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是系統內最重要的元件之一,主機板品質的良窳將直接影響到整套系統的穩定與否。而CPU是主機板的心臟,主機板的設計與CPU息息相關;近年來英代爾為了鞏固其在
CPU市場的霸主地位,對於CPU的推陳出新可謂不遺餘力。CPU的角色較之過去有更深遠的影響力;因此CPU的發展對於主機板的未來趨勢將有決定性的影響。
目前供應x86架構CPU除了英代爾之外,尚有AMD、Cyrix、TI及SGS-Thomas等;然而英代爾目前仍獨霸整個CPU市場,短期之內將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而
英代爾除了掌握CPU這項關鍵性技術之外,最近在許多個人電腦相關的規格上面也逐漸發揮其影響力,如在Pentium級的Chipset的市場佔有率有逐漸攀高的趨勢。另
外幾項的規格如NSP、USB及ATX等,也將逐漸呈氣候。
然而在這些風光的背後,英代爾也面臨了一些隱憂;比方說,有人質疑是否所有的人都需要功能強大、複雜且昂貴的CPU。所以有所謂的廉價網路電腦出現;網路電腦的基本訴求在
於功能有限,因此只需要簡單的CPU。姑且網路電腦的前景如何,但對於一味追求速度提昇的個人電腦市場,也提供了一種另類的思考。
我國的主機板產業一向是以生產製造,特別在95年遭逢英代爾強大的壓力,雖然全球的市場佔有率較94年滑落了15%百分點,但仍有相當幅度的成長,展現了我國主機板產業在
彈性與速度的反應上,特別適合目前瞬息萬變的個人電腦市場。但不可諱言的是,由於台灣缺乏主導規格的能力,未來仰賴像英代爾這類世界大廠將日益加深。如何在極短的時間之內
推出新產品,將是我國主機板產業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