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土地面積小、IC 市場相對大, 1995 年我國 IC 市場雖只佔全球的 6.2%
;然而,每個人平均 IC 消耗量和美、日等國相較,卻毫不遜色;北美地區只有我
國的 45.8%,日本也只有我國的 70%;造成全球主要 IC 品牌,齊聚國內 IC 市場
較勁。
1995 年我國 IC 市場達 2,122 億元,較前一年成長 40.6%, 其中 82% 仰賴
進口,而日本、美國則分別以 25.7% 和 24.5% 合佔了近五成的進口值,成為我國
IC 市場的主要進口國。不過,韓國明顯地增加了 6.4 個百分點,達 16.3%,逐漸
縮小和前二者之差距。
資訊工業為我國 IC 下游應用產業的主力,1995 年海內外總產值近 200 億美
元,較前一年成長 34.9%,不過,海外生產比例已由前一年的 20.6%,進一步攀升
到 28.0%。因此,本土生產成長率僅 22%,約 140 億美元而已。
在資訊產業加快海外生產步伐,而通訊、消費性電子又未能及時遞補遺留下來
的空缺。 展望未來幾年我國 IC 市場,恐將不易再出現類似 1995 年 40% 以上的
超高成長率。而 1996 年在 DRAM、SRAM 等記憶體產品降價幅度,遠大於下游產業
成長幅度的影響下,估計恐怕將出現前所未有的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