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以PC為主的資訊時代中,取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隨數位革命的進展,電腦、通信、家電設備快速整合,以PC為主導的局面將產生變革,台灣硬體製造上的優勢將被打破。
未來資訊產業發展,IC與軟體技術將成為資訊產業的二大發展關鍵,台灣在IC方面已經有一定的技術基礎與產業規模,但軟體卻相對較為弱小,尤其美國軟體業者已經取得世界主
導地位,台灣軟體業必須尋求更大的市場與利基,才能帶動下一波資訊產業發展。
其中一江之隔的大陸市場,以12億人口、3,000萬企業吸引全球軟體業者眼光,根據資策會MIC估計,1998年大陸軟體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35億元人民幣,1999年
將達170億元人民幣,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亞太第二軟體市場,未來5年仍將維持20~30%的成長率,其市場地位與成長潛力不言可喻。
另一方面,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兩岸間軟體產業之間具有明顯的競合關係,大陸擁有基本技術人力、市場優勢,台灣以資金、企業經營、軟體開發管理、市場定位見長,雙方在人才、
技術方面可以優勢互補。但同時兩岸在發展軟體產品、開拓華文市場、以應用帶動研發的軟體開發模式相同,如今也同時朝向集團化、國際化發展,彼此競爭關係日益浮現。如何掌握
大陸市場趨勢,將大陸的競爭轉化為合作動力,為業者與政府亟需探求的問題。
基於不進入大陸市場,恐國內軟體業者有下一世紀競爭力落於人後之虞,進入大陸市場卻又面臨盜版猖獗、政策管制、競爭激烈等問題,本報告將提供完整的分析以解疑惑。包括大陸
軟體市場潛力如何?何時是進入的良機?現階段成功案例有哪些,其經營模式如何?目前市場的特性與各主要區隔市場與通路現況為何?兩岸的軟體產業是競爭還是互補?關係著軟體
市場的主要議題為何?新興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及機會分析等,從中了解大陸市場之發展機會與我國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