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機械所ITIS報告,著作權所有,請勿翻印 I
PC-Based控制器挾PC產業豐富的支援系統與週邊設備,加上軟硬體開發環境之開放性、設計上的彈性、及維修簡易、成本低廉,因此較傳統控制器可發展出功能更強、親和
性更高的機械專屬控制器並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此外透過網路連線功能,可讓PC-Based控制器之功能更加強化且提升競爭力,後市發展蓄勢待發。
PC-Based控制器的開發,無異為久被日本NC控制器所壟斷的控制器市場開創了轉機,惟國內發展迄今,供應業者近30多家,然經營規模皆不大,多屬中小企業型態;且技
術發展方面,除在軟體開發技術上可與日美歐先進國相匹配抗衡外,在產品穩定性與可靠度上仍顯不足;此外在產品品質、系統整合與支援技術上亦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均待強化。
本文主要以我國PC-Based控制器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市場應用狀況為出發點,並結合國外現有發展之概況為參考,進行我國競爭實力之分析,且研擬未來發展策略。綜合分
析,我國PC-Based控制器產業競爭力如下:
1.供給面條件—
‧零組件供應體系完整,多數業者以組裝為主
‧軟體開發技術可與先進國家相抗衡,然整體技術水準約落後日美歐等先進國家3-5年的時間
‧已建立起放電加工機市場應用口碑
‧現階段面臨具開發經驗的人才短缺、同業間競爭激烈,無利可圖之困境
2.需求面情況—
‧鑑於產業發展趨勢及PC資源豐富,未來兩年內採購意願呈正面支持者有六成以上
‧產品功能、可靠度及供應價格、系統搭配等為採購時最重視之四大因素
‧軟體操作系統以搭配DOS系統及Windows 95為主
‧對進口產品滿意程度之評價較國產品為高
‧進口二大主因為:國產品穩定性、可靠度不夠,以及國外產品品質較佳
3.產業結構、廠商策略—
‧小廠林立,近九成業者屬中小企業經營型態
‧限於經營規模與維修網的架構,業者以重視國內市場的開發為主
‧應用於放電加工機之控制器,已建立市場口碑
4.相關與支援產業—
‧七成以上的原材料可在國內市場採購
‧PC及PC週邊產業產品成本低廉且品質穩定
‧關鍵零組件如伺服驅動器、伺服馬達、運動控制卡及顯示器等,仍須倚賴進口供應
5.政府政策—
‧科技專案持續投入研發
‧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計畫的支援
‧鼓勵民間事業開發工業新產品辦法,提升競爭力
6外在機會—
‧產業升級,自動化需求迫切
‧以放電加工機之應用實例,進行利基市場開發
‧藉由國內資訊產業之強勢,與國外策略聯盟
‧大陸市場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