

表6-2 個案公司在中國大陸投資佈局分析表 6-6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5
0 元/點
第二章 兩岸石化產業概況
40
0 元/點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1
0 元/點
第四章 個案公司分析
51
0 元/點
第五章 綜合分析
15
0 元/點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
0 元/點
第七章 參考文獻
1
0 元/點
上一篇行的延伸--Telematic...
下一篇奈米電子技術發展趨勢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