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電子資訊光電顯示

次世代TFT-LCD我國發展機會

免費
出版作者 陳茂成、何玄政、葉惠娟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電子分項
出版日期 1999/07/01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光電顯示
瀏覽次數 758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自1997年7月亞洲金融風暴從泰國引燃後,襲捲整個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印尼及香港無一倖免,更逐漸蔓延至東北亞的韓國及日本,造成日韓等國貨幣遽眨,國內企業倒風頻

傳,幸賴中國大陸全力穩定人民幣及全球貨幣基金會大力協助,亞太區域各國方才逐漸擺脫進一步的金融危機,然而在痛定思痛的休養生息中,我們不難發現LCD產業在

1998年中的表現,仍是一支獨秀,成長率仍維持20%以上,雖然絕大份的日韓廠商皆受波及,但迄今仍沒有一家廠商宣佈放棄退出LCD產業的競賽行列,有的只是暫緩投資計

畫及尋求如何強化競爭力的方法與策略上作努力,在這方面日韓皆有不同的考量與作法,而台灣廠商卻憑藉著厚實的財力作後盾,逆勢操作,大舉投入大型LCD的量產行列,企圖

繼IC產業之後,再創台灣在大型TFT-LCD面板製作之國際地位,並把台灣的LCD產業推向另一巔峰;估計至2000年以後,台灣在大型LCD面板的供應上,將可望與日

韓成為三足鼎立的局面,而1998年更是台灣LCD產業史上重要的關鍵年。

環顧整體產業之應用市場,筆記型電腦雖然在1998年仍佔有近七成的市場佔有率,但是液晶監視器(LCD Monitor)在日商大力推廣下,正呈倍數成長中,估計市場佔

有率至2000年可望從目前的4%擴大到22%,市場出貨規模接近600萬台,而台灣的佔有率可望超過30%,配合持續暢旺的筆記型電腦產業,台灣未來在大型

TFT-LCD的內需市場方面應有不錯的發展機會,雖然國內已有六家廠商宣布投入大型TFT-LCD的製造行列,總投資金額超過1,000億台幣,然而據估計與筆記型電腦

和液晶監視器的成長相較,即使到2000年,多數TFT-LCD廠商全額生產的情況下,仍然只有39%的自給率,因此就市場機會面而言,國內的大型TFT-LCD仍有很大

的發展空間;就技術面來說,由於我們起步較晚,研發實力與量產經驗皆遜於日韓,然而居於天時地利的配合,讓日本廠商願意輸出技術並與台灣合作,共創商機,使得國內業者在跨

出第一步的腳步,似乎還算順利,但往後的路依然漫長,實有賴產官學研共同努力,以建立自主產業技術為長遠考量;最後,在經營環境面,台灣雖然擁有得天獨厚的內需市場及半導

體產業基礎,產業群聚的特性,使得國內在發展技術密集的高科技產業時,廠商彼此間的聯繫與交流更趨便利,而政府政策的支持與獎勵措施,正可彌補我們進入大型

TFT-LCD較晚的缺憾,可以在經營成本競爭力上與韓國相匹敵,更獲日本廠商的青睞,願意來台尋求合作夥伴,然而無可避免的是未來仍必須面對日韓在先進技術(如低溫

Poly-Si及第四期生產線)上的強烈挑戰,一旦跟不上產業技術進步的洪流,唯有步上靜待市場嚴厲批判一途。

因此,建議國內這些大型TFT-LCD廠商,不妨多與國內下游應用廠商結盟,在既有的產業基礎上,共同推動新應用領域的開拓,建立獨立自主且具有特色的台灣大型

TFT-LCD產業,讓我國不只在筆記型電腦製造獨步全球,在LCD監視器及其它相關PC應用亦能日漸壯大,甚至未來LCD的壁掛式TV應用亦能重拾往日台灣「電視王國」

的美譽,而這一切全賴我們能否建立一個有特色的LCD產業,相信國內廠商若能多敞開胸襟,不要故步自封,多與日本為師,向韓國學習,以台灣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條件,定能在未

來21世紀為台灣發展「科技島」的美夢,再添新頁。

目錄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10
0 元/點
第二章 總體產業回顧與展望
26
0 元/點
第三章 應用市場機會與展望
35
0 元/點
第四章 次世代TFT技術趨勢預測
17
0 元/點
第五章 大型TFT-LCD成本競爭力分析
32
0 元/點
第六章 國內產業發展現況
10
0 元/點
第七章 發展機會與建議
6
0 元/點
上一篇全球分離式冷氣機市場趨勢分析
下一篇DRAM 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