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全球個人電腦市場規模達到5千8百萬台,成長率高達24%。根據IDC的估計,至公元2000年市場規模更可達到1億1千5百萬台,其成長因素,包括多媒體應用
領域與範圍持續的擴張、Intertet的盛行、微軟的作業系統持續改善以及更多更好用的的應用軟體不斷的推出等因素。
以類型別分析個人電腦發展,桌上型個人電腦仍是電腦的主流,與可攜式電腦比例,將維持8:2之比。同時可攜式電腦每年平均以200萬台的速度,持續增加中,估計在
2000年將可突破2000萬台的市場規模。
根據資策會MIC的觀察,我國個人電腦產業,無論桌上型或可攜式電腦,每年成長速度,在未來幾年持續將會有近30%的成長率。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個人電腦產業具有相當完
善的零組件及週邊產業、充沛的工程人力支援、企業家已經具備國際化經營能力、加上優異的生產能力等因素,所以我國個人電腦產業實力,在全球個人電腦產業發展中已具備舉足輕
重的地位。
雖然我國個人電腦產業發展已經有不錯的成績,但是關鍵零組件至現在仍無法掌握,如大尺寸LCD、鋰電池。目前此一關鍵零組件目前還是依賴日本與韓國。我國廠商如要發展此一
產品,由於投本金額相當大,不僅廠商需要努力,在政府方面,如能在產業租稅工具給予投資誘因,刺激投資,則我國關鍵零組件的困境,可望在未來獲得紓解。
在最近的一二年內,Internet發展會越演越烈,我國廠商市場商機,以目前發展態勢,網路電腦有可能成為新的平台發展,而成為一種利基產品,我國廠商一向善於成本的降
低,此一產品,有利於我國中小廠商發展。
未來個人電腦發展方向,3C整合是主要發展趨勢,所以我國廠商未來發展方向,必須開始朝通訊與消費性電子方面的發展,由於通訊與消費性市場,在市場特性上不同於資訊產品,
市場及技術資訊,即相對重要。在研究單位方面,亦須朝此方向發展。如此,才能協助廠商,在未來的資訊應用戰爭中,持續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