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電子資訊資訊軟體

Mobile Internet 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免費
出版作者 蘇祐毅
出版單位 資策會MIC
出版日期 2002/09/30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資訊軟體
瀏覽次數 835
評價分數 5人評價/5.0分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數位式行動電話改善了類比行動電話的缺失,將行動通訊帶入數位時代的新紀元。在各國政府開放電信政策的環境下,新業者進入市場加入競爭,帶動電信資費下降。同時,通訊半導

體技術也不斷的革新,過去笨重的行動電話,也搖身變為輕薄短小的個人產品,這些因素使得行動通訊服務呈現爆炸性的快速成長。在歷經市場成長後,用戶飽和,營收成長開始減

緩,電信業者開始思考下一代的明星產品,無庸置疑的,數據服務成為各家業者積極開發的新服務,NTT DoCoMo的「i-mode」服務成了行動數據服務業成功的典範。

本報告將分析全球經營電信服務業的成功個案,期使讀者對此一產業的經營能有概括之認識,最後並對政府單位和我國有意進入Mibile Interet產業的業者,提出數點詳實的建議。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動機…1

  二、Mobile Internet產業價值鏈及研究範圍界定…3

  三、研究方法…4

  四、研究架構…7

  五、研究限制…8

第二章 從總體環境看Mobile Internet發展…9

  一、全球景氣狀況分析…9

  二、Internet產業泡沫化的效應…18

第三章 Mobile Internet技術發展趨勢…27

  一、次世代行動通訊網路發展趨勢…27

  二、Mobile Internet相關技術回顧與展望…48

第四章 行動終端發展趨勢…67

  一、智慧型行動電話發展趨勢…67

  二、個人數位助理(PDA)…80

  三、其他行動終端發展狀況…88

  四、結論…97

第五章 Mobile Internet服務發展趨勢…99

  一、MMS服務發展趨勢…100

  二、Wireless Games…119

  三、Mobile Location Service…128

  四、Mobile Intranet…139

  五、Telematics…154

第六章 Mobile Internet大廠策略…165

  一、NTT DoCoMo…165

  二、Access…184

  三、MVNO:Virgin Mobile…192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205

  一、結論…205

  二、建議…209

====表目錄====

表2-1 全球經濟與貿易成長率預估…10

表2-2 全球經濟成長預測…12

表3-1 WCDMA和cdma2000技術之差異…29

表3-2 3G網路系統之基本特色…34

表3-3 2001年~2004年全球行動通訊基礎建設之投入金額預估…35

表3-4 Mobile IP元件定義…37

表3-5 Mobile IPv4與Mobile IPv6之比較表…38

表3-6 3G三個空中介面比較…43

表3-7 3G與4G的比較…44

表3-8 短距無線網路技術彙整…46

表3-9 CLDC與CDC對產品規格的比較…51

表3-10 SMS和MMS的差異…65

表4-1 資策會MIC對Smart Phone的定義…69

表4-2 影響Smart Phone市場發展8大因素…70

表4-3 2002 Q1全球PDA市佔率排名…87

表4-4 全球無線上網機產量與產值…88

表4-5 Mira產品特色…91

表5-1 SMS和MMS的差異…103

表5-2 MMS支援的資料格式…105

表5-3 Flat-rate和Volume-based的優缺點比較…115

表5-4 全球電信服務公司預計推出MMS的時間…117

表5-5 Wireless games的收費方式…122

表5-6 主要定位技術…130

表5-7 Telematics技術趨勢…160

表5-8 未來Telematics PDA可能之規格…161

表6-1 ACCESS產品線…185

表6-2 英國行動電話業者的用戶數目…195

表6-3 Orange和Virgin Mobile信業者的手機促銷方案比較…197

表6-4 Orange和Virgin Mobile信業者的手機促銷方案比較(續)…198

表6-5 BT Cellnet的各項方案通訊費率…198

表6-6 BT Cellnet的撥打國際電話費率…199

表6-7 Virgin Mobile的單一費率方案…199

表6-8 各國重要都市人口密度及3G執照與頻寬情形…203

====圖目錄====

圖1-1 Mobile Internet產業價值鏈…4

圖1-2 研究方法與流程…6

圖1-3 本報告之研究架構…7

圖2-1 國際經濟景氣指標…9

圖2-2 美國遭恐怖攻擊事件後全球經濟預測…11

圖2-3 911事件後全球資訊科技支出預測…13

圖2-4 全球資訊科技支出預測…14

圖2-5 全球資訊科技支出成長率預測…14

圖2-6 CIO Magazine科技未來成長指數(TFGI)…16

圖2-7 CIO資訊科技支出趨向調查…17

圖2-8 全球電信業者取得3G執照的成本…25

圖3-1 行動通訊系統演進…27

圖3-2 IP技術角色將日益吃重…29

圖3-3 IMT-2000家族成員…30

圖3-4 W-CDMA/GPRS網路架構…33

圖3-5 行動通訊系統的演進…42

圖3-6 4G行動通訊的未來藍圖…43

圖3-7 J2ME的Configurations與Profiles…50

圖3-8 The Six profiles and their associated configurations…52

圖3-9 日本生產Java行動電話的比例變化…53

圖3-10 WAP 1.0與2.0運作模式比較…57

圖4-1 Smart Phone與PDA產品之區隔圖…68

圖4-2 初期之Smart Phone外型與規格…69

圖4-3 Nokia之Smart Phone…71

圖4-4 Nokia7650的外型與介面…72

圖4-5 Motorola之V100…73

圖4-6 Motorola之Accompli 009…74

圖4-7 新款的Motorola Smart Phone Accompli008/6288(台灣地區代號388)…75

圖4-8 Ericsson的R380 Smart Phone…76

圖4-9 Ericsson的R800 Smart Phone…77

圖4-10 Kyocera,Mitsubishi.Sagem和Samsung的Smart Phone…77

圖4-11 行動電話市場產品組合分布…78

圖4-12 全球Smart Phone市場預估…79

圖4-13 PDA發展歷程…81

圖4-14 全球SHD市場預估…82

圖4-15 Sony於最近年一中推出的新款PDA…83

圖4-16 Mira與其他產品之區隔…91

圖4-17 宣布投入Mira計畫的廠商與產業結構…92

圖4-18 歐美市場的電子書產品…94

圖4-19 1999~2004全球電子書閱讀器出貨量…95

圖5-1 Mobile Internet的發展願景…99

圖5-2 英國1/99~8/00英國SMS發送量…101

圖5-3 行動訊息的發展藍圖…102

圖5-4 MMS服務架構…104

圖5-5 MMS服務價值鏈…107

圖5-6 MMS發展歷程…109

圖5-7 支援MMS功能的各家行動電話…118

圖5-8 Wireless games的分類…120

圖5-10 行動用戶對Wireless games願意付費的程度…126

圖5-11 全球Wireless Game市場規模…127

圖5-12 影響行動應用發展的關鍵因子…129

圖5-13 ZENRININ的行動地圖服務…132

圖5-14 行動定位服務發展藍圖…134

圖5-15 Mobile Location Services相關產業圖…136

圖5-16 Mobile Location Services運作流程圖…137

圖5-17 2001~2006各項Mobile Location Services服務產值…138

圖5-18 2001年和2006年全球各區域Mobile Location Services服務產值比…139

圖5-19 Mobile Intranet相關服務架構圖…142

圖5-20 行動網路發展將影響Mobile Intranet之發展…144

圖5-21 企業行動解決系統架構圖…145

圖5-22 企業導入行動解決方案前後比較分析…146

圖5-23 2001-2006年全球行動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預估…146

圖5-24 企業行動化資訊系統複雜度關係圖…147

圖5-25 無線應用閘道器(WAG)系統架構圖…148

圖5-26 行動應用軟體分類及代表業者…149

圖5-27 國際大廠對企業行動解決方案佈局…150

圖5-28 台灣業者對企業行動解決方案佈局…152

圖5-29 2001年和2006年Mobile Intranet的市場分佈…153

圖5-30 全球Telematics服務值之預估…164

圖6-1 日本i-mode用戶數、總行動通訊人口和佔全行動通人口之比例率…167

圖6-2 行動通訊服務營收成長示意圖…168

圖6-3 i-mode服務網路架構…170

圖6-4 夏野剛的情報地圖四個象限…171

圖6-5 DoCoMo的Win-Win Content募集策略…172

圖6-6 日本i-mode行動通訊網站使用率分析…173

圖6-7 日本i-mode行動通訊服務項目使用率分析…174

圖6-8 日本行動通訊服務項目的未來發展性…175

圖6-9 日本i-mode行動通訊服務年齡層分佈…176

圖6-10 DoCoMo FOMA發展藍圖…178

圖6-11「FOMA」服務內容…179

圖6-12「FOMA」手機發展現況…180

圖6-13「FOMA」和「i-m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8
0 元/點
第二章 從總體環境看Mobile Internet發展
18
0 元/點
第三章 Mobile Internet技術發展趨勢
39
0 元/點
第四章 行動終端發展趨勢
31
0 元/點
第五章 Mobile Internet服務發展趨勢
66
0 元/點
第六章 Mobile Internet大廠策略
40
0 元/點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7
0 元/點
上一篇行動輔助器材市場現況與趨勢
下一篇資通訊安全技術及市場發展趨勢分...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